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做得少但做得好
備受生活和工作壓力困擾的年輕人,如果你已經試過了一切常見的減壓方式,不妨嚐試來一趟“減壓監獄”,體驗一把“監獄生活”。以監獄之名,把你從痛苦的工作、生活枷鎖中解放出來,讓你親手解救自己。
不能花開,就請葉綠文|崔修建
積極的心跳,包含觸及內心每一件事情——榮譽、自尊、憐憫、公正、勇氣和愛——福克納
那年秋天,我隨一支大學生誌願者服務小分隊去寧夏西部的一個山村支教。
長途客車在沙塵飛揚的大戈壁上顛簸著,透過車窗,我忽然看見遠處曠野上有兩個年輕的男子,正站在一塊巨石上麵,仰望藍天白雲,雙臂揮舞著,似乎在呼喊著什麼。家住附近的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們原先是縣劇團的演員,演技還不錯,演到哪裏都有不少人喜歡。後來劇團解散了,他們就出去打零工,閑暇的時候,他們隨便站在哪裏,都會嗓子一亮,高歌幾曲。他們說,不能登台演出了,就大聲地唱給自己聽吧。
他們真是快意人生,頗有些俠士風度。我忽然想起了一位著名登山家說過的話——真正的登山者,在意的並不是成功登頂的那一時刻,而是一路登攀的愉悅。想想,的確有道理,無法登頂的時候,慢慢地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不是很好的選擇嗎?
在那幹旱缺水的村莊裏,莊稼活得艱難,牲畜活得艱難,百姓的日子也清苦得叫人心疼。然而,我卻十分驚訝地發現,我見到的人們穿的很差,吃的很差,用的很差,一個個精氣神兒卻十足。我沒看到幾張哀愁的容顏,倒是從那一張張被陽光曬得醬紫、被風沙吹得粗糙的麵頰上,看到了許多淡定與從容,甚至看到了許多燦爛的笑,幹淨得像澄碧的藍天。
我問一位七旬的老者,為何大家生活如此窘迫,卻依然有那樣好的心情。老者平靜道:“誰都希望過上好日子,可總有很多夢想會落空的。播下瓜種,不一定能夠如願地收獲瓜,那麼,為什麼不懷揣一份好心情,欣賞一下瓜秧上麵那些美麗的花呢?”
不能收瓜,就去賞花。這真是一種收放自如的灑脫啊!真是一種值得深思的人生智慧啊!我不禁對身邊那些平凡無奇的人們肅然起敬。
我新認識的鄰居,是一個叫人見了便要心生憐愛的小女孩,她因患有先天性的肌無力,在12歲那年,突然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而此前,她酷愛跳舞,舞蹈老師誇讚她有跳舞的天賦,是一個搞藝術的好苗子。10歲那年,她還曾登上過銀川市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舞台呢。在她的家裏,我見到了牆上那幅漂亮的劇照,身著舞衣的她,真像一個美麗的天使。
如今,她被疾病困在了床上,要想到外麵去,就得讓父母把她抱到自製的那台沉重無比的簡易輪椅上。父母身體也不大好,很懂事的她,便將自己的活動範圍,基本上限定在床上和院子裏。更多的時候,她是趴在窗台上,望外麵的世界,偶爾在父母的幫助下到院子裏轉轉。
她喜歡笑,一臉天真無邪的笑,純淨得叫人立刻就會想到那個詞——一塵不染。
她告訴我,她今生再也不能跳舞了,就編一些與跳舞有關的故事,寫下來,講給自己聽,有時候也講給大人們聽,還想投稿,爭取讓更多的讀者看到她寫的故事。
我為她的陽光心態鼓掌,問她:“不能跳舞,是不是感覺很遺憾?”
她莞爾一笑:“剛開始,痛苦得都不想活了,覺得老天太能捉弄人,賜給我跳舞的靈性,卻不讓我去跳舞。現在,我已經完全想開了,不能花開,就請葉綠。”
“不能花開,就請葉綠。”刹那間,我的心靈被一種東西深深地震撼了。
她拿給我看她寫的故事,簡單的情節,簡單的語言,裏麵透著不事雕琢的童真情趣。
真好,在那些支教的日子裏,我送去了知識,卻收獲了無價的精神財富。尤其是那一句“不能花開,就請葉綠。”更是讓我清醒地認識到——當疾病、挫折、失敗等不幸突然降臨時,不必驚慌,也不必抱怨,而是微笑著迎上去,讓人生轉個彎,轉向另一方天地,去欣賞另一片明媚。
載於《天天愛學習》
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生活就是一麵鏡子,就看你以什麼心態去對待它,放開心態,敞開心扉去感受生命,生活處處是美。
不要狠命關上身後的門文|喬孝馳
能控製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拿破侖
拉法爾大學畢業後,憑著自己的實力應聘到了這家公司。心高氣傲的拉法爾初入職場,就表現出了非凡的幹勁兒。她暗自要求自己對工作投入百分百的熱情,務必事事都做到最好。嚴於律己的拉法爾自然也用這種標準來對待自己的同事。在工作上,同事稍有疏忽,她就毫不客氣地當麵指出,哪怕這件事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即使上司有什麼地方做得欠缺周全,她也會當場提出,全然不顧上司由白變灰的臉色。
有一次,因為工作上的問題,拉法爾跟一位同事爭吵了起來,辦公室裏的其他同事聞聲而來,都幫著那位同事說話。更讓拉法爾生氣的是,上司托馬斯聽了他們的辯論後,竟然也說是拉法爾的不對!
中午,同事們都休息去了。拉法爾坐在辦公室裏生悶氣,她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難道自己對工作一絲不苟、認真負責也有錯嗎?從小一帆風順的拉法爾哪裏受過這樣的委屈,一氣之下,拉法爾決定一走了之。她拿起自己的背包,使勁拉開辦公室的門,走出去後,隻聽“啪”的一聲,她狠命地關上了身後的門。
正巧上司托馬斯從對麵走了過來,看著背著背包、臉上一臉怒氣的拉法爾,托馬斯不由得聳了聳肩,臉上露出了平和的微笑:“嗨,拉法爾,先別急著走,喝杯咖啡如何?”見上司並無敵意,拉法爾點了點頭,跟著托馬斯走到了旁邊的休息室內。
一杯咖啡下肚,拉法爾激動的心緒稍稍得到了平複。“其實,我很欣賞你,拉法爾!”托馬斯開口道。拉法爾一驚,但托馬斯的眼神很真誠,拉法爾暗自鬆了口氣,心裏湧上了陣陣暖意。托馬斯喝了口咖啡,接著說:“記得年輕時,我跟你一模一樣,熱心、直爽、對工作認真、負責。”托馬斯的話讓拉爾法徹底放鬆了下來,在潛意識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
“但是,拉法爾,有一點你要記住,永遠都不要狠命關上你身後的門,因為你不知道以後你還會不會再回來。當初我也像你這樣,狠狠地關上了身後的門。是的,在那一刻,我有一種豪氣衝天的感覺。兜兜轉轉之後,我終於在另一家公司站穩了腳,但在一次決定我職業命運的業務中,我看到了合作者的名字,正是當初我就職的那家公司!你應該能想象出來,當時的我有多尷尬、多懊悔!其實,仔細想想,自己也有很多不對的地方,有些時候,我們是不是在無意中狠狠地關上了一扇又一扇無形的房門呢?”托馬斯一口氣說完,深藍色的眼睛中泛出了柔和的光芒。
拉法爾聽完托馬斯的話,仍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她細細地品味著托馬斯的話,突然有一種如夢初醒的感覺。認真沒錯、直爽也沒錯,但一切都要有個度,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就隻能像自己之前那樣,關上溝通的房門、關上情感的房門,甚至還差點關上職業生涯的房門。
從休息室裏走出來後,拉法爾長長地舒了口氣,抬眼,門縫裏飄進來一道道燦爛的光線,那是太陽輸送的絲絲縷縷情意:她非常感謝托馬斯及時對自己的點醒,也暗自慶幸自己還沒有狠命地關上最後一道房門。
載於《健康與生活》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曆淺薄, 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製。憤怒時,不能製怒,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會一次比一次走的更順暢。
我叫莎士比亞文|(美)威廉·莎士比亞孫開元編譯
我們對自己抱有信心,將會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拉羅什富科
我的一生總是別人嘲笑的目標,因為我的名字恰巧也叫威廉·莎士比亞,我遇到的每一個人好像都會因為這個名字打趣或教訓我。而且他們的譏諷之詞也沒什麼創意,老是那麼幾句。
不是我不喜歡結識新朋友,想想吧,別人在一個派對裏向大家介紹我:“這是我的朋友威廉·莎士比亞。”甭說別人,連我都覺得聽起來怪怪的。
我的麻煩是從懂事起就開始的,大孩子們會質問我:“你的名字不賴,和偉大的莎士比亞有親戚?”
後來我上了小學,別的同學成績有點兒退步,老師頂多會給幾句柔聲的提醒就算完事,我行嗎?沒那麼便宜,老師會加上一句:“任何一個叫這個名字的人拿到你這樣的成績,都應該感到丟臉。”
長大以後,我真正的麻煩才開始。除了每天家常便飯般的無聊取笑,很多想不到的情況都讓我感到無地自容。第一次是我在紐約州鐵路局當電話接線員的時候,那還是在1917年的一個星期日下午,我正在辦公室裏坐著,突然聽到有人使勁敲售票窗。我打開了窗口,原來是一位鄉下學校老師想買一張去紐約市的火車票。我告訴她,我不管賣票,等到5點售票員回來才行。她一聽大發雷霆,說她從沒受過這氣,並且朝我吼:“年輕人,你叫啥?”我知道又要往槍口上撞了,可還是如實回答:“我叫威廉·莎士比亞。”
果然,她一聽更加火冒三丈,肯定覺得我是在拿她找樂。鐵路局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沒過兩個星期就把我換了崗,還讓我臨走時寫了份檢查,交代了事情經過。直到調走以後,這件事仍然是大家的笑柄。
還有一件事令我終生難忘,1931年,我住進了華盛頓市醫院,一次,當時的胡佛總統邀請一些病號去參加白宮草坪見麵會。場麵很熱鬧,我也很開心,直到我要和總統見麵的時候。
我們排著隊往前走,每個人都要向站在總統旁邊的軍官報告一下自己的名字,然後他再向胡佛總統申請接見。我很隨便地向軍官說出了自己的名字,立刻看到他臉上的微笑變成了懷疑。他朝一個穿著便衣的特工點了點頭,特工馬上走了過來,胡佛先生臉上的笑容也從歡迎變成了一種同情。等我走了過去,聽到胡佛先生對他身邊的軍官小聲說:“得了這種病的人確實很可憐。”
見完總統,我回到了醫院,4又過了幾天,辛斯將軍來醫院視察。我正在病友的房間裏坐著,將軍走了進來。將軍關切地問我叫什麼名字,我想起了在白宮草坪時的事,沒好氣地回答:“你問這幹啥?”將軍有些不知所措,旁邊的護士忍不住大笑,向將軍解釋了我不敢說自己姓名的原因。將軍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我不怪你。”
還有一次,我在華盛頓時開一輛朋友的車出門,因為無照駕駛被送進了警察局,警察要檢查我的證件。不巧的是我沒帶任何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證件。於是警察問起了我的姓名和住址,我知道如果說個假名字可能麻煩更大,索性報上了真名。警察一聽就豎起了耳朵,對我說:“嗬,來了位智者,您的作品還嫌不夠幽默?在您老實交代之前,就給我在這兒呆著!”直到第二天早上朋友來警察局說明了情況,我才獲得了釋放。
我的生活就是這樣,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的搞笑,有的尷尬,有一次還差點被當成殺人犯呢。父母們都想為孩子起個流芳百世的名字,小心別像我的名字似的弄巧成拙。如果你姓愛迪生,就不要給孩子起名叫托馬斯;如果你姓華盛頓,給孩子起什麼名都行,就是別叫喬治。
就我來說,如今我已經到了對所有因為名字帶來的煩惱付之一笑的境界,但是說心裏話,還是希望父母給我起個“酷斃了”的名字,隻不過不是威廉·莎士比亞。
載於《諷刺與幽默》
煩惱這東西,你不在乎它它就傷不到你。拋棄使你煩惱的詬病,大步向前吧!
德國的“維修咖啡館”文|瞿幼芳
一個隻顧自己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羅斯金
前些日子,我去德國旅遊,順便去看望了在柏林工作的朋友。朋友陪我逛了一會兒街。走得累了,朋友說我帶你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順便聊聊天。於是我們來到了一家咖啡館。
我們所去的這家咖啡館並不大,地理位置有點偏,但卻生意很好,客人來來往往,門庭若市。我和朋友點了兩杯咖啡,挑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愜意地聊著天。這時我看到了幾個人手裏拿著錄音機、壞了一條腿的椅子等物品走進來,也有幾個人拿著小型家電高高興興地走出去。
再往前麵看,有一位男人正拿著尖嘴鉗、萬用表、電筆等工具認真地修補一把電茶壺。大概是修好了,他拎著茶壺去加了點水,插上插座開始試起來,結果還是沒動靜。他彎下腰,自言自語道:“問題出在哪呢?”看他那焦急的樣子,旁邊正在喝咖啡的一個顧客放下手中的杯子,走了過來,拍拍他的肩膀說:“我來試試看。”然後低頭搗鼓起來,看他那熟練的樣子,估計也是個老師傅。期間兩人還不時地討論著。我神情專注地看著這一幕,這咖啡館搞的是哪一出戲?過了一會兒,在兩人的齊力合作下,這把電茶壺終於修好了,不一會就燒好了一壺開水。
我大為驚奇,問朋友:“這不是咖啡館嗎?怎麼變成修理店了?”
朋友一笑,意味深長地告訴我,這家咖啡館的特色,不光可以喝到香醇的咖啡,還可以維修各種物品。裏麵有工具,也有一些專家,專門教導客人修理壞掉的東西。當然如果你在裏麵喝咖啡或茶,也可以幫別的客人維修東西。
原來,這是風靡德國的“維修咖啡館”,目前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在家中,有些電器或家具,出現了損壞或故障,有些人以為不可能修好,會把舊物直接丟棄或閑置,再買新品,造成浪費。為了節約物品,有些商家推廣了“維修咖啡館”,召集各類行家,包括裁縫師、木匠、電子工程師等各行各業的人才,免費為民眾修理各種物品,讓舊物擁有第二生命。
我在咖啡店裏見識了那些原本廢舊的東西,在大家的動手動腦中重新煥發出光彩。頓時,我對德國人的節儉意識、商家的聰明才智感到敬佩不已。他們既為顧客提供了增值服務,又能通過這種服務,增加了咖啡館的人氣,一舉兩得。
載於《特別關注》
一個善意的舉動,不僅可以服務大眾,更是聚攏人氣的好機會。財富掌握在人民的手裏,服務人民,才能享受到財富。
最有效的藥方文|龐啟帆編譯
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英國菲爾丁
埃利諾是個商人,也是個吝嗇鬼。長年累月,他攢下了巨額財富。他為自己能躋身富翁的行列而感到自豪。然而很不幸,他忽然在某一天病倒了。醫生對他的病束手無策。
其實,要治好埃利諾的病很簡單,隻要出一身汗就好辦。但是,醫生們用盡了辦法也無法令他發汗。醫生們隻好放棄了。在他彌留之際,家人把牧師請到他的身邊為他祈禱。
“埃利諾先生,在我為您祈禱之前,我想向您提幾個小小的要求,您能答應我嗎?”牧師問道。
“你說吧。隻要能讓我上天堂,我都答應你,並且我會在遺書上寫明白。”埃利諾用微弱的聲音答道。
牧師握起他的手,說道:“其他鎮上的教堂都有圖書館,而我們鎮上的教堂沒有。我希望您給我們的教堂捐一個圖書館。”
“需要多少錢?”
“大約3萬美元吧。”
“好吧,我答應你。”
牧師握緊埃利諾的手,繼續說道:“我們鎮上有很多婦女想去工作,但她們因為要照顧年幼的孩子而去不了。如果能建一個幼托所,這個問題就能解決了。”
“需要多少錢?”
“我想5萬美元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