九王爺命下人取來信鴿並交代一番後,下人就按照王爺的吩咐去準備了,一切都是在王爺的掌控之下。九王爺感到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一時覺得喘不過氣來,不由自主的用那雙大手撫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或許無盡的計謀才能夠化解自己心中的惶恐,畢竟這將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心裏也明白一旦這一步真的跨出去了就再也無法回頭了,到時,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成王敗寇,全在此一舉了。
回到廳中,九王爺一時也不知要幹什麼,或許自己對將要發生的事已經太熟悉了,自己在心中已經推演了無數次了,不用再耗費心思來琢磨此事了,抬頭看見廳中懸掛的那副對聯“唯有青鬆遒勁命,才能穿雲望晴空!”自己也隻能這樣立下必勝的決心,或許才能夠奪得此次的勝利。不用再去想它了。
天漸漸黑了下來,王爺陪王妃和小妾一道用完晚飯後,由於自己心中實在憋的慌,就屏退了眾人,自己一人獨自到後院散起步來,自己難道真要邁出這一步了嗎?雖說自己已經胸有成竹,但是眼前自己的這些生活衣食無憂,榮華富貴,想要什麼有什麼,自己還的確有放手一搏嗎?但是如果自己不放手一搏的話,自己豈不是要白白浪費眼前的大好機會。機會總是最寶貴的,一旦喪失或許以後就再也不會有了,自己也就有終老了,或許再過幾年自己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精力和野心了。
想到這,九王爺就不在往前走了,他停住了腳步,或許他是想在派遣一下自己略微緊張的心情,但是對他這樣一個政壇老手來說,這些心理波瀾他還是能控製的住的。自己的確應該放手一搏了,想起皇兄當年也是靠踩著其他兄弟們的鮮血才走上皇位的,自古以來皇位麵前無骨肉親情,自己要成為萬民之主,一國之主,就要踏著這樣的路走上去。九王爺掉回頭,徑直的向後院那間小屋子走去。
獨自一人點亮蠟燭,昏暗的燭光搖曳起伏,仿佛殿前歌女婀娜的身姿,那扭來扭去的舞姿,總是那麼的令人陶醉。九王爺獨自坐在桌旁,靜靜地等待自己心腹的到來。
午夜時分,正是九王爺和大家約定的時刻。
禁軍副統領張北山第一個到的,張北山一看就是一員武將,高大的身材,魁梧挺拔,一雙大腳,顯得抓地有力,下盤很穩,小腿粗壯,應該是多年紮馬步練樁的結果,上身虎背熊腰,雙臂粗大有力,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鄉野莽夫,但是卻是九王爺的座上賓,心腹之臣,或許這家夥真有什麼過人之處吧,又或許王爺壓根看不上這樣的貨色,但是拉攏不來禁軍統領,那必然是皇上的心腹,那就拉攏一個禁軍副統領吧,畢竟禁軍守衛皇宮的,隻有其中有了自己的人,那還是好辦事的。這個張東北一進門就直奔王府後院小屋子了。
第二個到的是吏部尚書柴江侖,柴尚書一副典型的文官氣質,走路說活總是小心翼翼的,但是說出的話總是邏輯性很強,不會有半點紕漏的,在吏部這樣的大部,沒有自己的特色是很難坐上那個位子的,更別說自己能在位置上繼續長久幹下去了,柴尚書進了王府後,一直很謹慎,他沒有像張北山那樣直奔王爺約定的後院小屋,而是按照規程還是讓王府下人前方帶路,自己緊隨其後,也不多問下人任何話,隻顧往前走,不一會到了後院門,下人就不在往前走了,因為王爺吩咐過,各位大人來了之後讓他們自己到後院來就行。柴尚書順著下人的指向,自己一人往小屋走來,還是很小心翼翼的走著。
第三個到來的是北營的主將朱溫晟,北營是拱衛京師的一支勁旅,京師東西南北共駐紮了四支軍隊,主要是用來保衛京師的安全的,外可抵禦叛軍直接攻打京城,內可一旦京城有變可迅速救援京師。九王爺能夠把這樣重量級的人物都能收入麾下,看來九王爺的確不是吃素的。
兵不在多,貴在精,將在廣,而在能以一當百。九王爺雖說隻有眼前的這幾個心腹之臣,但是足矣!
心腹們落定之後,屋內隻有四人,下人們自然不能參與這樣高規格的秘密之事了。深夜,靜靜地,屋內四人相向而坐,王爺坐在最裏麵的高座上,誰也不肯說話,都在那裏默默不做聲,深色凝重,屋內那緊張的氣氛壓的人喘不過氣來,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的清清楚楚,誰都知道,今晚九王爺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必定是那件事要來了——舉事!
可是誰也不想第一個開口,畢竟這個最後的決心還是得九王爺自己來下,隻要九王爺一聲令下,定下決心,接下來的商議謀劃才會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