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人格、道德與民主
有一個傳統的字眼可涵蓋EQ的主要內容:人格特質。喬治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家艾茲阿尼說:人格特質是"道德行為的骨血"。哲學家杜威認為進行道德教育時,身教比言教重要得多,這也是情緒教育的精髓。
如果說人格發展是民主社會的基石,EQ正可發揮鞏固基石的作用。崇高的人格必建立在自律的精神上,自亞裏斯多德以來的哲學家列不認同這一點。另一個重要的人格發展關鍵是自我激動與導正,無論是課業、工作,及至按時起床這樣的小事都不例外。李科納說:"首先我們必須能控製自己,才可能談及其他。要做到以理性駕馭情緒,維賴意誌。"
如果人人都能暫時擺開個人的欲望與衝動,必然有助於促進社會的和諧,這表示你更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能真正聆聽別人的心聲,揣想對方的觀點。而同理心是同情、關懷與利他主義的先決條件。站在別人的觀點看事情才能打破固有的偏見,學會寬容與接納異己。在多元社會中更是需要這樣的心態,讓大家能互敬共存,創造更有利的公共對話空間,這也正是民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