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像其他法師結社一樣開個亂七八糟的會(1 / 3)

踏入大南路的行道上往來如織的行人中,沿著這條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百年老街向北一直走到馬路的北端,你會像其他第一次來到這裏的遊客一樣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在猝不及防的美中暗暗驚歎。這時倏然呈現在你眼前的,是整齊地排列在街道兩側,在一棵棵茂盛的白楊的映襯下,安靜而雍容地臨街而立的一排三層樓高的西洋建築。和全國各地其他的老洋房一樣,這些上世紀初遺留下來的建築,是清末開放通商口岸後,來華的洋人們為了居住或經商而修建的。但當年來到鬱台的建築師似乎格外的才華橫溢,這才華反映在他們沿著大南路排列起來的作品上,竟讓它們儼然成了一個建築藝術博覽會。它們中有商場、旅館和大使館,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寬闊建築,也有折中主義風格的商店。它們莊重恢弘的柱廊在氣勢上絲毫沒有輸給歐洲大陸上的同胞,山花上精美的雕刻能與巴黎的萬神殿媲美,拱券巧奪天工的設計幾乎要讓米開朗基羅敗下陣來。——對這些建築的讚美說得再多也不為過,因此讓我們趕快打住。

這些建築今天的用途和往日比起來也沒什麼差距,無非是商場、飯店、博物館、政府部門等等。然而極少的建築還充當著住宅的功能,大南路10號的沈氏裁縫店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棟建於1935年的三層公寓,麵闊十餘米,夾在兩棟現在被用作奢侈品商店的建築之間,擁有art-deco風格代表性的方方正正、豎直向上的硬朗線條和寬闊氣派的窗戶。建築除一層外每層開三扇窗,外立麵並沒有過多的裝飾。一層正中央是建築的入口,一扇對開的厚重銅門上麵是黑底白字寫著“沈氏裁縫店”的橫跨整棟樓的長牌匾,門兩側的兩扇櫥窗展示著身穿西服的模特。而這家裁縫店和這棟樓的主人,鬱台市聞名遐邇的裁縫兼服裝設計師沈東先生,就和他的一兒一女共同居住在這棟樓的二、三層。

推開裁縫店沉重的大門,徑直穿過金碧輝煌的,擺滿了各種名貴布料的展示廳,走到另一頭右手邊陰暗狹窄的員工走廊,在推開走廊盡頭歪歪扭扭地寫著“沈默的秘密基地”的門之前,你就能聽到裏麵傳來的年輕而歡快的吵鬧聲。

這裏是鬱台市業餘魔法師協會的活動室,是幾個正在讀高中的年輕魔法師們平日聚會的地方。沒錯,不是邪教,不是二次元同好會,也不是新聞傳播學與賽艇協會,而是貨真價實的會使用魔法的人們組成的團體。關於魔法的內容暫且不說太多,隻需要知道三點:魔法師們占總人口的極少數,一切與魔法有關的活動在暗中進行,並且在全球各大城市成立了像主權國家一樣的結社。鬱台便是其中一個大型結社“鬱台法師城邦”的所在地。

讓我們回到“沈默的秘密基地”,無視掉正在大聲吵鬧的高中生們,觀察一下這間房間的環境。門對麵的牆上開著一扇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見建築後麵的公園。現在正是傍晚五點,陽光從窗戶裏照進來,照在窗戶和門之間的一張會議桌一樣的長桌上。長桌左手邊是張雙人床,床頭靠在左手邊的牆上。一張橫貫整個牆的長木板垂直從右手邊的牆上支出來,木板上放著細口壺、電熱水壺等等用來煮咖啡的東西,還有不少有年頭的書籍和奇怪的卷軸。

坐在會議桌靠窗戶一端的,是一個穿著灰色針織開衫,紮著丸子頭的高個男生,麵前放著一個筆記本,一支筆,和一杯冒著熱氣的黃金曼特寧。男生清了清嗓子,房間隨即安靜了下來。他接著用低沉的嗓音一本正經地說道:

“好,現在我宣布業餘魔法師協會第——呃,第n次全體會議現在開始,”他用指關節敲了兩下桌子,然後端起麵前的咖啡吸溜了一口,不緊不慢地說:“首先是有組織磋商環節。再次強調一下規則,從我右手邊開始順時針發言,發言完畢後可以針對這一問題自由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