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戰士出征歌嘹亮
改革強軍風正勁,鐵馬金戈逐夢來。接到克軍同誌為他的新書《一路兵歌》作序並題寫書名的邀請,作為一名老兵,我從內心裏感到很高興、很欣慰。在這裏,首先對他個人作品集順利出版表示祝賀。
對於克軍,我是先聞其名後見其人的。打開《解放軍報》《戰士報》,我經常看到他寫的文章,見得多了也就記住了他的名字。2010年12月,我到基層蹲點調研,正好是克軍所在單位,當時他是這個單位的政治處主任。心中有數字,手中有招數,胸中有激情,政治工作搞得有聲有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他升任這個單位的政委,雖然很少謀麵,但我對他一直很關注。在政委這個崗位上,他也幹得相當不錯,經過三年打拚,所帶團隊躋身了廣州軍區先進旅團單位行列,自己也多次受到軍區表彰。當兵26年,從一個農家子弟成長為優秀正團職領導幹部,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全軍優秀參謀,實屬天道酬勤,非常難能可貴。可以說,克軍同誌是廣大基層官兵的優秀代表,是基層官兵學習成才的標兵。
文如其人。單從書名《一路兵歌》看,便可感受到濃濃的文化品味和靈動的軍營生活,自然流露出作者對軍旅的真摯情懷與執著追求。再看體例設計,七個篇章構思精妙,頗有新意。最後的附錄,收集了克軍同誌在多個崗位的發言體會,反映了他成長的人生軌跡和對自身職責的感悟。仔細翻閱這本50餘萬字的書稿,全書字裏行間是他深刻睿智的思考,力透紙背的是他奉為至高的使命,縈懷繾綣的是他質樸真誠的情懷,從中也不難讀出一名現代軍人難得的“三味品質”:
——勤奮好學。全書涉及到多種文體,有消息通訊、經驗總結、問題研討、言論雜談、電視文本、詩歌散文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要掌握這些文體的寫作技巧,沒有勤的韌勁,沒有學的鑽勁,沒有苦的幹勁,是絕對做不到的。書中文章不一定篇篇是精品,卻能真實反映基層部隊發展的風貌、一線官兵亮麗的風采、個人心靈成長的軌跡,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給人以啟迪。
——善思明辨。基層是幹事創業的沃土,也是星火閃耀的富礦。他長期工作在一線,善於結合工作實踐深入思考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人思慮,始皆混濁,久自明快”。從《“放心人”也要放心上》《多指導,少指責》《承諾更要履諾》《莫進新房忘營房》《不到現場就會走過場》等文章來看,觀點無不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既是他對基層現象的深刻思考,更是他對工作實踐的準確把握。
——務實幹事。世上無捷徑,實幹是通途。翻遍全書,似乎都有他工作忙碌的身影。從所寫文章來看,他曾多次被抽調參加軍區、聯勤部、分部的係列重大活動。重大活動一般具有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挑戰多、壓力大等特點,需要深入調查研究,撰寫經驗材料,策劃新聞報道,製作電視專題,沒有挑燈夜戰的精神、沒有紮實苦幹的作風、沒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難以出色完成任務的。從“模範軍醫”莫放林到“全軍優秀青年標兵”羅先國,從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教育試點到全軍首批後勤訓練等級評定宣傳等,基層一個個鮮活的典型、一樁樁感人的事跡、一次次有益的探索躍然紙上,讓我們心中無不升騰起對基層官兵的濃濃敬意,對軍隊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學無止境。毛主席說:“學識是無窮盡的,要活到老學到老。”事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誌行萬裏者,不中道而輟足,我們唯有拚搏進取。26年來,克軍同誌先後擔任過指導員、政治處幹事、政治協理員、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等職,無論職務升遷、崗位調整、任務變化,他都始終保持了那顆求知的心、慎思的心、進取的心。讀完全部書稿,掩卷沉思,我似乎看到了克軍同誌走過的長長的為文之道,看到了他在這條道路上求知上進、愈苦愈奮的身影。是的,腳步達不到的地方,目光可以達到;思想有多遠,腳步就能走多遠。
揚帆起航淩雲誌,中流擊水正當時。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不能把自己當“小卒”,更不能當旁觀者,能打仗、打勝仗永遠是我們這支軍隊的崇高使命與追求。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需要大批俯而讀、仰而思、起而做、躬而行的踐行者,呼喚一種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精氣神。“快馬加鞭不下鞍”,衷心希望克軍同誌永不停歇自己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