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先帝遺訓(2 / 2)

且再說北千淩和白兮自那日在大殿上製服了花憐月後,太後便將他們留在了宮中,與北千淩進行了一番密談。

太後命太監總管安公公將先帝的懿旨拿了出來,上麵說小皇上八歲之後,便將皇位禪讓給寧都王。

北千淩和白兮聽了,具是已經,北千淩頓時對太後說道:“太後,這恐怕不妥,小皇上在位多年,江山穩固,怎能輕易禪位呢!”

太後歎息一聲:“我兒生性純樸,不適宜這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哀家也不希望他成為皇家權勢的犧牲品,他還小,還有得選擇,皇叔他位高權重,且屢建戰功,在北朝深受百姓愛戴,他做皇上是民心所向。”

北千淩聽後,隨即說道:“太後,父王年事已高,恐怕不願再參與這權利紛爭,小皇上有太後輔佐,定能治理好這天下。”

太後看著北千淩和白兮,輕歎了一聲,這大權旁落,兵權被分成三分,又有將軍府,中堂府等老臣,她一介女流,如何周旋得過來。且經過花千仞一事,太後早已經無心朝政,隻願和小皇上隱於民間,過普通的生活。

“小王爺,這是先帝遺訓,哀家會命安公公立刻宣紙,昭告天下,你們便不要再推脫了,將此事告訴寧都王吧!”太後強勢地說,北千淩和白兮也不好再反駁。

北千淩回到寧都王府,將此事多寧都王講了,寧都王聽後也是萬般不願意,他命人送信到宮中給太後,表明心跡。

但次次都被太後駁回,太後一句先帝懿旨,就將他堵的死死的,寧都王也是倔脾氣,說不答應便死活不答應,此一事知情者看在眼中,也是哭笑不得,想那花千仞擠破了頭要當皇上都當不上,現在太後多次讓給寧都王當,他竟然不願意,果然是人各有誌。

寧都王後來實在是無可奈何,便向太後請旨,可否將皇位禪讓給北千淩,這一次清君側,都是北千淩在指揮將士作戰,論功勞北千淩的功勞最大,且他年少有成,才德兼備,是皇上的不二人選。

太後接到寧都王的請旨後,思慮再三,便將這個決定擬成宣召,拿給了北千淩,北千淩起初看了這宣召,心裏自是萬般不願,他不想做皇上,他隻想陪伴在白兮身側,等待著他們的孩子降生。

如此,三方僵持著,安公公數次帶著聖旨到寧都王府,多次勸告北千淩,實在無果,他不由得感歎,這皇家的人,果然是一樣的脾氣,當年先帝也是如此,一但決定,便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他每次來寧都王府,都碰一鼻子灰回宮。

太後便決定在祭天大典上讓小皇上親自將玉璽當著天下人的麵交到北千淩手中,讓他名正言順地坐上這北朝的皇位。

北千淩得知此事後也是萬般不願,白兮便勸說他,小皇上羸弱,太後年邁,且是婦人,這北朝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再者南、鳳二朝見北朝近來局勢混亂,對北朝虎視眈眈的,若是北千淩坐上皇位還可以穩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