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境平和,寬以待人(1 / 3)

第四卷 處世有道,好人緣利於成才 第三章 心境平和,寬以待人

1.學會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性格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有著各種特點,其中之一叫情緒特點。它包括情緒的強弱性、穩定性、持久性和情緒的主導性,即在一個人身上哪種情緒經常起主導作用如樂觀、抑鬱、愉快、低沉等等。脾氣暴躁的人,他們性格的情緒特點,一般都是穩定性、持久性差,而強度又比較高。於是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就易發脾氣,有時脾氣還挺大呢!

你是否也喜歡發脾氣呢?如果你不愛發脾氣,你肯定不喜歡同愛發火的人在一起。可是無論我們在學校裏,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上,總會遇上各種不同性格的人。有的勤勞,有的懶惰,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溫和,有的暴躁......你隻要還活著,就注定你要跟這些離奇古怪的各種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尤其是現在商品經濟的發展,各種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增多,人們的社交活動也頻繁了。大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由於工作上、學習上和生活上的需要,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各種不同職業的人,不同興趣和不同思想的人,自然,在這些人中就有不同性格的人。一個人想要同所有的人都成為親密的朋友,那是不實際的,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們盡量學會和各種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我們就能和更多的人相處得好的,工作起來就能協調。我們應該看到,既然別人與自己的性格不同,在待人方麵,自然有許多跟自己不一樣。當我們看到了別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以後,不要覺得這也不順看,那也看不慣,更不要討厭和嫌棄別人。這能使你免於產生對某人不滿或其他消極情緒。消極情緒可能會影響你與對方在其他問題上處好關係的能力。

世界上的事物本來就千差萬別,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我們認識了這種差別,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會強求別人處處和自己一樣。如果你希望對方改變性格,學會適應對方性格更可能成功。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適應不同性格的人,學會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呢?

(1)求大同,存小異。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方式往往不同。我們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共同之處。比如,你若是一個性格平和的人,你給張三提意見,可能言辭不那麼激烈,語氣也較委婉。如果你身旁有一位剛正而倔強性格的同誌,他給張三提意見,可能單刀直入,語言尖銳,甚至可能轉向而批評你,說你給別人提意見轉彎抹角,是鈍刀子割肉。這時候,如果你隻看到那個直率的同誌開展批評的態度和方法跟你不同,覺得他太魯莽,太不講情麵,你可能會感到跟他性格不入,合不來。如果你除了看到你們兩人提意見時的方式不同外,還看到他和你也一樣,也是出於一片好心,真心幫助同誌,這時,你可能就不會覺得他粗魯無情,而覺得他有難得的古道熱腸,同時也不會計較他對你的批評。多看到自己與別人的共同點。就容易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

(2)注意了解別人。人們在相互交往中,可能有這樣的體驗:你如果對一個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離。杜曉暉覺得櫃台收款員講話不夠客氣,她對此不滿意。但當她想到自己做清潔工勞動後多麼疲勞和容易激怒時,她對收款員的不滿情緒打消了。當了解到收款員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是由於疲勞、緊張、身體情緒欠佳時,她反希望顧客們能原諒收款員。

(3)跟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胸懷應該寬一些,氣量應該大一些。如前麵所述的,假如你的妻子或丈夫也愛發脾氣,你是否也跟著暴跳如雷呢?這時你首先要忍讓,待愛人脾氣發過以後,應當啟發他(她)的理智,讓他懂得發脾氣是不好的。沒有事後的說理,也難以幫助愛人克服好發脾氣的不良性格。

(4)注意講究不同方式。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跟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也要區別對待。這不是指那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世故圓滑,也不是那種逢場作戲的玩世不恭。我們所說的待人有別,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點,我們應針對這些特點采取因人而異的恰當態度。比如對於商人,你如果說他學問好,道德好,清廉自守,樂道清貧,他一定不高興。你應該說他才能出眾,手腕靈活,現在紅光滿麵,發財即在眼前,他才聽得高興。

總之,世上的事情都不是盡善盡美的,每個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有缺點,我們對人不能求全責備。誰要尋找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永遠沒有朋友。在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身上,我們更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優點。比如,急性子的人,要看到慢性子的同誌,考慮問題有時比較周全,特別是幹某種需要耐心的工作時,他就很恰當。慢性子的人,要看到急性子的同誌,幹事往往不拖拉,很麻利,這樣,不同性格的人不僅能夠和睦相處,而且還會有所裨益。

2.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古人說過:"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說,人都會有過失,隻要能認識自己的過失,認真改正,就是有道德的表現。孔子曾把"過失"比喻為日蝕與月蝕,無論怎樣對待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70年代末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的張繼開(現為三聯集團總裁),在回顧自己的成才曆程時感慨地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可能會在奮鬥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但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犯了錯誤卻還不敢承認。"承認自己的錯誤不但可以彌補破裂的關係,而且可以增進感情。但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記不清是哪一位名人說過:"人們敢於在大眾麵前堅持真理,但往往缺乏勇氣在大眾麵前承認錯誤。"有些大學生一旦犯了錯誤,總是列出一萬個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錯誤,這無非是"麵子"在作怪。以為一旦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傷了自尊,丟了個人麵子。這種想法,無異於製造更多的錯誤,來保護第一個錯誤,真可謂錯上加錯。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借助承認錯誤而表現出更人性化,使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也較具人性,這樣別人的批評也許會少些。知道自己犯錯誤,立刻用對方欲責備自己的話自責,這是改正的前提,這會使雙方都感到愉快。北京中關村青年企業家金山公司總經理求伯君上大學時,有一次由於沒有注意看路標,他闖進了禁止騎車路段,被值班人員用紅旗子"揮"下來了。這使求伯君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在對方尚未指責以前他便開口:"哎!我真不該在這段路騎車,這完全是我的過錯。""你是否第一次到這個市區?"對方問:"是的,不過,按規定第一次也應照章罰。""......"他見求伯君認錯態度那樣好,便突然一反常態說:"你第一次到這個市區,不了解路段規定,況且......"求伯君立即插嘴說;"不管了解不了解,反正都是違章,應該受罰。""我看就不必了,下一次注意路標就是。"想不到求伯君很誠懇地認錯,竟會收到這麼好的效果。假如當時求伯君借口替自己辯護,至少也要罰款5元。此事雖小,卻可以見大,我們能看出,求伯君就具備勇於承認錯誤的素質,這對他以後的成功幫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