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這番話說的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把一群熱血男兒的武將直說的個個磨拳擦掌,磨刀霍霍,振臂高呼,“陛下,我等願追隨陸老將軍前去,殺他個血流成河,不成功則成仁。”
“對,對,皇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我等願意追隨陸老將軍前去九宮山剿匪。”
陸老將軍很滿意這些下屬的表現,手捋須冉,甚是得意。
隻是,這個時候羽王公孫墨染卻提出了相駁的意見,這位羽王與其他王爺不同,他可不是隻懂得遊山玩水睡女人的閑散王爺,人家那可是有真才實料的,不然也不可能與陸老將軍廝混到一處。
遠的不說,一年前去雲南平定大理叛亂,就是這位羽王爺親自帶兵出征的,大理那個地方,於當時來說,屬於偏遠的蠻夷地帶,多是土著居民,並且士兵大多水土不服,在羽王出征之前,已經先後有兩波人馬後敗了。
羽王當時隻帶了三萬精兵,星夜出擊,快馬加鞭,直接擒獲了當地的土著首領,這也就是兵家所說的擒賊先擒王吧!
那速度那叫一個快,敵軍將帥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人直接給抄老窩了。
不過,羽王當時並沒有采取以大欺小的方式,而是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的。
在公平平等的基礎上雙方達成一致,不僅以後可以和平通商,大理做為大楚國的附屬國,如果發生兵亂,大楚國有義務有現作替大理國平亂。
並且已經年僅知命的大理王還與羽王爺八拜結交,結成異姓兄弟。這件事當時在朝庭上下引起了強裂轟動,手不血刃而屈兵於百裏之外。
這已經不再是傳說和謠言了,一時間羽王的威信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當然如果他不老是用犯混的方式的話,老皇帝就是一百個喜愛個兒子了。
羽王的說詞也極簡單,“陸老將軍,試想一下,九宮山易守難攻不說,並且我們對九宮大陣一無所解,如果此次兵敗,那麼,這不僅助長了土匪的氣焰,也會在民間為土匪栽下聲譽,兵敗塗地的話,我們還有什麼資本再與之談判?”
羽王的話也很簡單,那即是,由於當地人的不合作,我們對九宮山一無所知,更不用說九宮大陣了,那如果連你德高望重的陸老將軍也兵敗了,再想要與他們談招安的事情,我們還有什麼資格?難道要與他們平起平坐嗎?
“何況,雖為匪賊,卻無傷於民,尊義重道,這本便就宜極其難得了,小王感覺還是招安為上策。”
是啊,雖然做為土匪,但人家也是迫不得已的,卻不傷害本地百姓,這樣知義重道的人原本就比較受人尊重了,我們為什麼不把他們招安,納為己用呢?
羽王爺這番話立時在朝堂之中引起了一番轟動,有人竊竊私語,“是啊,羽王爺所慮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