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2月13日 第八章 國際
盟軍飛機開始轟炸德國的德累斯頓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5年2月13日,盟軍飛機開始轟炸德國的德累斯頓城。第一次空襲有400多架飛機參加。在以後的四個星期裏,有4000架次飛機參加了轟炸活動。經過這幾次轟炸,德累斯頓這座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被毀壞,許多人在轟炸中死亡。
1915年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出生
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於1915年2月13日出生在緬甸。曾任緬甸德欽黨總書記,參加過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並起義參加抗日武裝鬥爭。他從事過反英獨立活動。1947年任緬甸臨時政府總理,同年7月19日昂山被暗殺。
1974年著名作家索爾仁尼琴驅逐出蘇聯
1974年2月1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布命令,將著名作家索爾仁尼琴驅逐出蘇聯。索爾仁尼琴發表過同蘇聯當局觀點相對立的作品,並且獲得過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他現在居住在美國。
1983年以色列內閣接受國防部長沙龍的辭職
以色列工黨主席、國防部長本·埃利澤30日向總理沙龍遞交了辭呈。此舉表明執政兩年的沙龍聯合政府已解體,以色列政局麵臨重組甚至提前舉行大選的局麵。
據以色列電台報道,在遞交辭呈前,以工黨主席、國防部長本-埃利澤和沙龍就政府2003年預算草案問題進行了三個小時的長談,但談判陷入僵局,雙方還發生了爭吵,本-埃利澤當即表示辭職。稍後,工黨成員、以色列外交部長佩雷斯宣布,所有工黨成員都將退出沙龍政府。
沙龍指責工黨因預算草案辭職完全是出於"政治原因",是黨內競爭的需要,而本-埃利澤則指責利庫德集團大量資助猶太定居點,漠視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
以色列預算草案之爭主要集中在對猶太定居點的撥款問題上。根據沙龍為首的右翼利庫德集團提出的預算草案,以明年將撥款1.47億美元用於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猶太定居點建設。此舉遭到工黨的強烈反對,工黨堅持要求將這筆款項轉而用於扶助社會弱勢群體。對於工黨的要求,沙龍拒絕作出讓步,並稱如果工黨議員對政府預算草案投反對票,他將把工黨成員清除出聯合政府。
由於利庫德集團和工黨在議會都不擁有過半數議席,工黨退出政府後,沙龍將不得不尋求與極右翼政黨合作組成少數派政府,或者宣布舉行新的大選。
1883年瓦格納逝世
19世紀後期德國主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戲劇家瓦格納,在1883年2月13日逝世。他徹底改革了作曲的技術,對西洋音樂作為一種藝術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瓦格納畢生致力於歌劇的改革和創新,他的舞台作品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1929年英國生物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亞曆山大·弗萊明是英國的細菌學家。1928年,47歲的弗萊明在英國聖瑪麗學院擔任細菌學講師。由於葡萄球菌是一種分布廣、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病原菌,如傷口化膿就是它在作怪,因此,弗萊明當時還兼作這種病菌的研究工作。
弗萊明在幾十個細菌培養皿中接種上葡萄球菌,進行人工培養,待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後,再通過實驗觀察各種藥劑對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從中尋找殺滅葡萄球菌最理想的藥物。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一次又一次地培養、試驗,但卻未收到滿意的結果。
1928年秋天的一個早晨,弗萊明像平常一樣準時來到實驗室。他偶然發現,有一隻細菌培養皿中的培養基發黴了,長出一團青綠色的黴花。細心的弗萊明將這隻培養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奇跡出現了:在黴花的四周葡萄球菌死光了。
弗萊明和助手一起小心翼翼地培養繁殖這種黴菌,再把培養液加以過慮,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幾個小時後,葡萄球菌果然死光了。
後來,弗萊明又把黴菌培養濾液加10倍甚至100倍水稀釋,殺菌效果仍然很好。接著他又著手在動物身上做試驗,充分證明它不僅殺菌能力強而且無毒性。
弗萊明把青黴菌分泌出來的有強大殺菌能力的物質,叫做"青黴素"。但是由於青黴素性質不穩定,無法將液體培養基中的青黴素提取出來,因而無法在臨床實踐中運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促使人們去關心以往各種有關抗菌藥物。1938年,英國牛津大學病理學家弗洛裏和德國生物化學家錢恩從期刊資料中找到了有關青黴素的文獻。1939年他們得到了英國和美國的關組織和基金會的支持。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弗洛裏和錢恩終於提純了青黴素的結晶。
1940年,青黴素時入臨床試驗階段,經過對五位受試者的臨床觀察證明青黴素具的較好的效果。1943年青黴素藥物完成了商業化生產並且正式進入臨床治療。青黴素對猩紅熱、梅毒、白喉、腦膜炎、淋病等疾病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黴素類的抗生素已有數十種之多,並且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1169年俄國作家克雷洛夫誕生
克雷洛夫(ИванАндреевичКрылов,1769?1844年)是俄國著名現實主義寓言作家。他的寓言反映了生活的真實和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特性,形象鮮明,內容生動,情節緊湊,語言精練,富有表現力。克雷洛夫的寓言自發表以後,其中的不少詩句,甚至某些寓言的題目都流傳成了諺語或成語,對俄國文學和俄語的發展貢獻很大。本篇就介紹一下作者所能收集到的15條源自克雷洛夫寓言的諺語或成語,與大家共同學習。
1、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
這句話直譯為"而瓦西卡卻一邊聽,一邊吃",出自克雷洛夫1812年發表的寓言《貓和廚師》(《КотиПовар》。寓言講的是一隻叫瓦西卡(Васька)的貓,趁廚師不在的時候偷吃雞肉。廚師發現後,叨叨不休地訓誡貓行為不端,而瓦西卡卻一邊聽,一邊仍然大吃雞肉,毫不理會。這是一篇充滿愛國熱情的寓言,借諷刺廚師隻說空話而不采取具體行為,而貓又根本不理睬,繼續把雞肉吃得精光,用以影射當時沙皇政府對拿破侖的侵略很久不采取任何行動。這篇寓言一經問世,在俄羅斯便家喻戶曉,其中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這句話逐漸成為流行的諺語,常用以指某人對別人的勸戒置若罔聞,你說你的,他還幹他的,相當於漢語的"充耳不聞"、"我行我素"、"無動於衷"、"言者諄諄,聽者藐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