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克拉倫斯·丹諾(1 / 2)

第31章 克拉倫斯·丹諾

辭去高薪的工作,而和公司奮戰不懈的聖戰騎士--自五歲就已有此觀念。

大約七、八十年前,一位小學女老師重重地打了一名年紀很小的學生一耳光,因為他上課時一直動來動去,一刻也無法安靜下來,所以當著全班學生麵前打他,並嚴厲地責備他。這個才五歲的學生哭著跑回家,在他心裏,認為老師這麼做實在太不應該,而且也太殘酷了。這次的經驗養成他一種觀念,那就是憎惡邪惡和殘酷。他果然一生都為向邪惡和殘酢挑戰而奮鬥不已。

這個小孩名叫克拉倫斯·丹諾,現在已是美國最有名的律師,特別是有關刑事的問題,更被認為是當代的最高權威。克拉倫斯·丹諾的名字曾數次出現於報紙的標題上,而且還被冠上判逆者、戰鬥家、聖戰騎士及弱者的支持者等別稱。

克拉倫斯·丹諾所辦的第一件案件,直到現在仍被俄亥俄州的長老們津津樂道。案件的焦點在一套僅值五元的舊馬具,雖然不是什麼大案件,但對克拉克拉倫斯·丹諾而言,卻是事關基本原則的大問題,當邪惡高高台頭時,他就要向之挑戰,而且要像孟加拉虎般勇敢地與其對抗。所以他欣然接受此案件,報酬雖然隻有五元,但他還是竭盡心力地與對方奮戰,甚至花費自己的錢也在所不惜。這件官司一共纏論七年之久,前後經過七次的審判,結果他終於獲勝了。

丹諾曾說:"我從來不曾為名譽和金錢而盡力過,我的性情就是這麼懶散。"他原為鄉下的小學老師,有一天發生了影響其人生方向的事情。鎮上有位打鐵匠常在閑暇之餘研究法律,那天當丹諾在他店門口經過時,他正因某件訴訟事件和他人爭論,他雖是沒有什麼學問的鄉下人,但立論犀利,口才又相當好,令原本就喜歡辯論的丹諾頗為敬佩。於是就向這位打鐵匠借了一本法律書籍,開始學習有關法律的問題。他把這本書帶到學校,當學生在做地理或數學題時,他就看這本布拉庫斯登著的"英國法注解"。

"如果沒有碰到這件事,也許我一輩子都隻是個鄉下律師而已。"丹諾自己如此說,而他所主瓣這件事的原委是:

俄亥俄州的亞休塔比拉有棟小房子,這位年輕的律師想向屋主買下此房子。房子的價格是三千五百元,他準備先向銀行借五百元(事實上也隻能借到此數額),其餘的三千元則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付清。就在屋主答應此條件而要簽約時,屋主的太太走出來阻止丈夫在契約書上簽名。

"三千五百元可是相當大的數額哦!我想你一輩子也賺不了這麼多錢吧!"她以瞧不起的口吻說道。

克拉倫斯·丹諾氣得全身發抖,不想再待在這種鬼地方,於是立即離開亞休塔比拉,搬到芝加哥。

在芝加哥從事律師職務的最初一年間,收入隻有三百元--連付房租都不夠哩!但事隔一年,收入增加十倍,也就是一年有三千元的收入,因為他當了芝加哥市的顧問律師。

他說:"一旦運氣來了,所有的機會都會自動降臨。"後來他果然成為芝加哥市和西北鐵路公司的最高法律顧問,而步上成為巨富的軌道。這時發生史上有名的一八九四年鐵路大罷工,這件因降薪而引起的罷工事件,最後發展為全美國鐵路員工工會的全力抵製,結果工會主席尤金·V·德布茲被收押,到處發生流備暴動事件,這實是美國勞工運動史上最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