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山是一座非常小的山,那麼我為什麼會去於山呢?因為昨晚上路過就發現山裏山外,山上山下燈火通明!而且是在市中心的一座山也剛剛符合我的路線,所以必須要去上麵看一看!
由於我是住在馬尾和福州之間的位置,也就是萬達廣場不到一點點!所以到於山隻要繼續沿著104國道走就行!一條路走不用轉彎,一直看到五一廣場的時候對麵就是於山了!山腳下還有一個於山賓館!通往於山景區大門的山坡上一幅熱鬧景象,在樹木亭子前拉繩子掛滿征婚信息卡,在這裏忙活的主要是子女婚事操心的市民和中老年求偶對象。前一天到fj境內的時候好像隱約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父母相親會”現象,這是第一次親臨實景,著實讓我感受為人父母的不易,孩子小的時候操心他/她的身體健康和學習,長大了還要操心孩子的婚姻對象,不容易呀。
這裏不僅有父母有相親主角,令人想不到的是還有中介機構!在我的認知中相親會是非常排斥中介的!相親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兩方麵對麵坐在一起了解!但是這裏盡然有中介擺攤!走過去看了下中介放的易拉寶關於這場相親會的介紹。於山“父母相親會”已存在11年,最初是晨練的老年人小範圍內交換子女信息,後來人數越來越多,最熱鬧時有上千人,不僅有父母為子女相親,還有一些婚姻中介(不乏一些黑中介)。前些年,由於人群在景區內大規模聚集帶來管理問題,後來相親會的地點從山腰轉移到景區大門外,成了福州獨特的一景。
中介攤點上擺放著一本本需求手冊,每一個年齡段的都在一個本子上!桌子上攤著藍色的底步上麵放著一個個小冊子也是卷起了邊非常久的感覺,有一種架上商品的感覺同時又有一種年代感,但是這有多少信息是真的呢?
這年頭中國有一個非常有趣奇怪的現象,孩子小的時候大概初中高中那一會兒,家長擔心孩子早戀時刻防備著異性的接觸與交談,待孩子長大了差不多畢業了工作了,兒女開始不著急了,然後父母開始很急很急了。就像是要讓一個沒有工作經曆的人去領導一個企業了!這不就是毫無戀愛經驗的人就要去組建家庭麼?
山不高,不一會兒就能夠登頂。山上有一寺廟,名叫定光塔寺,俗稱“白塔寺”,坐落在於sx麓,為宮殿式建築。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於唐天祐元年(904年)建造的。兩年後,為祝賀朱溫即位,改名為“萬歲寺”(俗名塔寺)。五代時是福州名寺之一,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殿宇大多毀於倭患,現存建築是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重建現存寺廟是清道光年間重建。第一進為“天王殿”,第二進為“毗盧殿”,第三進為“法雨堂”,定光塔位於法雨堂後,高41米,七層、八角,外敷白灰。寺院庭院兩側廊廡的牆壁上,鑲嵌了250米長的景德鎮青花陶瓷壁畫《佛陀應化事跡》畫卷。實際上,我對寺廟並不感興趣,我進入定光寺乃為看“三山兩塔”中的定光塔(即白塔)而去。七層全白色寶塔!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塔盡然沒有什麼到此一遊!可惜沒讓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