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內科
第一章 感冒
1. 熱毛巾敷法:感冒初起,又流鼻涕,可用幹淨的毛巾放入開水盆中,拿出稍涼後敷於頭頂,一般在晚睡前熱敷10分鍾為佳。
2. 蒸氣吸入法:在熱水瓶中裝滿開水,將鼻孔置於熱水瓶上方,作深呼吸10-15分鍾,吸入蒸氣,每日1次。
3. 食醋熏蒸法:取食醋200-400毫升,置於火爐上關閉門窗,熏蒸半小時至1小時,可有效地防治感冒。
4. 飲薑茶療法:取生薑、茶葉各適量,沏茶或熬湯飲。連服3日,能減輕感冒症狀,縮短病程。若加入紅糖療效更佳。
5. 熱風吹麵法:用電吹風對準兩側太陽穴,交替吹3-5分鍾,每日3次,可迅速緩解流鼻涕、鼻塞、打噴嚏、頭痛等症狀。
6. 白蘿卜、白菜根、蔥白各30克。水煎代茶飲。
7. 大青葉30克。水煎代茶飲。
8. 生薑3片,蔥白3根,紅糖適量。水煎服,出汗。
9. 綠豆50克,蔥白5根,生薑片5片。水煎服,出汗。
10. 生薑6克,蔥白12克,芫荽9克。水煎服,出汗。
11. 貫眾9克,甘草6克。水煎服,出汗。
12. 紫蘇、荊芥各10克,鮮蘆根30克。水煎服,出汗。
13. 蘿卜、蔥白各適量。將蘿卜切片,蔥白切段,加水煎開後趁熱服下,出汗。
14. 感冒病人出現發熱重、惡寒輕、流鼻涕、咽幹口喝等症狀,屬風熱感冒,可用薄荷粥治療。方法是:鮮薄荷15克切碎,加100毫升水搗爛,用紗布絞取汁液。粳米50克,置鍋中,加水適量煮粥,粥成後,加入薄荷汁及白糖適量,再煮沸。調勻食用。每日2次,每次1碗。病愈即止。
15. 淨麻黃4.5,光杏仁9克,生石膏(先煎)24克,炙甘草3克,黨參、熟附子、炙蘇子各9克,開金鎖、魚腥草各30克,,防已12克,澤膝18克。水煎服。此方主治慢性氣管炎繼發感冒。
16. 蔥白2根,紅糖30克,生薑15克。將蔥白、生薑切小塊,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0分鍾,再放入紅糖,趁熱飲服後上床蓋被取汗。每日2次,病愈為止。此方對於風寒感冒輕症和老年體虛者,一般服藥後得汗即愈,少數需服3-4次。
17. 綠豆15克,生薑3片,蔥白1根,蘿卜片30克,大棗4個。加水適量,煮至綠豆開花熟透,趁熱服發汗,治愈為止。此方適用於風寒感冒。
18. 葛根12克,蘇子、杏仁、芍藥、川芎各3克,幹薑、甘草各2克。加水煎煮2次,將藥汁混勻,每日3次飲服。此方對流行性感冒初期療效較好。
19. 紫蘇葉、生薑各30克,紅糖15克。前2者洗淨切碎,裝入杯中,加入200-300毫升沸水,加蓋浸泡10-15分鍾後再放入紅糖拌勻,趁熱飲服。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發燒伴惡心嘔吐及哮喘者,並治魚蝦中毒有上述症狀者。
20. 綠豆50克,冰糖15克,青茶葉30克。將綠豆搗碎,加入冰糖、青茶葉,衝入沸水,浸泡15分鍾後取湯代茶飲。此方對感冒的預防、治療都有功效。
21. 蘿卜頭、蔥頭、薑片、紅糖適量(根據飲用人數的多少而定),加適量水燒開,早晚各飲用1次。如患者不發燒,飲用可加適量白酒。此方可防治流感。
22. 家庭普通食用醋一份,兌上兩份涼開水,裝入潔淨的瓶中備用。在感冒初起時,用衛生棉球蘸醋點入兩全鼻孔,在鼻孔內撚轉或用鼻吸即可。(此時可能出現幾個連續的噴嚏)
23. 感冒當天取十滴水1瓶,開水衝服,促使全身微出汗,第二天服補中益氣丸1-2丸(每次服1丸)。(尤宜老年人,對流感作用不大)
24. 蘇打液滴鼻可防治流感,流感患者滴蘇打液後能在2-3天痊愈。每3小時滴鼻1次,每次2-3滴。(蘇打液配製:6克蘇打加100毫升涼開水)
25. 每晚洗臉時,用毛巾蘸熱水搓耳朵,上下輕輕摩擦雙耳廓40次,既可防、又能治感冒。
26. 糯米90克,蔥白5-7根,生薑5-7片,加水適量,用文火慢煮。煮熟後再加入米醋100毫升和勻,然後將蔥、薑撈出,趁熱服下,蓋被躺臥,略出微汗,即有較好療效。
27. 蔥白、生薑各15克,食鹽3克。共搗成糊狀,用紗布袋裝好,塗擦以下十處:前胸、後背、左右腳心、左右手心、左右肘窩、兩腿膕窩。前胸要重擦,擦好後躺下休息,半小時後即出汗退燒。此方主治感冒發高燒。
28. 薄荷草、茅根、荊葉各9克,土藿香、土香芋各10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
29. 綠豆半把,茶葉3撮,蘆葦根7節,竹葉5片,穀子秸7節,白糖少許。水煎服。
30. 生綠豆一大把,搗碎,開水一大碗,浸泡。趁熱服下,發汗。
31. 大白菜根(上部去皮)1個,綠豆1把,茶葉1撮,白糖少許。水煎服,服後取微汗。
32. 茶葉、紅糖各1撮,放壺內開水衝泡,服後發汗。
33. 大白菜根(上部去皮)一個,綠豆一把,蘆葦30克。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3天。此方用於預防流感最佳。
第二章 美尼爾氏綜合症
34. 大棗7個,黃瓜蔓一把,水煎,加少許黃酒服,出汗。
35. 蒼耳子10個(為一天量),水煎分2次服,5-7天可愈。
36. 澤瀉30克,白術15克,牛膝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37. 代赭石(先煎),牡蠣(先煎)各20克,白芍、草決明、鉤藤、半夏、茯苓、陳皮、旋複花、竹茹、五味子、紫胡、黃芩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3次分服。
38. 山羊角(切片)12克,川芎9克,天麻6克。先煎山羊角1-2小時,再加後2味藥同煎10-20分鍾,去渣溫服,每日1劑。主治頭暈目眩,行則欲仆,視則欲嘔或頭痛。
39. 茯苓、豬苓、澤瀉各20克,膽南星15克,半夏、白術、桂枝各12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症狀消失後繼服3劑,以鞏固療效。發作時應臥床休息。
40. 熟地、茯苓各15克,懷山藥24克,山萸肉、枸杞、益母草各12克,澤瀉、丹皮各9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主治美尼爾氏綜合症恢複服。
41. 白術、白蒺藜各12克,秦艽、鬱李仁、天麻各9克,半夏、陳皮、澤瀉各6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主治美尼爾氏綜合症急性發作期。
第三章 鼻竇炎
42. 藿香(連梗葉)120克,豬膽4隻。將豬膽汁拌入藿香內,曬幹後微炒,共研極細末,煉蜜為丸,每日早晚各服9克,飯後開水送下。
43. 蘆根30克,銀花、黨參各20克,黃芩、薏苡仁各15克,敗醬草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44. 辛夷、蒼耳子各15克,白芷10克,細辛5克,薄荷3克,冰片1克。前5味共研細末過篩,再取冰片研細拌勻,裝瓶密封。用時取0.3-0.5克用棉花包好,塞入患側鼻孔中,每次1-2次,10日為一療程。
45. 鵝不食草15克,菊花、雄黃各1.5克,牛黃、麝香各0.5克,冰片少許。共研極細末,取少許吸入鼻內,每日3-4次。
46. 銀花20克,連翹12克,蒼耳子、白芷、赤芍、桃仁、紅花、薄荷(後下)各9克,陳皮5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47. 辛荑10克,雞蛋2個。加水同煎,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吃蛋飲湯,每日1劑。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8. 黃芩、雙花各15克,蒼耳子、菊花各10克。水煎,每日1劑,3次分服。
49. 魚腥草30克,野菊花20克,桔梗10克,金絲草15克,薄荷(後下)5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第四章 失眠
50. 在枕頭旁邊,放10克左右切成絲的生薑,就能催人入眠。
51. 豬心1個,三七、蜂蜜各30克。將豬心洗淨,與三七共煮,待豬心熟後加入蜂蜜。吃肉飲湯。
52. 麥仁30克,大棗15枚,甘草15克。小麥去皮,與後2味入鍋,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頓服。
53. 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搗碎,水煎後加適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劑。主治心悸、失眠。(胃酸過多者忌用)
54. 雞蛋2個,枸杞15克,紅棗10枚。先將枸杞、紅棗用水煮30分鍾,再將雞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55. 酸棗仁粉10克,綠茶15克。清晨8時前衝泡綠茶15克飲服,8時後忌飲茶水。晚上睡前衝服酸棗仁粉10克。凡高血壓、心動過速、習慣性便秘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56. 龍眼肉15克,枸杞10克,紅棗4枚,粳米100克、洗淨,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57. 幹龍眼肉、芡實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蓮子6克,白糖適量。將芡實煮熟去殼,搗碎成米粒狀;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蓮子、龍眼肉、芡實及清水,煮成粥後調入白糖,每日1劑。
58. 將花生葉(鮮葉最好)用白開水衝水入壺內或杯內,等花生葉的色澤泡下後飲下,約10分鍾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達95%以上。
59. 茯神15克,生雞蛋黃1個。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涼加入雞蛋,攪勻。睡前先以溫水洗腳,然後乘熱服下藥液,時間不長即可安眠。
60. 丹參、遠誌、石菖蒲、硫黃各20克。共研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膏狀,貼於臍中,再以棉花墊於臍上,用膠布固定,每晚換藥一次。
61. 黨參15克,麥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龍齒各30克。晚飯前水溫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時再服,每日1劑。
62. 黨參60克,玄參30克,琥珀18克,朱砂、麥冬各12克。共研細末,過篩。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時白開水送服。
63. 枸杞30克,炒棗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勻,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開水衝泡,代茶頻飲。或日飲3次,但每次不少於500毫升。
64. 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65. 鮮丹參16克,鮮酸棗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夢。
第五章 眼疾
66. 睡前,取仙人掌適量(大小能覆蓋眼睛),用刀片剝去表皮和刺,將仙人掌肉敷於患處,適當包紮,不要見風,一般第二天即愈。個別患者可再敷第二次。此方主治紅眼病。
67. 雙手合掌,來回搓,至有灼熱感時,迅速捂到眼睛上,停留一分鍾,反複做5遍。每日早晚各做1次,必須持之以恒,常年堅持。
68. 早晨起床時用左手食指從左眼大眼角(睛明穴)用中等力度向外橫揉至小眼角100次;再換右手食指用同法橫揉右眼100次。揉後用雙手食指尖重壓兩側太陽穴36次。晚上睡覺前按上法重揉一遍。主治白內障。
69. 烏賊骨50克,白菊花、蛇蛻、木賊、歸尾各15克,青葙子、茺蔚子、石決明各25克,蟬衣5克。共研細末,每服15克,1日3次,飯前白開水送服。主治白內障。
70. 枸杞子15克,沸水衝泡20分鍾後飲之。一日數次,飲至水清後再用15克枸杞子衝泡。1個月後明顯見效。主治白內障。
71. 夜明砂10克,鮮豬肝200克。將豬肝切片或研末,二者拌勻,上籠蒸熟趁熱食之,每日或隔日1次。適用於內外障翳、白內障。
72. 取車前子20克(一次量),用布包煎(不要包得過緊)半小時,水以沒過藥包為度。1付藥煎2次,第一次藥液內服,第二次藥液清洗患目。1日2-3次,一般一周之內見效。主治老年白內障。
73. 韭菜150克,羊肝200克。將韭菜洗淨切斷,羊肝切片,用鐵鍋急火炒熟當菜食用。適用於病後視力昏蒙。
74. 將複方硫酸鋅結晶粉少許置入眼結膜囊內,閉目5-10分鍾,靠淚液和結膜囊的溫度將藥粉慢慢溶化。每日3-5次,5天後即基本痊愈。主治病毒性角膜炎。
75. 鮮藥薯葉150-200克(用紅皮黃瓤的紅薯順最好),羊肝200克。將紅薯葉洗淨切碎,羊肝切片加水同煮。熟後食肝飲湯,邊服3日,每日1次。此方可補肝養血、清熱明目。主治夜盲症。
76. 取50克羊肝搗爛,用半碗淨涼水衝服。主治夜肓症,重者連喝3次即愈,輕者一次便好。
77. 取新鮮胡蘿卜6個,洗淨,用砂鍋加水適量煎煮,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每次2個),連湯服用,10天為一療程。主治夜盲症。
78. 取鮮豬肝120克,南瓜花適量,放在砂鍋內同煮(不加鹽),煮熟後,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一療程為七天。主治夜盲症。
79. 蒼術10克,研為細粉;豬肝50克,洗淨切片,加精鹽、味精、醬油、蔥、薑及適量水,拌勻後共置碗中,入鍋內加水燉,至豬肝將熟時撒上蒼術粉,繼續燉5分鍾左右即可出鍋食用。每日服1次,宜經常食用。對老年眼花有較好的療效。
80. 豬肝250克,洗淨切碎,加蔥白、豆豉,煮到快熟時加雞蛋2個同煮成羹,對肝虛目暗、營養性弱視、遠視、夜盲有療效。或加菠菜100克,切碎置肝內煮熟食用,可用於角膜軟化症。
81. 羊肝200克,洗淨切片,勾芡素油爆炒。調以作料,佐餐。主治目暗昏花、夜盲、視神經萎縮、中心性視網膜炎、白內障等。
82. 枸杞子30克,大豆100克,同煮為粥。主治肝虛目暗,老年多淚、目眩等。
83. 把一匙食鹽入在幹淨的洗臉毛巾中央,在放鹽的地方略倒些熱開水,趁熱,把毛巾托起掩在患病的眼睛上,讓熱氣薰眼。毛巾冷卻後,可再加些開水薰一次。然後洗淨毛巾,下次再用。一天薰洗五六次,再三天即可見效。可治紅眼病。
84. 每天早晚洗臉後,兩手中指按在兩眼之間(睛明穴),左轉20次,右轉20次。一定要輕輕地揉,用力過猛,會使眼角發炎。主治見風流淚。
85. 葛根12克,麻黃、大黃、川芎各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主治急性淚囊炎。
86. 霜桑葉、石榴皮各等份。煎水熏洗。主治急性淚囊炎。
87. 蛇蛻6克,皂角子5克,馬勃、蠶砂各9克。上藥炒炭存性,研成細粉,每服3克,每日2次。主治翼狀胬肉。
第六章 鼻出血
88. 先用藥棉蘸"三七"粉塞住出血的鼻孔,止血後再按如下藥方服3劑;龍骨、牡蠣各20克,白芨、小薊、萸肉、黃芩各10克。水煎服。再服"三七"片,每日2次,每次4片。
89. 杭芍、婁仁、天花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2次煎服。
90. 小薊幹品50克(鮮品500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3劑可愈。胃弱者可同食熟雞蛋2個。
91. 藕節30-45克、生地15克、麥冬12克、玄參12克、黃芩6克、龍骨30克、牡蠣30克、木瓜6克、甘草6克。水煎服,一日一劑,早晚分服,兒童減半。忌辛、辣食物。
92. 取桑白皮60克,放入500毫升水內煮沸後,用溫火再煮20分鍾,取去藥渣,喝藥水,每日約喝5-6次。量不限,輕者1日即止,重者3-4天可愈。
93. 當鼻子出血時,患者隻要用兩隻手的中指頭,互相一鉤,10秒鍾之內即可止血。不會使用自己雙手互鉤的幼兒,成人可用自己的兩個指鉤住幼兒左右中指,也同樣可在10秒鍾內止血。
94. 頭發適量燒成灰,然後卷一個小紙筒,將灰吹入鼻孔內,患者立即能止血,止血率達98%以上。
第七章 神經衰弱
95. 花生葉250克,水煎代茶飲。
96. 酸棗樹根30克,丹參15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97. 酸棗仁,合歡皮各3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98. 桑椹子60克。每日食2-3次,或水煎常服。主治頭痛、頭暈、耳鳴。
99. 豬心1個,朱砂1.5克。將銖砂放入豬心內,蒸熟食之。主治心悸、氣短。
100. 小麥45克,黑豆、合歡花各30克。小麥、黑豆用布包,同合歡花加水煎,取湯200毫升,喝湯吃麥、豆。
101. 丹參22克,30%酒精7000毫升。將丹參浸於酒精內26小時。每次服10毫升,每晚1次。
102. 赤芍、茯苓、澤瀉各90克,山藥、熟地、黃精各120克。共研細粉,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103. 珍珠母、龍齒、炒棗仁各30克,天麻15克。共研細粉,每次1.5克,每日2-3次,開水衝服。
104. 炒棗仁30克,合歡花13克,遠誌、柏子仁各1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心跳、氣短、失眠。
第八章 咽炎、喉炎
105. 秋天,國槐豆角成熟後,摘下來(幹的或鮮豆的豆角都可以),用鍋炒熟後備用。用時抓一把添兩碗水,放到砂鍋裏煮開。喝時放點白糖。次數一限,口渴就可喝。喝2-3次槐豆角水,喉炎就可治好。
106. 用雙手提起兩耳朵的耳尖部分,有節奏地連續提動100下,之後,喝口白開水或桔子水,1天3次,嗓子痛可減輕以至消失。
107. 綠茶、菊花各6克,胖大海3枚,衝泡後調入少量蜂蜜,緩緩飲汁。
108. 每日取核桃10個,去硬殼,分早晚兩次吃,連吃10日,咽喉炎症便可減輕。
109. 蘿卜薑糖飲:將生蘿卜洗淨,搗爛取汁400毫升與生薑汁50毫升拌勻,然後用白糖50克,水煎後頻頻飲服。
110. 雪梨川貝飲:大雪梨一個,去皮挖心,裝入川貝末3克、冰糖15克,同蒸熟後食用。
111. 鳳衣冬蜜飲:鳳凰衣(即雞蛋膜)6克,天冬12克,蜂蜜1匙,置於碗中,加水適量,隔水燉後飲汁。
112. 橄欖冰糖飲:生橄欖20顆,打碎,用冰糖50克,加適量清水煎熱後,其汁分三次服用。
113. 蘿卜荸薺甘蔗飲:古人稱蘿卜可"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甘蔗能"利咽喉",三品取汁鮮用,清涼甘潤而可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清利咽喉的功效,對咽喉急性炎症療效較好。
114. 絲瓜飲:生絲瓜絞汁,或將絲瓜藤切斷,取自然滴下之水,接一小杯,燉熟後加冰糖頻頻飲用。
115. 橄欖(又名青白果)20克,鮮蘿卜100克,水煎服。主治風火咽喉、腫痛、聲音嘶啞。
116. 橄欖10克,胖大海1個,蜂蜜1匙羹,綠茶10克。先將橄欖煎10分鍾,然後加入胖大海、綠茶、蜂蜜,趁熱飲。主治由肺燥陰虛引起的慢性喉炎。
117. 橄欖15克,玄參10克,甘草5克,煎好,代茶飲。主治咽喉腫痛、聲嘶失音。
118. 紅梨1500克,生薑、蜂蜜、小磨香油、核桃仁各200克。將紅梨、生薑分別用紗布包好榨取紅梨汁和生薑汁。再將核桃去皮留仁搗爛,和香油、蜂蜜一同倒在砂鍋內用麻杆或陳高粱杆為,煎至糊狀,即成香甜可口的蜜梨薑油液。主治慢性咽炎。每日早晚各1羹匙,用籠蒸熱服。一般1個療程可痊愈。
119. 將吳茱萸30克、懷牛膝60克,炒幹,共研粉狀,分成對等的2包待用。取1包加優等瓶醋調成稠糊狀,拌勻用鍋炒熱,趁熱(以個人能承受了為度)用布將炒熱的藥包紮在兩足心。每晚睡前敷,次日起床時取下,晚上睡前依照上法加醋繼續炒熱敷上,連續用藥1周後,休息-2天,於取另一包如前法繼續用1周,可斷根。主治咽炎。
120. 雙花、甘草、寸冬、元參、桔梗、石斛各10克,薄荷、青果各3克。將上述藥摻勻,分成4包,放暖瓶內,用開水沏泡2小時後當茶飲。一晝夜喝1壺,次日再換泡,一般2劑即愈。此方治慢性咽炎。
121. 雙花20克、玄參10克、大海6克、木蝴蝶3克、生甘草10克、桔梗6克。開水泡服代茶飲,1至3劑即愈。主治音啞。
122. 取淨蟬蛻(去頭足)18克,加少許冰糖,以白開水泡之代茶,每日1劑,一般2-3劑即愈。
123. 綠茶、綠梅花、合歡花各3克,胖大海2枚,衝泡飲用。對於肺燥火熱上灼的喉炎音啞症狀尤為適用。
124. 蛇莓50克(鮮品100克)。每日1劑,水煎,早晚各服1次。也可加少量瘦豬肉一同煲湯服下。
125. 茶葉、蜂蜜各適量。將茶葉用紗布袋裝好,入杯中用沸水衝泡,取濃汁。待其稍涼後,加入蜂蜜攪勻。半小時後用此液。
第九章 老年癡呆症
126. 鬆針適量,水煎代茶飲。主治健忘。
127. 大蒜1頭,搗爛;炒芝麻180克,蜂蜜180毫升。與蒜泥混合,置冷暗處1個月以上。每次半茶匙,用90毫升熱水衝服,每日1次,最多不能超過2次。可增進記憶力。
128. 遠誌、石菖蒲各3克,幹蝮蛇肉1克。共研末,濃煎。每日1劑。可有效增進記憶力。
129. 遠誌根(陰幹、切細)11克。用500毫升水煎至350毫升。內服,每日1劑。主治健忘。
130. 芍藥40克,川芎、澤瀉各34克,茯苓、白術各22克,當歸20克。將上藥研成粉,每服10克,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下。本方對單純癡呆型患者療效最佳。
131. 熟地、淮山藥、山萸肉、生地各15克,黨參、黃芪、茯苓、酸棗仁、澤瀉各12克,龍骨(先煎)、龜板(先煎)各18克,五味子、石菖蒲各9克,遠誌6克。水煎分3次服,隔天服1劑,連服15劑。
第十章 扁桃體炎
132. 公英、連翹、夏枯草、板蘭根各10克,前胡、桔梗、黃芩各5克。加水200毫升,煎至90毫升,每次15毫升,每2小時服次。
133. 黃芩、山豆根、僵蠶、蟬蛻、片薑黃、桔梗、蒲黃各10克,元參15克,大黃9克,甘草6克。加水煎2次,濾藥液混勻,每日1劑,2次分服。
第十一章 中風後遺症
134. 製當歸、白附子、僵蠶、全蠍各30克。共研為細末,每次3克,每日3次(飯前),用熱黃酒送服。
第十二章 口瘡、口腔潰瘍
135. 采八九個帶萼的小月季花,搗爛,加一小酒杯蜂蜜調成糊狀,塗口瘡患處,一般3-5次即愈。
136. 生石膏、硼砂各8克,黃連5克,沒藥、青黛、乳香各3克,冰片1克。共研細末,搽患處,二分鍾左右吐出。一日3-4次,3天即愈。
第十三章 高血壓
137. 地龍10克,夏枯草12克,水煎服。
138. 丹皮、草決明各5克,玉米須和芹菜各1把。水煎服。
139. 首烏50克,枸杞子、山萸肉各10克,共研細末,開水衝服。每日3次,每次5克。
140. 參菊血壓貼,敷貼在患者的神闕穴(即臍中),半個多小時以後患者血壓就會明顯下降,頭痛、眩暈、心悸、失眠等高血壓的臨床伴症也隨之消失。
第十四章 牙痛
141. 山豆根、夏枯草各15克,將其分成3等份,每日取其1份放入暖瓶內,倒入開水,悶1小時,當茶飲,1日內喝完,中間可以續水,但不能加藥。連喝3天。治火牙疼。
142. 取花椒10克,蜂房10克,食鹽少許,水適量。放鐵鍋內煮約1小時,冷後漱口,一日8-12次,每次讓藥液在口中存留1-2分鍾。治蟲牙疼。
143. 牙痛時,取一塊酒精棉球塞進耳內,左側痛塞左耳,右側痛塞右耳。藥到痛止。
144. 切1塊薑片,用溫火烤一下,然後咬於患處,1小時可止痛。
145. 取大蒜1瓣,搗爛如泥,塞於齲齒內,不僅可以止痛,還能消炎、殺菌、防腐。
第十五章 神經性耳聾
是耳科常見病、多發病。現代醫學以消除病因,改善內耳微循環為治療原則,采取解毒、脫水、脫敏、血管擴張藥物、神經營養藥物、高壓氧、體外反博等治療措施而取得一定療效。中醫辨證治療本病亦有良效。
瘀阻脈絡型症見持續性、高音調耳鳴、耳聾,多因外傷所致,戎耳聾日久,耳內或有堵塞感,舌暗紅或淡紅,邊有瘀斑或痰點,苔薄白,脈弦。治宜活血通竅。藥用赤芍、石昌蒲各15克,桃仁、當歸、紅花各12克,川芎、柴胡、蔓荊子各10克,甘草6克。
肝膽濕熱型症見卒然耳鳴、耳聾,或鬱怒之後突然加重,頭痛頭暈,口苦咽幹,心煩易怒,或夜寐不安,或有肋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治宜清泄肝膽濕熱。藥用龍膽草、澤瀉、木通、車前草、山梔子、生地各15克,柴胡、當歸尾各10克,鬱金12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放火上擾型症見耳鳴如蟬嗚,時有耳內閉塞感,耳聾多突發,頭暈頭重,胸悶,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薄黃膩,脈弦或滑。治宣化痰清大。藥用竹茹、黃芩、法半夏、雲茯苓、括萎真、石菖蒲各15克,枳實12克,磁石(先煎)30克,陳皮、甘草備6克。
肝腎陰虛型症見耳嗚耳聾由微漸重,頭暈,虛煩失眠,腰酸,顴紅,舌邊紅而幹、苔少或薄白,脈弦細。治宜補益肝腎。藥用丹皮、熟地、山萸肉各12克.雲茯苓、澤瀉、女貞子、旱蓮草各15克,磁石,珍珠母(均先煎)各30克,五味於10克。
腎陽虧虛型症見耳嗚耳聾漸進加重.腰酸肢軟,手足欠溫,小便清長或夜尿頻,麵色蒼白,舌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治宜溫腎壯陽。藥用熟附片、五味子各10克.補骨脂、澤瀉各15克,丹皮、熟地、山萸肉、杜仲各12克,珍珠母(先煎)30克。
脾胃虛弱型症見耳嗚如蟬噪,或如鍾鼓,或如水激,耳聾日久,麵色不華,倦怠乏力.大便易溏.唇舌色談,舌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治宜益氣健脾。藥用黃芩、黨參、雲茯苓、淮山藥各15克,白術、蔓荊子、升麻各10克,葛根30克,甘草6克。
以上方藥每日1劑,用清水500豪升煎至150毫升,頓服。14劑為1療程,可連服2個療程。另用複方丹參注射液12-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
第十六章 腦血栓
146. 黨參15克,白術、雲苓、蒼術、天麻、白芷、木瓜、麥冬、烏藥、僵蠶、膽南星、半夏、牛膝、桂枝各10克。甘草3克,沉香3克,用黃酒送,出汗,忌全口,閉風3天。2付7日內有效。主治腦血栓。
第十七章 動脈硬化
147. 黑木耳適量用溫水泡洗,蔥、蒜洗淨切段。先將蔥、蒜放入油鍋內翻炒,再加入黑木耳,調入食鹽少許,炒熟即可食用。此方宜久服,對防止動脈硬化有效。
第十八章 冠心病
148. 何首烏、草決明、枸杞子各5克,燒一暖瓶開水,代茶飲。
149. 山楂肉200克,桃仁20克,浸蜂蜜400毫升內,一周後每次白開水衝服1匙,日服3次。
150. 小根蒜(大蒜也可)250克,切片浸入米醋內,半月後佐餐食用
第十九章 肝炎
151. 苯海拉明5毫克,葡萄糖酸鈣0.5克,維生素C100毫克。每日3次飯前服,40天為1個療程。此方為微量脫敏療法,主治急、慢性肝炎,服用1-3個療程後,症狀消失,肝功恢複正常。
152. 茵陳4份,野葡萄根4份,板蘭根2份。取各量的三分之一粉碎,餘者水煎2次,過濾濃縮成膏,將粉、膏混勻,製成片,每片0.5克。每日服3次,每次4片。此方主治黃疸型及無黃疸型肝炎。
第二十章 氣管炎
153. 豆腐500克,飴糖60克,生蘿卜汁1酒杯,混合煮沸,1日分2次服用。
154. 苦杏仁、冰糖等量,研碎混勻,每天早晚各服9克,10天為一療程。
155. 雞蛋3個,去殼打散,用麻油50毫升,炒熟後加醋煮,吃蛋喝湯,早、晚各服1次。
156. 芝麻油15毫升,醋50毫升,雞蛋1個。油炒雞蛋,炒熟後加醋燉,吃蛋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
157. 將海帶用清水泡軟、洗淨,切成絲,放在大碗裏,將剛開的水衝入,加蓋半分鍾後倒掉湯。如此3次,海帶既消毒,也熟了,隨後趁熱在海帶上加1湯匙白糖,用筷子拌溶,吃海帶、喝湯,早晚各服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