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流年不寂寞(1 / 3)

第一輯:流年不寂寞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許都會遇到一個或幾個這樣的人,他們在某個時刻,出現在我們的人生旅途,用愛的光輝照耀我們前行。紙上的玫瑰,穿過歲月的煙雲,搖曳在她的心頭。這樣的愛,柔軟如花瓣,是那麼清新芬芳,那麼純潔高雅,讓她每每憶及,心裏總覺無限美好。

一河大魚向東遊

文/曹文軒

一條大河,一年四季都在嘩嘩流淌。河上有船卻沒有橋。現在人們要在河上架一座橋,可是不知因為什麼,在大河中央打下去第一根橋樁後,架橋的人卻都又撤走了,並且從此就不架橋了。

這根橋樁便獨自一根孤零零地站立在大河中央。它原以為會有一根又一根的橋樁出現在大河上,並且與它一起托起一座大橋呢,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也沒有見到再有人來打橋樁。它隻好再一天一天地等下去。這天夜裏,它做了一個很大的夢,夢見大河裏打了一根又一根高高的橋樁,滿滿一河,數都數不清,一群孩子從這根橋樁蹦到另一根橋樁;流水歡樂地在橋樁間打著漩渦,孩子們在橋樁上,令人眼花繚亂地穿梭著,一片歡聲笑語。

它醒來了,大河還是那條大河,大河上還是隻有它一根橋樁。它終於知道了:從此,這大河上永遠也不會有另一根橋樁了。天上的星星不隻是一顆,星星的周圍都是星星。空中的大雁不隻是一隻,長長的雁陣就像誰用筆在天幕上畫了長長的一筆。大地上的白楊不隻是一棵,一棵又一棵,一直延伸到了遙遠的天邊。

大河中央,卻隻有一根橋樁。這根橋樁原先是一棵大樹,這年春天,從它的身上居然長出兩三根細細的樹枝,樹枝上還長出幾片瘦弱的葉片。它不僅感到孤單,還覺得自己無用:一根橋樁,一根木頭,能有什麼用處!想到這一點,葉子羞愧地耷拉了下來。飛來了一隻鷺鷥,落在了它上麵。

橋樁很高興,並感到了一絲安慰。幾片樹葉搖擺著。鷺鷥在它的身上磨著爪子、磨著嘴,它感到有點兒疼,但它滿心喜歡。後來,鷺鷥翹起屁股,噴出一股白色的糞便,把橋樁弄得髒兮兮的。橋樁想對鷺鷥說:“沒關係,下場大雨,我就幹幹淨淨了。”鷺鷥飛去了。

橋樁覺得在水麵上飛翔的鷺鷥飛得很漂亮。傍晚,一個捕魚老人駕著一隻小船來到了橋樁身邊,將纜繩拴在了它身上。知道老人今天要在這裏過夜,橋樁滿心喜歡,樹葉不住地在風中搖擺著。夜晚,捕魚老人坐在船頭,望著天空的星星,唱起歌來。他的歌很悲涼。

橋樁默默地聽著,樹葉兒一動也不動。老人一直唱到月亮沉落到遠處的蘆葦叢中。燈熄了,老人歇了。大河一片安靜。橋樁在想: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夜晚啊!河坡上,來了一個放羊的孩子。羊群在河坡上吃草,孩子就坐在河坡上。他默默地托著下巴,一動也不動。他依然坐在那裏,但過了一會兒開始用泥塊或瓦片、石子砸橋樁。

他一下子一下子地砸著,可是沒有一次能夠砸中橋樁。橋樁很想將身子偏過去讓他一下子砸中它,可是它隻能紋絲不動地立在那裏。從此,這個放羊的孩子天天來到這裏。來了,就默默地坐著,不說話,也不唱歌。有時,也有其他孩子從河坡經過,但不知為什麼,沒有一個孩子理會他,就好像沒有他這個人一樣。

他坐下來後,就用泥塊或瓦片、石子砸橋樁。一下子,一下子……哈,終於砸中啦!橋樁雖然感到有點兒疼痛,但它心裏卻十分高興。樹葉嘩嘩地響著,像是掌聲。不久,放羊的孩子可以做到百發百中了。橋樁被砸得傷痕累累,但橋樁喜歡,喜歡能天天見到這個放羊的孩子,喜歡他不住地用泥土或瓦片、石子砸它,猛勁地砸它。秋後,天天暴雨,大地和河流籠罩在茫茫的雨煙裏。放羊的孩子沒有再出現在河坡上。

這天,洪水滾滾而來,一些村莊被衝毀了,浪花裏翻滾著牛、羊、損壞了的屋頂、翻了的船……一個孩子在洪水中掙紮著,隨著洪水的翻滾,迅速地向這邊漂流過來。他驚恐的眼睛裏出現了那根橋樁。過來了,過來了……是那個放羊的孩子!橋樁在心中不住地呐喊:“抓住我!抓住我!……”

放羊的孩子在靠近橋樁的一刹那間,張開雙臂,一下子抱住了它,然後往上爬去……洪水越來越大,越來越猛,橋樁漸漸傾斜下來。一個巨浪打來,橋樁被連根拔起,倒在了大水裏,激起一大團水花。孩子緊緊地抱著它,在浪花裏穿梭著。橋樁竟然不住地駛向岸邊。一個浪頭過來,它將孩子送到了淺灘上。

隨即,一排大浪忽地將它又卷進洪流裏。它在水麵上了旋轉了一圈,很快融入許多從上遊衝來的木頭們中間,與它們一起,擠擠擦擦,相擁相伴,隨波而去。孩子站在淺灘上,默默地注視著它漸漸遠去。但看著看著,卻再也分辨不出哪一根木頭是它了。它與它們一起在波浪中沉沒,跳躍,忽隱忽顯。孩子忽然覺得它們像一條條大魚在一起遊向遠方……

十二歲的生日禮物

沈嘉柯

仲夏來臨。天氣變得炎熱,11歲的米勒有一點點的憂傷。夏天夜晚,院子裏的螢火蟲飄過米勒的窗外,他的桌子上堆滿了水彩顏料,還有許多裁剪得整整齊齊的紙。最近一段時間,媽媽妮娜沒有來管他睡覺的時間了,爸爸喬安也沒有過問他的行為。所以他能夠在半夜,偷偷打開台燈,溫柔的米黃燈光下,他握著畫筆,陷入了回憶。

畫著畫著,米勒就趴著睡了。他要把這個屬於他的重要工程,在7月30日之前完成,那天是他生日。然後,親自送給他的繪畫女教師加莉。距離生日那天,隻有1個星期了。

第二天,女教師加莉在家裏喝著玫瑰花茶,讀著一本小說。忽然接到了一個電話,是學生米勒打來的。現在已經是暑假了,她有點意外。

“加莉老師,我是你班上的米勒,我可以到你家裏拜訪嗎?我想把我的一本畫冊送給你。”

“好的啊,歡迎你。”

在她印象當中,米勒是個喜歡低頭微笑的男孩子。平時米勒在她的繪畫班上,表現並不出色,也不算特別活潑積極。為什麼要送一本畫冊給她看呢?加莉困惑了。

沒有過多久,加莉聽見了敲門聲。她打開門,米勒有點羞澀地向她問好。加莉帶著米勒坐到客廳裏,她已經準備好了一杯紅茶,從冰箱裏拿出一份巧克力蛋糕。

米勒卻沒有去碰蛋糕和紅茶,隻是恭敬地把畫冊放下。然後就提出要離開,還跟加莉致謝,說再見。加莉隻好把他送出門,叮囑他回家路上要小心。

她不得不承認,那是一本繪得很稚氣的畫冊。可是,一幅一幅場景,都彌漫出美好家庭生活的愉悅氣息。每個畫頁右邊最下角,都標記上了時間,表示那個畫麵發生在哪年哪月。

第一頁,是一個皮膚粉紅的嬰兒躺在搖籃裏,旁邊是兩張喜悅的笑臉。那應該是代表著他和爸爸媽媽。

翻過來,是一個學走路的小孩子,旁邊蹲著的,是穿裙子的女人,以及穿襯衣的男人。冊子中間,還有許多動人的畫麵。7歲的時候女人陪伴著他坐旋轉木馬,9歲時,全家在海邊沙灘曬太陽……

畫冊的全部內容,不正是米勒從小到大的生活嗎?隻是在最後幾頁,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零碎裂痕的心型。

加莉陷入了沉思。剛才她還觀察到,這個小男孩的眼神裏有一些憂鬱。

兩天後,終於想明白了的加莉,親自打電話給米勒的父親喬安,說是想要拜訪一下他和他的妻子。喬安感覺很意外,不過出於禮貌,他還是表示歡迎。

他告訴妻子妮娜,明天米勒的老師要登門做客,希望她給予配合,那一天不要僵硬著麵孔,也不要與他吵架。

第二天的黃昏,加莉老師按時上門。她說,“其實,我今天來,是有一件禮物要轉送給你們,請你們一定不要拒絕。”

愕然的喬安夫婦,接過禮物盒子。他們還挽留加莉老師吃過晚餐再走,可是加莉隻是微笑著搖頭說,“米勒最近似乎不大快樂,我不知道,是不是和你們有關係呢?這個禮物其實是米勒交給我的。我猜測,他是希望我做一個使者,轉交給你們。這樣也許會引起你們的重視。”

加莉離開後,禮物盒子被打開,房間裏,喬安驚呆了,妮娜也驚呆了。裏麵是一本畫冊,做的就像一本真正的圖書一樣。封麵書名,“我有一個幸福的家。”他們一起翻開冊子……過去的美麗記憶,被喚醒。外麵的天空黑下來,他們忘記了吃晚餐。這樣的夏天夜晚,螢火蟲又飛出來。風輕微地吹著窗簾,妮娜流淚了,她偷偷看一眼丈夫,發現他眼睛裏也有淚光。

是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們的婚姻出現了許多的小裂痕。像是喬安被指責不應該換工作,導致收入降低。像是妮娜被認定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兒子米勒關在房間裏不出來,總是沉默,不和自己的媽媽好好說話了。他們不知道,這一切,深深傷了米勒的心。

雖然他們以為已經把米勒“騙”進了臥室,也關上了門。可是,他們沒有想到,孩子的心是無比敏感的,早就覺察到過去溫暖快樂的家裏,出現了眼淚和爭吵。

當他們在自己臥室裏摔破結婚相框時候,躲避在房間外麵的米勒,把耳朵緊緊地貼在門上。全部聽見了。

他們不知道,男孩米勒有多傷心。他曾經擁有最幸福的家,擁有溫柔愛笑會每天給他做小甜餅的媽媽,擁有一個每年暑假都會帶他去海邊衝浪的爸爸。現在,這兩個天使一樣的人不見了。

他們隻顧衝著對方發脾氣,指責對方的不對,他們腦袋裏,隻想著對方已經不愛自己了,不如離婚。早已經忘記了,7月30日那一天,是兒子的生日。

接下來的兩天,夫婦兩人一起去看家庭婚姻方麵的心理醫生,他們不想離婚了。心理醫生聽完他們的故事,驚訝了。男孩米勒也許不懂心理學家的大道理,可是他的行為卻完全符合心理專家的專業做法。

愛要走的時候,我們得學會挽留。而挽留的辦法,仍然應該是蘊藏著美好回憶細節的愛。爭吵、冷戰、敵視、彼此傷害和報複都是沒有效果的,不僅無法挽留,而且還會加速愛的離開。

心理醫生的驚歎,使妮娜和喬安的麵孔上,都浮現出一絲羞愧的神情。孩子都比他們更加懂得愛。

當妮娜和親愛的丈夫回到家裏,一起走進臥室,他們看見12歲的米勒已經安靜地睡著了。在他的小臉上,還有著笑容。因為今天加莉老師登門,他也看見了。

妮娜半邊身子靠在丈夫懷抱裏,她輕輕地把一本畫冊放在米勒的桌子上。還是那本筆調幼稚,幾乎沒有技巧的手工水彩畫冊。隻不過,在扉頁上他們加了一句話:爸爸和媽媽永遠愛你,我們一家人會幸福快樂地在一起,不會分開。

這,是米勒今年生日最渴望的禮物。

黃紗巾

薛濤

女孩放學要經過一個小小的服裝市場。

女孩看見並喜歡上了一條黃紗巾。

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賣貨的是一個中年人。

買下吧,孩子。就剩這一條了,隻賣10元錢。

女孩無奈地搖搖頭。錢,女孩沒有。

可以向家裏要嘛,我給你留著。看得出你很喜歡它。

女孩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整個晚上,女孩都下不定向家裏要錢的決心。

最終,女孩也沒提要買黃紗巾的事,並發誓永遠不提這件事。

家裏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過小市場時,老遠就看見黃紗巾還在那兒飄舞著,像一隻黃蝴蝶。女孩遠遠看了一會兒,才慢慢走近。

帶錢來了吧?

女孩搖搖頭。

中年人撫摸著這條黃紗巾又看看女孩,並想象了一下。覺得女孩與黃紗巾搭配在一起是很絕妙的組合,就很替女孩惋惜。

你喜歡它,沒錯?

嗯,女孩認真地點點頭。

女孩準備離開了。注定買不下它,不如早點兒走開好。

女孩剛走開,中年人已摘下黃紗巾,並追上女孩。

孩子,送給你吧。收下。你圍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東西。女孩毫不猶豫地說。

收下,是我願意送的。我自願的。

不能!那樣我會很難受,比得不到它還難受。

女孩跑開了。

女孩又回過頭說,反正站在樓上也能看見它。能看見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兒。

從此,女孩不再從那裏經過。注定買不下它,繞開它不是更好嗎?女孩寫作業累了往樓下看看,看看那條在微風中舞動的黃紗巾。

許多天過去了,那條黃紗巾仍舊掛在那裏,它為什麼一直掛在那兒沒人買?那條黃紗巾,裝飾了女孩的夢。

其實很簡單,中年人掛了個標簽在旁邊。標簽上寫著:永不出售。

一碗飄著蔥花香的雞蛋麵

鄭崢

十年了,那碗蔥花雞蛋麵的香味卻還在我的腦海中凝聚不散。智老師的音容笑貌也在這香味中清晰如昨。

智老師叫智玉叢。她是我高中時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她和我們一起來到這所高中。我們是她的第一屆學生。在我的印象中她當時穿的很樸素,也並不美麗,個子一般。總之,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她身上有一種沉靜的氣味,我們這些血氣方剛的毛頭小子一見到她就浮躁不起來了。

我們最喜歡她上語文課了,尤其喜歡聽她讀課文。她的感情隨著文章的波瀾強烈的起伏著,我們也深深陶醉其中感受著文學的魅力。從她執教的第一天起,我們全體都真正的喜歡上了語文這門課。這一影響甚至改變了好幾個人的生活選擇。我們班後來上理工科的有四個轉了行從事文化事業與此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