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分庭時代(七)(1 / 2)

說到東部地區,就不得不提到整個荒原東區的最大勢力——礦業共和國。看似偏安於東北一隅,僅占據著東北六區。從管轄麵積上來看,與東六區的聖堂領域基本一致,但實則是塔利斯星上毫無爭議的第二大勢力。

塔利斯聯邦覆滅後,與星脈帝國徹底決裂的塔利斯礦業工人協會迅速采取行動,順利接管了荒原區第二大星脈礦產區——東北六區,並在此建立了礦業共和國。這也是人類在塔利斯星殖民後開發出的第一個主要礦區。這一地區的礦石產量雖不及帝國控製下的西南十區,但出產的礦石品位更高,更受各路買家的青睞。總體算下來,共和國和帝國通過礦石產業獲得的收益可以說是相差無幾。

若置身於太空中向塔利斯星望去,整個星球就好似一顆表麵扭曲不平的核桃,唯有約1/3的地表是近似平整的,像是被砸開了外層的核桃殼,露出了裏邊的核仁。這一較平坦的地區即是荒原區,塔利斯星的主要人類活動區。其他區域則盡是些尖險奇峻的山巒、詭譎的流沙和深不可測的峽穀,且終年被密集的強磁暴所包圍,讓人難以生存和定居。更為重要的是,塔利斯星上的主要星脈礦礦區,幾乎都集中在荒原區上。

荒原區從經度上分為b-h共7個區段,緯度上則按數字區分為1-7共7個區段。從西北的b1大區直到東南的h7大區,整個荒原區被均等分作49個大區。東北六區和西南十區地勢較高,中九區其次,西北和東南地勢較低。這樣看來,居於東北高原上的共和國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占據了相當大的優勢。正如同與聖堂領域第一次交手時所述,若不是後者在險要地段展開頑強阻擊,一旦放任共和國重裝部隊通過山隘,麵對著從東北高地勢區域一路衝下來的裝甲雄師,聖堂領域這種低地勢力隻能任由對方的鐵蹄碾壓蹂躪。

聯邦覆滅後,自感危機迫近的礦業工人協會馬不停蹄的展開了對聯邦地麵部隊的遊說和爭取。有了聯邦艦隊的前車之鑒,這些前政府武裝力量為求自保,簡單權衡後便選擇了接受新生共和國的接收整編。目前,共和國旗下的作戰序列包含9個重裝師,3個機甲師,1個快速反應師,以及一支小規模的近地艦隊。可以說,在地麵武裝力量這一塊,共和國是荒原區上當之無愧的第一。但在空天力量方麵,確實跟帝國艦隊(前身即“悲憫者艦隊”)相差甚遠。

共和國的最高執政機關是人民委員會,目前共有八名常委。這八人分別是人民委員會主席達加瓦·聖峰,第一副主席亞斯·卡欽,人民委員會秘書長阿列科謝依·奧薩金,軍事委員會主席冉·旗烈,經濟委員會主席米歇爾·艾爾伯特,監察局局長鬼龍院·重德,國家安全部部長喬治·威爾遜,內政部部長菲利普·勒克萊爾。這個八人小組即是共和國的首腦核心。

h1大區,是人類在塔利斯星的第一個著陸點所在地。也正是在此處,人類建立了塔利斯星上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和星脈礦區。經過數十年的建設發展,原本規模較小的礦區逐步演化成為塔利斯星上的第二大城市——鋼爐城,共和國的首都也設於此城。從遠處的塬地上向城市中央望去,無數的提煉工廠和加工中心鱗次櫛比:提煉車間內,巨大的提煉爐沸騰著怒吼著,一爐接一爐的向冷卻槽內傾倒著經過濃縮的礦水;大大小小的加工廠房徹夜趕工,燈火輝煌,高低起伏的廠區連成了片,直向地平線蔓延開去,一眼望不到頭,煞是壯觀。這樣巨型的能源中心,堪稱是人類社會的“動力心髒”,每個初到此地之人,都會為這番氣勢恢弘的景象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