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國際(1 / 1)

第四卷 2月29日 第八章 國際

1896年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殖民者

1896年2月29日,意向埃塞俄比亞腹地推進抵阿杜瓦城下,埃塞俄比亞奮起反擊。

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東部,從19世紀中期以後,才逐漸由許多封建公國形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1887年1月,意大利派遣遠征軍企圖征服該國,結果失敗。1889年初,埃塞俄比亞國內發生帝位之爭,意大利借這個機會,支持一方,並在這一方登上王位後,馬上簽訂了《烏西利亞條約》。這一條約規定了許多地區歸屬意大利。但是意大利意猶未盡,還要把條約的解釋權抓在自己手裏,片麵宣布埃國應受意大利的保護。埃國當即提出抗議、異於1893年公開聲明,該條約於1894年滿期後,它將不再履行條約中的一切義務。戰爭已成為不可避免的了,埃國為此作好了一切準備。

這次戰爭,勝利屬於埃塞俄比亞。意大利在慘敗中不得不在1896年10月東亞的斯亞貝巴和埃國簽訂和約。根據這一條約,意大利無條件承認埃國獨立,並放棄《烏西利亞條約》,埃塞俄比亞的這一事件,對當時幾乎是全部淪為殖民地的非洲各國來說,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1848年《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用德文出版

這個宣言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托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綱領。《共產黨宣言》是世界無產階級政黨第一個綱領性的文件,它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剛發表,就迎來了歐洲1848年的革命風暴。1848年至1850年間,《宣言》曾多次翻印,再版,並被譯成了很多西歐國家的文字。《宣言》的英譯文在1850年發表在憲章派領導人喬·哈尼出版的《紅色共產黨人》雜誌上。在這一版上才首次標明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產黨宣言》的作者。《共產黨宣言》出世後,經過72年,1920年,由陳望道從日文譯本譯成中文出版。

1996年秘魯發生曆史上最重大的空難死亡123人

1996年2月29日,秘魯發生曆史上最重大的空難,一架波音737在安的斯山墜毀,機上117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遇難。飛機屬於福塞特航空公司,執行從利馬到阿雷基帕市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