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鬱台法師城邦漫遊指南(1 / 3)

“第一次傳送會很難受,這點倒是和其他幻想小說裏的設定一樣。”衛平慶幸自己還有力氣吐槽。

“覺得難受的話可以在地上躺一會兒,反正這兒也沒人。”傅蘇收回了手,抱著肩膀無奈地看著蹲在地上的衛平。“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比你更糟,直接吐出來了。”

衛平笑了笑,勉強站起身來。他剛想說話,卻被眼前的景色嚇了一跳。

“老白樓?”望著麵前這棟僅存在於衛平童年的記憶中的,造型神似美國國會大廈的新古典主義建築,衛平吃驚地說。

“沒錯,以前的和平東路24號,原鬱台市政廳,俗稱老白樓。我們給他起名叫‘國王樓’,但大家還是叫他老白樓,或者白樓。白樓是鬱台法師城邦政府所在地,參議院在這裏開會,首相和內閣在這裏辦公,其他的行政部門大多數也都在這裏。”傅蘇深情地凝視著遠處威嚴地佇立的大樓,感慨道,“魔法師們可都是一群守舊的人。我們在金融中心立項的那天就把這片建築搬進了平行空間,他們炸掉的隻是真實到極致的幻象。”

衛平卻不以為然。“我倒覺得沒必要費那麼大功夫,推了就推了嘛,新建的大樓比起又小又破的老樓來不是經濟的多。”

“你怎麼能這麼想?鬱台市政廳可是勞爾·施瓦茲科普夫的傑作,它的文化、藝術和曆史價值都——”傅蘇扭過頭歎了口氣,“算了,我們過來一趟不是為了吵架的。我先不批評你的觀點,這樣會鬧得大家都不開心。但是如果你把剛才的話講給其他魔法師去聽的話,他們會很生氣的。——你感覺好點了?”

“嗯,好多了。”衛平點點頭。

“好,那我們出發吧,跟我來。”

兩人隨即向白樓走去。衛平注意到這片奇異的平行空間似乎是複製了和平東路24號和周圍大概一公裏範圍的建築,身後遠處的建築和道路戛然而止,再遠處竟然是一片森林。並且這些普通的建築似乎也有人居住。他剛剛路過了一間掛著“香霖堂魔法道具屋”牌匾的奇怪店鋪,裏麵的顧客似乎還不少。裏麵說不定會賣八卦爐啊,他想。

穿過和平東路時他還下意識地向左瞧瞧車輛,隨後發現這條寬廣的大街上一輛車也沒有,隻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從白樓所在的大院裏進出。

院子裏的人要比外麵多一些,似乎以年輕人居多,他們有的手裏拿著書,結著伴互相討論問題。“這些是鬱台國王法師學院的學生們,”傅蘇解釋道,“你今年應該也會到這裏來學習。當然選擇權在你,但是城邦公民有在這裏接受一年基礎教育的義務。喏,遠處那棟樓,”她指向右手邊一棟同樣古色古香的,泛著極富曆史感的黃色的建築,“那曾經是鬱台的教會學校,現在是鬱台法師城邦學研部以及鬱台國王法師學院的所在地。”

衛平點了點頭,繼續向白樓走去。白樓與南北方向的和平東路平行,正門朝南,並不麵街,因此衛平之前看到的都是白樓的側麵。正門采用了科林斯柱式,在一人高的台階上,六根古拙的大理石柱頂著三角形的山牆,山牆上雕刻著一些他認不出來的人物。

站在這古拙而肅穆的建築麵前,仰望著這些靜靜佇立的石柱,他忽然感到體內湧起一股模糊的衝動,想要把它照下來,想要把它畫下來,想要用最華麗的辭藻讚美它,想要衝上去摸一摸,體會一下它的觸感。他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想要用什麼詞彙表達自己對這棟建築的感想。

“好美啊,這棟樓。”

“是吧?”傅蘇欣慰地笑了笑,“他的美不僅在於此。看見山牆下麵那一行字了嗎?那是拉丁文,翻譯過來是‘為了正義、法律與繁榮’。一百年前剛落成的時候,我的太爺爺在剪彩儀式上發了言,他說,‘希望這棟來自西方的大廈能用它的美觸動我們的國民,在他們的心中激起學習洋人先進知識,從而強國興邦的願望。’作為民國時的市政廳,曾有不少改革誌士在這棟樓裏奔走,在議院裏為家國大計爭論得麵紅耳赤。他們中有人最後成了新中國第一任政協委員,有人留洋成為了華僑領袖,也有人當了漢奸。建國後,這裏被用作市委市政府的辦公樓,最早一代的公務員們就在這裏辦公。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為了讓市民們吃上糧食,市委書記暗中把樓裏的一些用不上的紅木家具運到了蘇聯,換來了一車一車的米麵糧油。現在城邦首相的辦公室,就是當年市委書記的辦公室。書記就是在那間屋子裏做出的決定,救了全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