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7月10日 第八章 國際

1583年弗朗西斯·思羅克莫頓被處死

1583由於陰謀挑動西班牙入侵英格蘭而被捕的弗朗西斯·思羅克莫頓,以叛國罪被處死。

1584年奧蘭治·威廉遇刺身亡

1584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政治家奧蘭治·威廉在熱拉爾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派遣的間諜刺殺身亡。威廉親王(1533-1584)主張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動,支持並領導人民反對封建統治。

尼德蘭位於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原屬神聖羅馬帝國,1556年歸屬西班牙。西班牙隨即對尼德蘭進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殘酷迫害新教徒。激起了當地溫和貴族和人民的強烈不滿,的反抗鬥爭不斷發生。

1566年尼德蘭各地爆發了反對天主教的聖像破壞運動,很快就發展為一場要求宗教自由、廢除修道院特權的起義。西班牙當局答應起義者的條件,用懷柔政策平息起義,1567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任命阿爾法為總督,派軍隊進駐尼德蘭,設立特別法庭,血腥鎮壓起義者和異教徒。起義者逃入森林組織遊擊隊繼續鬥爭。

1567年尼德蘭溫和派貴族領袖威廉,流亡到德意誌招募軍隊試圖推翻西班牙統治,但未能獲勝而耗盡財力,遂解散了雇傭軍。1569年,西班牙當局征收"什一稅"瘋狂斂財,尼德蘭經濟凋敝,人民大量破產失業。1572年"海上乞丐"遊擊隊在澤蘭省布裏爾登陸,奪取荷蘭和澤蘭兩省,推舉威廉成為執政。1572年阿爾法派兵鎮壓,當地人民奮勇抵抗,戰致1576年西班牙軍在荷蘭來頓城被擊敗。

在北方革命勝利鼓舞下,1576年布魯塞爾爆發起義,起義軍攻占了西班牙殖民統治機構。同年11月南北雙方簽定旨在驅逐西班牙人實現南北統一的「根特協定」,但因雙方分歧,1579年南方宣布承認西班牙統治,同年北方單獨成立了"烏得勒支同盟"。1581年北方7省成立聯省共和國,又稱荷蘭共和國。1609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三世被迫於共和國簽定「12年停戰協定」,承認荷蘭獨立。

尼德蘭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後來歐洲風起雲湧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提供了榜樣。16世紀火槍取得了重要的發展,西班牙人發展出了帶有槍管支架的大型滑膛槍,使火槍在威力和射程上超過了弓弩,同時出現了使用鋼輪槍機擊打燧石發火的火輪槍,使火槍擺脫了火繩的束縛,可以由騎兵在馬上射擊,裝備火輪手槍和馬刀的新式騎兵逐漸取代了中世紀的騎士。

1592年"閑山島大捷"

1592朝鮮民族英雄李舜臣在安骨浦與日本後續艦隊兩次接戰,擊沉日船42艘,於13日返回左水營,史稱"閑山島大捷"。

1592年,日軍侵入朝鮮後,陸軍長驅直入,而海軍卻在玉浦、永登浦、赤珍浦等地遭到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的襲擊,補給物資損失無數。為了及時補充陸軍給養,日本海軍將領九鬼嘉隆派出三路艦隊侵朝,同李舜臣艦隊在閑山島前展開決戰。閑山島水深,利於朝軍的龜船行動,一開始朝軍就利用小規模攻勢誘使日軍進入包圍圈中,待日軍全部進入後,隱藏在閑山島北的主力立刻擺開了鶴翼陣,同時從正麵和側麵擊潰了日軍。此戰共擊破日軍59艘戰艦、殺死數千人,史稱閑山島大捷。此後不久,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滅了敵殘餘部隊。

194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終結

1940在法國投降德國後,法國會通過了修正憲法,取消其本身的存在,實行極權獨裁製,宣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終結。兩天後,法國總統雷諾"退休",貝當登上法元首寶座。

1940年不列顛空戰開始

1940不列顛空戰開始,德國企圖摧毀英國空軍;戰鬥最劇烈時,德國大舉空襲倫敦及其他城市。

1940年7月,歐洲戰場上隻剩下英國還在孤軍奮戰,英國當時的處境是極其險惡的,陸軍在剛結束的法蘭西戰役中損失慘重,雖經敦刻爾克大撤退,奇跡般地將三十餘萬部隊撤回英倫三島,但所有重裝備和車輛丟棄殆盡,英國本土隻剩下780門火炮、160門反坦克炮和200輛坦克!空軍也在戰役中受到了很大削弱,損失了約1000架飛機,犧牲了435名富有經驗的飛行員;海軍的情況相對好一些,但正麵臨抗擊德軍潛艇部隊瘋狂的海上破交,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德國的情況則剛好相反,剛占領了法國、比利時、荷蘭等西歐諸國,達到了軍事勝利的頂峰!陸軍由於坦克和車輛的大量繳獲,部隊戰鬥力和機動力大為提高,士氣異常高漲;空軍規模急劇擴大,而且陸續進駐沿海機場,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隻有德國海軍實力最弱,根本無法與強大的英國海軍相比,也根本沒有力量保護登陸部隊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安全。因此德軍最高統帥部初步設想先以空軍發起空戰戰役,消滅英國空軍,奪取戰役製空權,再以空軍掩護海軍奪取製海權,最後實施登陸。然而這隻是紙麵上的幻想,德國空軍雖然擁有3700架作戰飛機,但德國空軍曆來是以配合地麵部隊提供直接空中火力支援為主要作戰使命,裝備的飛機中轟炸機絕大部分是俯衝轟炸機,能夠用以戰略轟炸的重型遠程轟炸機數量少,航程短,載彈量小,難以承擔起戰略轟炸的重任,所以采取戰略轟炸來奪取戰役製空權對於德國空軍而言,是超出其實際能力的。而好大喜功的空軍總司令戈林元帥還準備空降占領一個機場,再以運輸機穿梭運送5個陸軍精銳師,一舉攻占倫敦,迫使英國投降。實際上,對於英國本土作戰,德軍統帥部不象西歐作戰,早就有周詳的作戰計劃,直到此時還沒有一個統一的作戰方案。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一直對英國抱有幻想,認為英國在如此嚴峻的局麵下,一定會與德國媾和,而且他認為打敗英國後,英國的殖民地將落入美國、日本和蘇聯之手,對於德國毫無益處,因此他在1940年5月至7月,始終沒有敦促德軍總參謀部製定進攻英國的作戰計劃,而是致力於對英國的誘降,在6、7月間多次通過廣播和報紙,一再提出"和平建議";並通過梵帝岡教皇和瑞典國王與英國接觸,提出以瓜分法國、荷蘭的殖民地優越條件試探媾和的可能性,還派出密使與在西班牙的前英國國王,因堅持與一位離過婚的美國女子結婚而遜位的溫莎公爵接洽,準備扶持這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前國王重登王位,建立一個親德的政府,迅速達成停戰協議,然後可以集中全力準備對蘇聯的作戰。

然而,英國的強硬態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5月10日接替以製造慕尼黑陰謀而聞名的綏靖主義者張伯倫出任首相的丘吉爾,曆來就是堅定的主戰派人士,他在就職儀式上發表的演講中明確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賦予我們的所有力量,在陸地、海洋和天空,向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的黑暗罪惡勢力戰鬥!"廣大英國人民也清醒認識了納粹德國的殘暴和征服世界的野心,徹底拋棄了綏靖主義,全力支持政府將對德國的戰爭進行到底!7月16日,英國BBC廣播公司著名的播音員德爾默,在希特勒發表謀和建議演講之後僅一小時,沒有請示上級,就代表全體英國人民在廣播中答複:"元首先生,我們把媾和建議塞進你的那張臭嘴裏!"

當德國所有的誘降企圖全部破產後,希特勒才定下了進攻英國的決心,於7月16日下達了代號"海獅行動"的對英作戰第十六號指令。德軍統帥部根據這一指令,擬定了作戰計劃,準備投入由A集團軍群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的2個集團軍25個至40個師,在空軍掩護下,強渡英吉利海峽,在多佛爾和樸次茅斯之間地區登陸,然後向西、向北攻擊前進,直取倫敦。規定於8月中旬完成戰役準備,但由於德軍在船隻、後勤等方麵的很多無法克服的困難,不得不一再推遲。陸、海軍都叫苦連天,要求空軍先消滅英國空軍後,再發動登陸。現實情況也決定了奪取製空權是戰役勝利的關鍵,空軍總司令戈林躊躇滿誌,認為僅憑空軍的猛烈轟炸就可迫使英國投降,就這樣,"海獅行動"逐漸演變成了以大規模空中戰役為先導的作戰,德軍發動空中戰役的企圖是奪取製空權,掃除登陸作戰的障礙;並盡最大努力破壞英國的軍事經濟潛力,迫使英國投降。

早在1940年5月,英國就已預見到德國空軍會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所以5月19日,英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了在法國退出戰爭的情況下的防禦報告,要求切實加強各項防禦措施,尤其是防空措施,該報告於5月27日獲得戰時內閣的批準。並立即開始了必要準備:首先戰時內閣組建了飛機製造部,由比弗?布魯克任部長,大力加強飛機製造,使飛機月產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8月份的1600架,其中戰鬥機為470架;其次在全國範圍裏統一調整部署防空力量,重點加強倫敦地區的防空;再次空軍部成立作戰訓練部隊,建立了多個訓練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這樣每月可以有200名新飛行員補充部隊,還動員英聯邦成員國代為培訓空勤人員,以組建新的作戰部隊。

不列顛空戰前夕,英國空軍部成立了防空指揮部,司令是愛德華?比爾上將,統一指揮全國所有的戰鬥機、高射炮、雷達和觀通警報部隊。戰鬥機部隊共計56個中隊,戰鬥機980架,其中性能優秀的"颶風"和"噴火"戰鬥機688架;高射炮部隊共計7個師,高射炮4000餘門,但其中大口徑高射炮不足2000門,而且由於大口徑高射炮月產量僅40門,短時期裏數量難以增加,因此英軍調整了部署,將約700門大口徑高射炮配置在飛機製造廠;防空攔阻氣球5個大隊,攔阻氣球1500餘個,這些攔阻氣球都係在汽車上,可以迅速轉移;探照燈2700具。最重要的是英軍還有當時鮮為人知的雷達部隊,英國是最早將雷達投入實戰的國家,至1940年7月全國共建成雷達站51座,其中東南沿海地區有38座,約占總數的75%,形成了嚴密的雷達警戒體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中高空防空雷達係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4500米以下的飛機,第二層是低空防空雷達係統,能有效發現飛行高度在750米以下的飛機。這樣英軍就能通過雷達測出德軍飛機來襲的大致方位和時間,指揮己方戰鬥機在有利方位和時間迎擊。而在雷達使用之前,通常都是派出戰鬥機在空中巡邏,由戰鬥機發現來襲敵機,使用雷達後,英軍戰鬥機的每次起飛,都是有目的的迎戰,極大減少了飛機、燃料和人員體力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飛機數量不足的缺陷。因此雷達無疑是英軍取得勝利的最重要的王牌!此外,英國還有一支人數達50萬的國民自衛軍,他們在沿海地區設置了無數防空監視哨,使用雙筒望遠鏡和簡易的方位測向儀,擔負對空監視、警戒、救護等任務,是英軍正規部隊不可或缺的輔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