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陳都督占讖附燕王 王羽士感夢迎聖駕(1 / 3)

第十八章 陳都督占讖附燕王 王羽士感夢迎聖駕

卻說徐輝祖破了火耳灰者,統軍前來,平安、何福、陳暉等眾將接著,言燕王聞禁軍一出,膽已喪失。魏公曰:"不然,彼已深入,利在速戰。我堅壁待之,糧盡必潰。廉頗之拒秦,司馬懿之拒蜀,皆是此意。獨是朝中一班文臣,不諳軍旅,隻道我既請於天子出師,而又不敢交戰,其間便有多少猜疑。況且燕王與我為妻舅親,倘罹讒構,百死莫贖。我惟盡力交鋒,完我臣節,勝負固未可定也。"何福曰:"魏公忠亮,四海鹹知,又為聖主信任,何慮之有?"平安曰:"那白麵書生閑時掉舌,臨難縮頭,是他長技,魏公之見是也。末將無能,敢不為公前驅!"

明辰會戰,魏公親自出馬,怎生結束:儀表堂堂,碧眼神光閃爍;威風凜凜,紫髯氣概飄飄。頭帶嵌石藍赤金帕頭,宛似楊老令公;身穿繡團花絳紅戰袍,儼然郭汾陽王。鮫魚袋插狼牙箭,擬射天狼;熊皮鞘插雁翎刀,誓斬國賊。手中青龍偃月,如千行激電隨身;坐下綠窎騰雲,有萬派旋風滾足。若能專任魏公材,何懼強梁燕孽反。

燕王令驍將李斌迎敵,與魏公交手十餘合,斬於馬下。都指揮韓貴接戰不三合,魏公奮起神威,大喝一聲,揮為兩段。

魏公指麾三軍,卷殺過來,燕兵大敗。高煦率兵來救,與王師且戰且走。天色已晚,魏公斂兵退回。

燕王奔走五十餘裏,安下營寨,會集諸將計議,皆曰懸軍深入,糧餉無多,目今暑雨鬱蒸,不特轉運艱難,而且恐生疾疫,自宜旋師,再圖後舉。燕王曰:"我師一動,後有平安、何福,前有盛庸、吳傑,即欲生還,可得乎?"乃下令曰:"欲旋師者左,不欲旋師者右。"諸將多趨於左。王怒曰:"公等自為之。"朱能拔劍起曰:"當日大王命金忠卜數,言六馬渡江,在大雨之年。今正應此兆,豈可退耶?如有再言旋師者,先斬以徇!"於是諸將複趨於右。燕王大喜,即命秣馬造飯,五更發兵前進。

先鋒朱能距魏公營五裏駐下軍馬,震炮三聲。王師大驚,魏公出營看時,見燕軍大隊俱到,已經列陣。魏公想道:怪不得燕王屢勝,原來是百折不回的。疾忙披掛上馬,出營搦戰。

燕王料將士無他敵手,親自出陣,舉手問道:"魏公別來無恙?"

魏公答道:"有恙就反了!"舞刀直取燕王。燕王挺槍劈麵相迎,這一場好殺,怎見得:一個偃月刀,風馳電掣;一個梨花槍,雪灑霜飛。一個是開國無勳,巍巍公裔;一個是分藩錫祚,奕奕皇嗣。一個恃智勇,要奪江山;一個秉忠良,要保社稷。一個不顧阿妹的夫婿,刀從頂上飛來;一個不念愛妃的哥子,槍在心坎搠到。一個膂力方剛,自昔號燕王善戰;一個武藝精強,盡知道魏公義勇。

兩邊大戰有八十餘合,不分勝負。隻聽得魏公營內,忽爾鳴金,不解何故。魏公大喝道:"且消停,拚個你死我活。"燕王因連日轉戰,也覺倦乏,亦厲聲道:"好漢子,不要幫手,少間再戰!"

魏公回營,見禮部侍郎陳性善、大理寺丞彭與明齎有敕旨。

是召魏公班師的。魏公接了旨,問:"出自上意否?"陳禮部曰:"朝議以淮南現有梅駙馬重兵屯紮,倒是京師單薄,不可無老成良將為之宿衛,是以召公,並命我二人在此參讚軍務。"

魏公撫膺太息曰:"大事去矣!"遂請平、何二將軍,語之以故。

二將大驚曰:"我軍已三日無糧,采蕪而食,魏公一去,恐有瓦解之勢。奈何!"彭寺丞道:"各位將軍,何不公上一表,保留魏公,毋使後悔。"魏公曰:"不可,我昨已料及於此。"遂囑平、何二將盡忠報效朝廷。二將皆泣下曰:"誓以馬革裹屍,不但不敢負聖恩,亦不肯有負明公也。"魏公即於是夕二更班師,命軍士銜枚疾行,天明已走百裏。

燕王正在披掛上馬,營門軍士報道,徐魏公已拔寨矣。燕王心中大疑,料必乘我之後。有諜者報雲,魏公奉旨召還。燕王以手加額道:"天讚我也。"又報譚、李二將軍皆已回來。燕王問截餉何如,李遠對曰:"淮河餉舟,悉已燒完。譚將軍殺散運糧軍士,盡奪其糧餉。不意陳暉、徐真等統三萬兵來,眾寡不敵,又被奪去。"燕王曰:"彼若得餉,就不可破。"即命高煦率兵與平安等搦戰,自督朱榮、劉江等領輕騎八千,星馳而去。陳暉不料燕軍又到,倉皇迎戰。燕王暗發一矢,正中陳暉麵門,翻身落馬。朱榮、劉江奮勇爭先,殺傷萬餘人,王師潰散,糧餉盡被燕人劫去。到得敗兵馳報平安,已赴救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