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厄運之兆(1 / 2)

冬月初一,宜祈福,忌出行。

烏黑的雲層遮天蔽日,巴掌大的雪花卻肆意飄揚,大山沉浸在厚重的積雪之下不見其形,整個山路除了死寂就是寒風,一隻車隊沿著懸崖邊上而行,山中隻有馬蹄和車輪的聲響,哦不,還有一個小孩的哭聲。

這裏是妙水鎮外五十裏,這座山叫做懸臂山,山體險峻挺拔,似乎無人可從這山中過,卻有一條盤山小道,小道依著山壁修建,當地人傳說這條道是個妖怪所造。

嗬嗬,若這小道真是一妖怪所造,那這個妖怪也還真是好心,小道直通妙水鎮,是聯通外界最近的路,不然就隻有從水路來,常年來,不少商隊皆是從這條小道如山與當地人做生意。

蘇櫻單手揭開馬車的窗簾看了看外麵的情況,寒風徹骨,萬裏雪飄,她的臉色略顯焦急,心中的擔憂全現在臉上。

他們不遠千裏從益州而來,途中經不少顛簸,加上連夜的趕路,讓她疲憊不堪,而他更擔心的還是自己懷中的孩子。

蘇櫻懷中的孩子叫做袁洪,事時才二十多天,卻天命不好,剛出生便被灌以不祥之兆,蘇櫻永遠記得那一天,那一日正值夜半三更,天象異樣,天空之中暴雷滾滾,厚重的雲層猶如海中的漩渦,亦如末日之象,接生婆稱此乃厄運之兆。

果不其然袁洪出生之後,袁家便是遭遇大劫。

袁家是個富貴人家,以經營山鹽為業,經過袁家世世代代一百多年的努力,在益州也算是大戶人家,平時袁家也經常散財施粥救助窮人,在當地頗有名聲。

但是這個世界總是這樣的,好人未必有好報,壞人反而是頤享天年。

事發前三日,當地縣令便是私下向袁家通風,有一隊怪人曾經前往縣令府打聽天渦之象時,城中出生的新生兒,而那天渦之象正是袁洪出生時的天象。

根據縣令的說法,那隊怪人一共有四名,身懷絕技,走路有風,彈指之間便可讓縣令雙膝疼痛難忍,不得不跪扣臣服。

縣令知道這幾人必不是凡人,可能源自於人間修法之人,果不其然,跪地之時,縣令不經意間看到其中一人腰掛一枚白玉,玉上雕刻著“飄渺無邊”四個大字。

這是飄渺玉牌,乃是飄渺山修仕隨身所帶之物,也是他們身份的象征,而飄渺山更是來頭不小,此乃仙山,傳聞山上有一修真大派,是凡人夢寐以求的修真之所。

修仕乃是人上人,凡間能有幾回見,他們都是萬中無一,天賦異稟之人,是修真之良才,人類之精華,勿說小小縣令,即便是皇帝在此也隻能屈膝而拜,而縣令就納悶了,為何這些不食人間煙火之人會來到他小小的縣令府,他們要調查的又是什麼呢?

回想那天渦之象,城中新生兒一共隻有三名,袁洪便是其中一人,後來城中便是出了謀殺案,其他的兩名新生兒皆被人殘忍殺害,袁洪成為了唯一的一人,蘇櫻知大難臨頭,便是連夜與其丈夫袁承誌偽裝成商人逃離了益州。

從益州出來也有七日,途中袁承誌接到益州縣令飛鴿傳書,信中稱袁家遭遇大劫,全家老小一百多口人盡數被殺,所有人皆被割喉而死,現場未曾留下一絲線索,傷口也不像刀劍所傷,縣令估計袁家滿門定是被那四個修仕所殺,所以飛鴿傳書於袁承誌,感謝袁家這麼多年來的恩惠,希望袁承誌以後能夠好好的活著,並且為自己的軟弱而道歉。

“相公,這妙水鎮還有多遠啊,洪兒年幼,怕是經不起太多的顛簸和寒風,要不你去問問車夫,還有多遠啊?”蘇櫻問道。

自從收到家族被滅的消息後,袁承誌一直鬱鬱寡歡,聽到蘇櫻這一說,他也是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看著蘇櫻懷中的孩子,袁承誌不禁留下淚來。他吧自己的手放到了袁洪的臉上,想要用自己的體溫對小孩做一番安撫,希望他不要因為嚴寒而感覺到難受。

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卻痛哭流淚,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對未來的迷茫,為自己不能保護家人而感到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