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劉若天因為一時衝動而進院淋雨,結果不久之後便感染了風寒,一直高燒不退。好在經過及時治療最終得以康複,身體並無大礙。但是這麼一來劉若天對那算命人的怨恨程度也就逐日加深了,誓要找他問個明白。
一日上午,天高雲淡,正是找那人算賬的大好時機。經過一番打聽之後,劉若天終於在路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此人。
打眼望去,隻見一道人模樣的中年男子正側著身子在自己麵前的長桌邊哼著小曲呢,看樣子很是安閑自在。
劉若天見狀便快步進前,然後就在那張長桌旁邊的一條長板凳上坐了下來。
而後他便一直用一種很微妙的眼神盯著那道人看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工夫,把那道人盯得都直發毛了。
道人見狀,當即詢問劉若天因何而來。但是不管道人如何詢問劉若天,他都一直不為所動,依舊是緊緊地盯著他看。
見此情形,道人立刻覺得劉若天定然是來者不善,因而必須小心應對。
與此同時,劉若天也在仔細地觀察著他麵前的這個人。
他雖已人近中年,但也可以稱得上是眉清目秀慈眉善目了。略顯斑白的頭發,烏黑濃密的眉毛,隨風浮動的胡須。無論從哪一方麵看,此人都不像是一個喜歡故弄玄虛坑蒙拐騙的奸詐之徒。
說了這麼多,那麼此人究竟是何來頭呢?不錯,他就是當年那個與王如雪密謀害死徐元偉的所謂大師——祛心道人。
祛心道人,身世不詳。此人出生後不久便被人狠心遺棄在一座深山之中的一處破舊的道觀門前,一直由道觀內的唯一一個老道將其撫養長大。
老道見他如此可憐,便將其收於門下並將畢生所學悉數傳授於他,而後親賜其法號“祛心”。
數年之後,老道西歸,道觀之中就隻剩下祛心道人一人居於觀內。
因為從小缺乏應有的關懷與愛護,致使他逐漸養成了孤僻狡詐的性格特點,再加上他那與生俱來的怨世情結以及扭曲的人生觀,使得他漸漸背離了一個出家之人應有的樣子。
此後不久,祛心道人便開始了他長達二十餘年的遊曆生涯。
在此期間他曾去過中原很多州縣,結識了諸多江湖中的閑雜人等以及各色武林敗類,進而從中學得了諸多旁門左道。在他這些所謂的本事裏,以煉丹和製毒最為精通。
在大環境的不斷唆使和誘導下,使得他早已摒棄了一個道士應有的操守和修養,開始變得貪財好色、陰險歹毒。如今的他,雖然依舊以道士身份自居,但是早已完全脫離了道士的本質。
五年前,他因害死徐元偉而不得不離開洛陽,之後便再次開始雲遊四方,於數月前來到長安城落腳。
來到長安城之後他曾四處尋找棲身之所,但均已失敗告終。萬般無奈之下,他想起自己還有一門替人算卦相麵的本事可以糊口,於是他便開始重操舊業了。
經過連日來的摸爬滾打,他在長安城的部分百姓心中已經頗有威望,成了人人尊敬的所謂算命高人。
但是這位高人雖有故弄玄虛之能卻無經天緯地之才,諸位瞧好吧,所謂的大師馬上就要原形畢露了。
眼見劉若天依舊是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祛心道人終於按捺不住首先發問了。
“公子此來究竟意欲何為呀?”
劉若天聽後,立即回話道:“我聽聞道長素以算命卜卦見長,此番前來想煩勞道長給我算一算,我究竟從何而來最後又將歸於何處,不知道長可願效勞哇?”
祛心道人見劉若天氣宇不凡穿著打扮十分得體,定然是貴族出身。此刻又見其主動詢問命運一事,祛心道人當即決定,必須狠狠敲他一筆。
“煩勞公子先將生辰八字獻上,貧道方才能夠為你答疑解惑。”
就在祛心道人看到劉若天生辰八字的那一刻,他不禁暗暗吃了一驚,此人果然就是劉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