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的帝國,注定是不平靜的!
弘平六年,大雄帝國的第一百三十五年,但凡到這個年數的王朝總是積弊很久,階層固化。稍微有點火星,就會點燃這個幹草堆,在靠天收成的農耕社會,農民才是帝國的頂梁柱,可往往就是這頂梁柱容易出問題。
這年,先是全國大旱,農民顆粒無收,又趕上西南大震,震後瘟疫爆發,全國一片病態,荒野炊煙少,餓殍無人收。
朝堂上,戶部尚書李文敬在心裏打著腹稿,準備等兵部尚書王守成發言完畢後,向皇上彙報全國各地災情。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李文敬抖了抖朝服,說道。
皇上一看,大殿之下站著李文敬,心中不免有一絲不快,是啊,誰家餓死人也不痛快,何況是天下的黎民在挨餓,可黎民的挨餓又關眼前的皇上何事,他也被整年的災情攪得焦頭爛額了,你李文敬還想怎樣。
皇上不悅的沉聲道:“李卿有何要事要奏?”
皇上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這不明擺著的嗎
“皇上,老臣所奏之事當然還是與今年的災情有關!”
“愛卿隻管奏來便是,不必顧慮!”
“皇上,整年的災荒瘟疫,國庫其實早已空虛,而如今民又貧乏,國庫無法及時補充,災區百姓還在等待朝廷的賑糧和銀兩!”
“這個朕知道,可眼下國庫實在是沒有太多的銀兩了,朕也下令各宮削減宮內開支,一切為了渡過這個災年”
“據老臣所知,雖說整年的災荒,但無衣無食的多是那些無地可種的百姓,而各地的土豪鄉紳家中餘糧還是很充足的,但這些鄉紳卻不情願拿出糧食來幫助朝廷共賑災荒,老臣鬥膽進諫,請皇上到各地去走上一遭,一來體恤民情,天恩浩蕩,二來,所到之處,各地鄉紳必然貢獻銀兩以表對皇上的孝心,這樣就有了銀兩”
李文敬啊,李文敬,你這可算扔了個大雷,瞬間,朝堂上,一片喧嘩。
“皇上乃一國之主,不可置身於當今的險境,萬一被流民所傷,那國體不穩也”
“李尚書所言甚是,皇上如果能巡察各地,那天下百姓就能沐浴皇恩,災情或可賑服”
皇上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可想到天下百姓乃國之本,皇上終於下定決心
“諸位愛卿,朕以為李卿所言甚是,朕的天下,朕的子民,朕理當巡察,朕意已決,決定巡察各州郡,以撫民心,退朝”
皇上要親自巡察各地災情的消息馬上傳到了後宮,妃子們也是犯了愁,這要是擱在平時,與皇上出去遊山玩水的,那是何等的愜意瀟灑,可如今是要去災區安撫民心,誰也不是很情願要去。
皇上也看出了妃子們的顧慮,也沒有強求,不去就不去吧,朕一人去倒也清淨。
皇上帶著自己的貼身侍衛,輕裝簡從出發了,他並沒有搞多大的排場,他明白此時他要的是簡單,化名黃三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