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靈魂中一隻溫暖的貓(3 / 3)

周國平曾說:“青春期的閱讀有一種戀愛的感覺。它是純潔的、癡迷的,閱讀的過程充滿著奇遇。”

回想自己的青蔥歲月,連解決溫飽都成問題,哪有什麼書看呢?

年少時,接觸過的書就是學校閱覽室僅有的小人書。閱覽室不是隨便能進去的,隻有課外活動是閱讀課的班級才能進,記得那時候最惦記著的就是我們班的閱讀課。

走進閱覽室,我兩眼放光,不知道自己從哪一本書下手,就在癡癡地傻盯著那些小人書的時候,同學們已把書架上的書一掃而光。老師遞給我幾本大家搶掉地上的書,我迫不及待拿在手中,生怕再被同學搶走。我看著看著就忘了周圍的一切,下課後同學們什麼時候離開的我都不知道,最後是被老師趕出了閱覽室。

有趣的是記得有一次,電影隊來放映《地雷戰》我沒看上。?當我在閱覽室看到《地雷戰》的小人書時,激動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那感覺簡直比每天早晨母親分到手的饅頭還親切。一節閱讀課沒有讀完,下課後偷偷塞到袖筒裏帶出了閱覽室,接著在數學課上偷看,我完全被書裏的情節征服,老師講什麼都不知道。當看到雷主任他們造的各種雷把鬼子連炸帶嚇,渡邊長官氣急敗壞的樣子,我忍不住大笑起來,還一拳砸在桌子上。當我抬起頭時,老師和同學們的目光都在我身上,我半天還沒有回過神來,當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在人生最曼妙的青春期,那些小人書已經滿足不了我了。但生活在那個年代的窮鄉僻壤,很難找到一本好書看。隻要拿到一本小說,我就愛不釋手。學校不敢看,怕別人看到拿走,更怕被老師沒收。隻有在夜裏點上煤油燈看。那時候有個強烈的願望就是等自己將來有錢了,開個書店,把世界上所有的書都讀完。

等工作了,成家後,因為工作的壓力、生活上的繁忙、身體的疲勞,根本不能靜下心來看書。偶爾有時間閱讀,都是為了實用,讀一些專業性的書,就再沒有純粹去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了。

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也該退休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多起來了,進入書店的時間也自然多了起來。每每走進書店,看到自己喜歡的書,或看到自己喜歡的作家的書,那種激動、那種快樂,還真就像戀愛一般。沒有了功利的閱讀真的好純潔,讀著讀著,感覺眼前的一切充滿無限魅力,好像又找回了戀愛的感覺,好像和整個世界談戀愛,和整個人生談戀愛。

載於《經典閱讀》

回想起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書無疑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你時候是喜歡書的,可是後來,我們似乎就不那麼較真了,不愛學習了。

優雅的等待 文|葉落

一個人單身久了,你可以滿心期待著另外一個人來分享你的生活;也可以就這樣品味人生中一段獨特旅程:自由 自在 自省 自愛——佚名

作為一名資深的光棍,在逝去的二十五年中,似乎沒有空缺過。回首那些時光,即使總以單身偉大自居,卻未免失落空蕩。如今,它又蹣跚而來,內心自覺地如此安穩與釋然。不為這節日安慰自我的狂喜,亦不因獨身一人的寂寞而悲傷。因為,我知道該來的時候它會不期而至,沒有影跡之時唯獨優雅的等待。

安然是我見過最幹淨的男生。他沒有抽煙、喝酒、玩遊戲的習慣,襯衫幹淨規整,寸板頭清潔黑亮,待人溫爾爾雅,飲食規律,生活健康。他雖然在金融公司收入豐厚,但依舊用老式手機,不聊微信、陌陌,空閑的時間看書、學習。

隻是,他找對象時不知見了多少個,卻仍然單身。身邊的人都說他挑剔,我也調侃他是不是有同性戀的趨向。他總是以笑對我:“再等等。”兩年之後,再見他時已為人夫。那女子不算漂亮,但卻知書達理,氣質溢於言止。

我想,安然這樣幹淨的讓人敬佩的男子,環肥燕瘦,會有多少女子傾慕,而他沒有選擇最美貌,也沒有選擇最富貴的女子。而安然選擇一個他愛的適合他的女子。

無論外界怎麼評判,無論身邊發生什麼,他依然在那裏不緊不慢,如他名字一樣安然的生活、工作,不為世俗妥協,不畏光陰洗禮,做最好的自己。相信命運的安排,優雅的等待。在愛情來臨時,不慌張不匆忙,不擔心也不放棄,握緊屬於自己的所有,坦然接受到來的一切。

快餐時代,閃婚閃離,一切如風即逝。茫茫人海,我們用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與她的一次擦肩而過,是幸運,是投緣。安然,等到了一份幸福,把握了一份緣分。他是聰明的,更是幸福的。

愛情到來的時候,如熱烈的夏日,灼情的燃燒,讓我們不顧一切的擁抱;愛情離開的那刻,如秋葉般靜美,孤獨的飄零,讓我們守望她遠去的身影。

愛情是煙雨巷子中的邂逅,隻因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裏遇到了合適的人,一起經風曆雨,一起並肩而行。故意的強求,隻會在泥濘的路上濺起點點的土跡。

愛情是深秋楓葉恰好飄零在肩上,隻因你懂她的方向,她懂你的寂寞。所以在這個季節,她火紅的顏色映紅了那天晚霞。故意的摘落,隻是留在地上的一對廢葉。

愛情是經曆長途跋涉兩道鐵軌的彙合,隻因命運的牽線、緣分的垂憐,相遇無期,卻總有同行相伴之時。故意的彙合,隻是一場姻緣橫禍。

一個人的時候,珍惜當下的懶散與自由。舒暢的呼吸,用力擁抱每一天。在安靜的午後,手持一本泛黃的書籍,品味故事裏的跌宕起伏;於蒙蒙細雨中,漫步在青灰色的石板上,思考人生的酸甜苦辣;至夜幕窗下,遙望漫天的星光,感歎蒼穹的深邃無垠。

鐵凝五十歲結婚。當冰心拉著鐵凝的手問她:“你有男朋友嗎?”鐵凝不好意思的說:“還沒有,正在找呢。”冰心拍拍她的手,說了一句很富於禪意的話:“你不要去找,你要等。”

人生寂寞難捱,光蔭如流似箭。落葉繽紛的季節,思念如潮水湧來。時光這般美好,我們都不願意一個人老去,但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從遠方走來,就像我們向她一樣風塵仆仆地趕去,而這美好的相遇總會在某一天到來。而多少人又因為厭煩了等待,或自暴自棄恣睢生活,或委曲求全結婚生子,枉費了一世好姻緣。

光棍節,隻不過是一個符號。盼望著脫單,盼望著她/他早點到來,我們安穩的工作、生活,隻為守候一個人。光棍節,轟轟烈烈地來,就像要吞噬每一個單身青年的心一樣氣勢洶洶。光棍節,更像一場耀武揚威的挑釁,為什麼我們還光棍?

而單身的我們,隻不過要做最好的自己,提升自己的修養。幹淨的生活,心懷善良,愛情的花苞終將穿透歲月風塵、紛擾的人群朝你含笑綻放。等待著相遇的一刻,定會有人陪你看花開花落,賞雲卷雲舒。走過單身的時光與她/他相伴,你會覺得連期望與等待都是你們幸福的組成部分。

載於《現代青年》

單身的時候沒有愛情,一個人站在人群中,沒有感覺。當有一對情侶從身邊走過時,情不自禁的蹩了對方一眼,回家的時候靜靜的想,那滋味是不是非常的美好,想著想著,心中甜蜜的睡不著,隻是外表掩藏著羞澀,內心明顯著可以強烈的聽到心的跳動。

靈魂中一隻溫暖的貓 文|清翔

隻要厄運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鄭秀芳

那段時間,對他來說,是一個孤寂寒冷、悄無聲息的日子。考上早稻田大學後,酷愛讀小說的他為能靜心閱讀,租了一間十分簡陋破舊但很安靜的房子,做他的專門閱讀室。每天,除了學校的圖書館,就是出租屋,盡管十分清苦,但也讓他閱讀了大量的小說名著,汲取了廣博的文學營養。

也許是上蒼怕他過於寂寞,或許擔心在孤寂冷肅中他的那顆心對世間的溫暖感受不再那麼敏銳,於是派了一個小精靈來陪伴著他,讓他的情感繼續有著美麗的靈魂及充滿生機。

那天晚上,他在出租屋附近散步,忽然有一個暖暖的聲音傳來:“喵喵……”原來是一隻貓,不管他是急走還是慢走,那聲音總會跟著他,一直跟到了他的小屋。

是一隻褐色虎紋貓,充滿靈氣卻有些淒惶,聲音甜潤中有幾分粘滯。他本來是不想有任何生靈來打擾他的,但他認為這隻小貓可憐,也就收留了它。而就是這隻貓,給他帶來許多樂趣。不,是讓他心靈中有幾分暖氣在嫋嫋娜娜升騰著。他給這隻貓取了“彼得”的名字。

那時的日本經濟非常窘迫,一心沉醉於讀小說,精神上算是饕餮了,可物質上常常是一日三餐難以為繼。按說,彼得來了後,饑腸轆轆應該是常態了,可事情反倒有了轉機。

原來,在他們班上,有些女同學條件不錯,以前他曾向她們求助,女孩們不是不理他,就是說“活該,你這是自作自受”。自從有了彼得後,女同學因為他富有愛心,主動借錢給他,讓他和彼得不再在饑餓難熬中度日。甚至有女同學從家中直接帶了秋刀魚或大蝦送給他,這時,他和彼得就能打打牙祭了——熱氣騰騰的秋刀魚湯或大蝦湯,可以讓他們口頰留香好些天。

冬天一到,房子四處漏風,他連一隻暖爐也買不起。到了夜晚,屋外一片漆黑,寒風在窗外淒厲地叫著。幸虧有彼得,他能緊緊地摟著彼得,而彼得的那種暖,直熱乎到他的心頭。是的,他就是日本的村上春樹。

彼得讓村上春樹領悟到:世界原本是愛的世界,隻要付出一點點愛,就能讓自己得到許多溫暖。從那時起,受到啟發的他將自己文學創作的目標定為“寫出讓人感到溫暖的小說”。

很快,因為彼得他就收獲到了溫暖美好的愛情。雖說村上春樹那時還沒有寫出一篇有分量的小說,但他那“寫出體溫一樣的小說”的目標一旦樹立,也就輻射出灼人的熱量,這樣的熱量就吸引住了一個名叫高橋陽子的女同學。她從給村上春樹和彼得送秋刀魚、大蝦,到被他強磁石一般的力量吸引著她走進他的小屋。

陽子第一次走進村上春樹的出租屋時,一下子就被驚呆了:房間裏整整齊齊擺滿了書:各種英文書籍、字典,還有厚厚的筆記。雖說已是初冬,村上春樹站在她的身邊,卻穿著單薄的外套,一雙手凍得通紅;陽子還看到他的飯碗中隻有一些極其粗糙的食物。村上春樹毫不隱瞞地說,就是這樣的食物也常常斷缺。

陽子的心靈被他在逆境中奮發的行為徹底震撼了。從那以後,她總會去默默地照顧他的生活。在同甘共苦的日子裏,他們深深相愛了,愛情的強大力量讓村上春樹看到了人生的光明前景與生活的樂趣。在他二十二歲那年,他們幸福地結合了。

結婚後最初一段日子,善良開明的陽子的父親讓他們小倆口住在開被褥店的家中,讓他們不至於為每天的一日三餐發愁。後來,小夫妻倆開了一間酒吧,為了感謝為他們帶來幸福愛情的貓,村上春樹給酒吧取名“彼得貓”。

其實,彼得讓他有了創作的方向,讓他有了文學創作的靈魂,而貓也成了他小說的支撐。每天下午,他都會有意無意在酒吧家聽顧客講故事。夜裏,他會為自己倒上一杯啤酒,彼得則暖乎乎地睡在他的腳邊,這樣他的腳就像捂著一個暖爐,在這種溫暖中他開始寫作。

就這樣,村上春樹寫出了第一篇小說《且聽風吟》, 因為讀者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溫暖,這篇小說讓他獲得了群像新人文學大獎。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他先後發表了《1973年的彈子球》《奇鳥行狀錄》《尋羊冒險記》等,小說中描寫了大齡貓沙丁魚、走失的青箭貓,以及那些沒有名字的貓。而這些貓或多或少有著彼得的影子。

彼得總在激發著他的創作靈感。一次,他去歐洲采風,隻好把彼得寄養在一家出版社的一個編輯家裏。到了歐洲,他白天旅行采風,晚上寫作。但他總會想起在家寫作時,貓咪溫暖地偎依在他腳邊的情景,而這種刻骨銘心的思念更是讓他文思泉湧。

從旅行地回到日本後,作為對這位編輯照料彼得的答謝,村上春樹把在其間寫的小說給了他,而這部書就是著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該小說的出版讓村上春樹大獲成功,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不可撼動的地位。

然而,他的這一切榮譽,彼得並不要與他分享絲毫。一天下午,陽光燦爛,村上春樹散步回來,他發現彼得蹲在地板上,一雙水晶般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放射著特別美麗的光芒,可它四肢已經冰冷——彼得或許認為該履行的職責已履行完,應聽從上帝的召喚回到天庭去了。而它那眼睛中迸射出的漂亮的光澤似乎在告訴人們:隻要作品中有溫暖,就能被人接受和喜愛,並永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此後,村上春樹又養了一隻暹羅貓,小說《奇鳥形狀錄》就是為它所寫。除了暹羅貓,特別愛貓的他又養了許多貓。在一篇文章中,村上春樹說:“人和貓的故事,在每一個有愛的角落裏傳播,像春陽的芬芳,夏陽的熱烈,秋陽的靜美,冬陽的柔暖。如果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貓不見了,我的整顆心都會是空落落的。養貓與讀書對我而言,就像我的兩隻手,相輔相成,編織出多彩的生活。”

人們說,“一隻貓有九條命”,一個人若能從貓中領略到人世間的溫暖,你的人生也能像貓一樣,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也就能呈現出多彩的美麗人生。

載於《當代青年》

每個人心中都該有這樣一隻貓,它是打不死的小強,更是自己的信念和希望,是堅持下去的全部意義。

八風吹亦動文|俊彥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製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約翰.米爾頓

佛家有句術語叫“八風不動”。所謂的“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逆共八件事。佛家教導說,應當修養到遇八風中的任何一風時情緒都不為所動,這就是八風不動。不論麵對得到還是失去,歡喜還是憂傷,讚譽還是詆毀,都能做到氣定神閑、不為所動,這樣的人該有多麼聖明、睿智,甚至幾近不食人間煙火。也難怪,會有那麼多的凡夫俗子會對此心生向往。

說到此,不得不說起蘇東坡的一件小事來。蘇東坡一日興起,做了一首讚佛的小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首詩意境很高,蘇東坡自覺甚是滿意。於是抄好,讓傭人渡江到對岸的歸宗寺,給好友佛印禪師看。傭人歸來,蘇東坡滿心歡喜地等待著佛印的大加稱讚,沒想到看到的卻隻有佛印在詩文下麵寫的兩個字:放屁。蘇東坡自然勃然大怒,馬上雇船過江,要找佛印理論一番。他直奔佛印的方丈室而去,卻見緊閉的門扉上貼了張字條: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蘇東坡見此,恍然大悟,自知定力不足,頓時羞愧難當。

相信很多看過這個故事的人會情不自禁地對佛印豎起大拇指,說不定還會暗暗嘲笑蘇東坡。我倒覺得這裏的“羞愧難當”是後人揣測硬加上去的,依蘇東坡灑脫的性格,頂多搖頭一笑,笑自己的天真和孩子氣。說實話,我也笑了,帶著欣賞和會心的笑——在他身上何嚐沒有我們的影子呢!熬了幾晚時間才做出的自認為完美的文案,卻換來了領導的全盤否定;費盡心思為好友準備了一份驚喜,好友卻不屑一顧;努力地表現自己然後獻寶似地給父母看,反而得到了父母不理解的責備……僅僅是這些小委屈、小失落就足以讓我們奮起反擊了,這時還哪管什麼“八風吹來動不動”,先據理力爭一番再說。如果對方不在眼前,效仿東坡同學“雇船過江”也是有可能的。

什麼?怪不得我們不是聖人呢?誰說我們要做聖人了,且不說古往今來,真正能做到八風吹不動的所謂聖人有幾個,單就是那種端著的姿態就足以讓我們喘不過氣來——做個率性直爽的凡人才更好。高興就笑,不高興就鬧,失去了傷心,得到了自然開懷,遇到小委屈時,可以孩子氣地去找對方理論,當然這樣的人同時也是最單純和簡單的,因為對方的一句解釋或者安慰,他就又可以撲哧一下笑出聲來,之前好不容易裝出來的生氣早就煙消雲散了。看看,如此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多好!

做到八風吹不動,是聖人;笑看八風吹不動,是仙人。無論是聖人還是仙人,都是我等俗輩可望而不可及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做一個八風吹亦動的凡人,品嚐酸甜苦辣、體會喜怒哀樂,有哭有笑,有玩有鬧,誰說這樣的人生不是精彩真實的人生呢?

載於《思維與智慧》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時刻不得閑。既然,做不到聖賢,那就不如承接一切生活的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