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這確實讓人難以致信,不僅是皇上,滿朝文武也都非常震驚。
“是的呢,太醫們都聽著了。”皇後難掩臉上的喜滋滋。
“皇兒啊,叫一個,叫個父皇聽聽。”
這皇上在金安殿上也不辦公了,直接開始逗孩子,原本皇家的事情就沒有公私之分嘛!
一直被抱在懷裏的公孫墨染瞪著一雙小眼兒,烏溜溜的轉了幾圈,顯然對這裏的環境感覺很好奇,愣沒答理他的皇帝老子。
“皇兒啊,再說一句話讓大家聽聽,乖啊!”
看兒子不聽話,公孫皇後有點著急了,抱在懷裏又是拍又是哄的。
公孫墨染依舊不說話,卻直接從老媽的懷裏出溜了下來,直接爬到寬大的龍椅之上,這摸摸那看看,“乖乖,這就是傳說中的帝王的龍椅啊!”
會說話,而且還是一整句,真的是啊,老皇帝真是太激動了,雖然沒有叫一聲老爹,但總歸是說話了而且說的還這麼流暢,一點兒語病也沒有。
“皇兒啊,叫聲父皇聽聽。”
既然孩子會說話,那怎麼也得滿足一下自己做人父的成就感吧,老皇帝不死心的誘/惑著。
一心鑽研琢磨著龍椅的公孫墨染,小小的身子站在龍椅之上,上邊還坐著他老子,老皇帝坐在那兒顯然影響了他繼續研究龍椅的好心情。
皺著小小的眉頭,推了他老爹一把,“老頭兒,你閃開,讓我好好看看你的龍椅。”
啥?不叫聲父皇吧,起碼也得叫聲爹吧,兩都都沒叫,還叫自己老頭兒,老皇帝眨巴著眼睛一瞬不瞬地望著自己的寶貝兒子,連話都不會說了。
看老皇帝沒有起開的意思,公孫墨染又說話了,“你這老頭兒怎麼這麼固執,我又不是來搶你的龍椅的,我隻是看看都不行嗎?”
聽聽,聽聽,這天真的聲音,這龍椅也是能夠隨便看的嗎?
虧得他的身份才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給當場斬首,皇帝的龍椅啊那是。
“你,你個小東西你叫我個啥?”
老皇帝其實真正糾結的不是龍椅的問題,反正自己死悄悄後,這龍椅遲早也是準備留給這孩子的,何況這麼小的孩子而且還剛剛學會說話,無論如何都不會有搶奪皇位的嫌疑的。
“哈哈哈,你這麼大把的胡子了,不叫你老頭難道還叫你老太太啊?”
公孫墨染用手捋一把老皇帝精心蓄的一口的漂亮胡須,笑的是要多甜就有多甜。
為了緩解這個時候的難堪,早有善拍馬屁者跪地奏道:“陛下英明,三皇子英明,老者為人之敬稱。
《道德經》著者為老子,人稱教授自己學業者為老師,尊老人為老爺爺,所有與老所沾連著均為上者,三皇子小小年紀便能參透,真乃神童也。
頭者,首為頭,軀幹棄之便不為軀;群無頭隻能是散沙一灘,故頭者曆來為尊之稱謂,皇子殿下參悟老頭子的深意,比吾等俗人更具有大智慧也。”
畢竟是自己家兒子,而且還不是一直讓人擔心著的啞巴,就單憑這一點兒就足以令老皇帝興奮的手舞足蹈了。
至於這老頭子嘛,好像如此叫也不算壞,老頭子就老頭子吧!皇帝高興,也就不再糾結於此了,於無形中便允了公孫墨染單獨稱他為老頭子了。這孩子會說話了,也會跑了會跳了,起碼的禮儀總得懂得吧。
比如說,見著皇帝總得向征性的行個禮吧,可這公孫墨染一直就沒給老頭子下過跪,不是跑到東就是跑到西,皇後揪住他勉強摁在地上。
這小子直接來了一句,“母後啊,我怕給老頭子跪了會讓他折壽。”
說完這句話,就又跑出去瘋了,直把個老皇帝給氣的喲:啥?第一,我是他老子,第二,我是堂堂的一國之君,什麼樣的孩子給我下跪可以讓我折壽的呢?
老皇帝為這事兒氣的是火冒三丈,禁不住高聲罵著:“渾賬東西,都是給你們慣的。”
兒子這麼調皮,皇後原先挺內疚的,可一聽皇帝這麼說,不樂意了,直接說道:“喲,陛下啊,你可看好了,墨兒可是你們公孫家的種兒,不好也是做父親的過錯,沒聽聖人說過,苟不教,父之過嘛!”
這話說的沒錯,皇帝氣結,在那瞪著眼睛運氣,偏巧這公孫墨染從外邊跑了進來,做了個標準的鬼臉,“就是,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