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遊子歸因事離莊,此時正是前來閣中盜取劍譜的最佳時機。
可令狄迎春始料未及的是,心思縝密的他幾乎尋遍了重圓閣的每一個角落,卻依舊沒有發現劍譜的所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須知重圓閣乃是歸雲山莊的重地,如若劍譜真的存在於此,則必是在此處無疑。
此刻,狄迎春要做的,便是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而不是站在這裏唉聲歎氣。
就在這時,狄迎春突然眼前一亮,進而迅速看向了自己旁邊的一個巨大的書櫃。
此書櫃共有四層,每層又設有八個不同的分區,每個分區大約能放置各類書籍三四十本左右。
此刻,這個大型書櫃之上所放置的各類書籍,便有將近一千本之多。
值得一提的是,重圓閣的方位乃是坐北朝南,此書櫃便是安放在重圓閣以東的牆麵內側,而與之相對的西牆卻是陳設稀少格外寬闊。莫非這西牆之內,有何不同?
想到這,狄迎春當即便匆匆來到了西牆根下,而後便開始嚐試著敲擊了一下西牆牆麵,果然發現內裏有所不同,此牆內部竟然是空的。
如其所料不錯,這裏麵定然有暗室或者密道通往他處,想必劍譜就暗藏其中。
狄迎春本想以內力擊碎牆麵進入其內,可又怕動靜過大以致驚動閣外守衛。
萬般無奈之下,狄迎春隻能想辦法,進而通過正常的方式打開此間暗門。
他深知以遊子歸的聰明才智,定然會設計一個尋常之人意想不到的辦法打開此門。
於是,自覺對其了解甚多的狄迎春,便緩步來到了書櫃前。他堅信,開啟暗門的方法定然就在其中。
這些在外人看來似乎是胡亂擺放的書籍,一定存在著某種鮮為人知的規律。而隻要狄迎春破解了這個規律,就一定能憑借其打開暗門。
然而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狄迎春此次雖說已然順利地進入了重圓閣,但畢竟他並非是通過光明正大的方式到此的,而是憑借陰謀詭計僥幸得逞。
時間一久,莫說是在此平心靜氣地思索應對之策,僅僅是讓他繼續留在此處,狄迎春都會因此而感覺到一絲莫名的恐懼。似這般,便更加難以想出開門之法了。
不料,就在這時,一個來曆不明的黑影竟突然從他的麵前一閃而過,而後便順勢扔給了狄迎春一個紙團。
狄迎春見狀,當即便大吃一驚。這張紙上所繪製的,竟然是開啟西牆暗門的詳細步驟。
事不宜遲,已然如同驚弓之鳥的狄迎春,當即便按照圖上所示進前嚐試,不想竟真的打開了暗門。
而後,喜出望外的狄迎春便麵朝南方,進而麵帶微笑地衝其磕了個頭,以此表示對神秘人相助之德的感謝。
緊接著,有些手忙腳亂的狄迎春,便手握著那張紙條急匆匆地進入了暗道之內。
狄迎春原以為密室之中定然是危險重重,故而他每前進一步都是謹小慎微,生怕再出意外。
豈料狄迎春沿著狹長的暗道走了將近一刻鍾,卻也並未發現有何異常。
正當他放鬆了應有的戒備之心,進而想要尋找劍譜所在的時候,原本昏暗無比的密室之中竟突然大亮。
狄迎春見此情形先是一愣,而後便立即緩過神來意欲四下查看一番,卻不料竟被眼前之情景嚇得冷汗直流。
隻見密室北麵的地麵之上,赫然擺放著一個供桌。而供桌之上所供奉的,竟是狄迎春父母的靈位。
正當狄迎春驚魂未定之際,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遊子歸,便赫然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原來,遊子歸並沒有真的離開歸雲山莊。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誘騙狄迎春露出狐狸尾巴。
見此情形,狄迎春當即便大叫了一聲,而後便立時癱倒在地,久久未能起身。
而遊子歸則是表情嚴肅地緩步行至狄迎春的麵前,並非常氣憤地質問道:“殺父弑母之仇,奪家竊地之恨,你全忘了是嗎!”
聽聞此話,狄迎春未曾言語半句,而隻是有些羞愧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