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8月7日 第八章 國際

1900年威廉·李卜克內西在柏林逝世

李卜克內西(1826--1900)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與馬克思關係密切。是德國工人運動的活動家,德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創始人和領袖。

1938年蘇聯導演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逝世

斯坦尼的表演藝術理論對世界各國的藝術家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著名的"斯坦尼體係。"

在話劇領域,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超越了其他所有的人。作為當時最偉大的演員,他奠定了著名的莫斯科藝術劇院和把契訶夫和高爾基的作品推向世界。當他推出他的演出係統理論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變成20世紀不朽的人物。這使全世界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在此之前,舞台上和銀幕上的每個演出都有它的形式,歸於單一的可視源。

1941年印度詩人泰戈爾逝世

泰戈爾(1861-1941)生於地主家庭。他的創作對印度文學影響很大,詩歌格調清新富有民族氣息,代表作品有詩集《吉檀迦利》、《飛烏》等。

1924年5月,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感情的印度偉大詩人、東方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金獲得者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由北京來到山西省城太原進行友好訪問。在北京期間,他曾由詩人徐誌摩和林徽音陪同遊覽了北京。並到故宮訪問溥儀和莊土敦等人。

5月21日下午,泰戈爾偕英、美學者和隨員四人,由山西外國文言學校衛西琴陪同,前來太原訪問。山西督軍公署交際課英文秘書潘太初和省城30多個群眾團體的代表,在正太路火車站迎接他們。四時許,火車停下來,滿麵蒼髯的泰戈爾,頭戴絳色冠,身著青色袍,精神奕奕地走出車廂,這時車站歡聲雷動。到站歡迎的山西省教育會等團體,有的放鞭炮,有的奏號樂,情景十分熱烈動人。前往歡迎的人,脫帽向他致敬,整個正太車站擠得水泄不通。泰戈爾和歡迎者不斷地握手,熱情地打招呼。他出了車站即乘坐馬車到督軍公署花園外國文言學校休息。5月22日下午,泰戈爾由衛西琴、潘太初陪同在督署內北廳訪晤閻錫山。

閻錫山後多次為幹部講話中都講到這次他和泰戈爾晤敘一事。1942年他在晉西克難坡講話時說,泰戈爾問他:"您說中國是中道文化,我們此行經上海、天津、北京,為什麼概見不到一點中道文化的痕跡呢?"閻錫山告他:"不隻上海、天津、北京找不到,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你們想要找,去鄉村可以找到一點。"泰戈爾答應留下一位英國朋友住半年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據閻說,這個英國人在晉祠住了半年,離開太原時,又曾見他。對閻說:"在民間的交往上,倫理上。與婚喪喜慶上,還能看出中道文化來。"

近閱台北出版的《閻錫山年譜長編》內,也記載了1949年8月27日閻錫山在台灣主持孔子2500年誕辰紀念典禮的講話中,又提到他和泰戈爾麵談事。原話是:"二十餘年前印度詩人泰戈爾到太原,他問我:東方文化是什麼?我說是中。他問我什麼是中?我說,有'種子'的雞蛋的那'種子'即是'中'。此'種子'為不可思議,不能說明的,宇宙間隻有個種子,造化也就是把握的這種'種子'。假定地球上抽去萬物的'種子',地球就成了枯朽;人事中失了中,人類就陷於悲慘。泰戈爾又說,我從上海到天津、北京,沒有看見中國文化是什麼。我說,你到太原也看不見,你到鄉間或者能看見。這樣,泰戈爾先生就指定一位研究農村的科長英國人在鄉下考察六個月,臨行時,他說,中國的文化確在鄉下,由人民生活的常態中略得端倪。"閻的這段話,簡略地敘述了泰戈爾和他談話的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