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給自己留一把匕首
其實,說來也是,我們都需要一把留給自己的匕首,一把需要不斷用心去磨礪的匕首,一把刺向自己“軟肋”的匕首。一個敢於刨析自己,不斷激勵自己的人,定然會不斷超越自我,成功怎麼會不屬於他呢?
揣一顆勇敢的心
張晨
一個小女孩4歲時,她的家從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區的帕克裏奇居住。來到這裏後,熱衷於交朋友的小女孩急於和周圍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但事與願違,鄰居的孩子們很排外。其中一個專愛欺負人的大女孩總是對她呼來喚去的。母親知道後觀察了很久。當小女孩又一次哭著回家時,母親在門口擋住了她的去路,大聲地對她說:“這個家裏沒有膽小鬼的位置。”雖然小女孩當時嚇壞了,但母親還是教她下次要大膽反擊。不久,小女孩又碰到了那個橫行霸道的女孩。這回,小女孩當著幾個男孩子的麵賞了她一記耳光。事後,她跑到母親麵前,驕傲地宣稱“現在我可以和男孩子們一起玩了”。
孩提時起,母親就經常問她:“你是想成為生活中的主導者,還是一個次要人物,隻是去說別人認為你該說的話、做別人認為你該做的事?”而父親主要是談論她自身的問題,他常常問她應該如何把自己從這些問題中“挖”出來。這總是會讓女孩想起“鐵鍬”。
而且,母親總是教導女孩為自己製定遠大的目標,並建議她可以嚐試成為美國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法官。不過,女孩更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宇航員。1961年,14歲時她就給美國航空航天局寫信主動請纓,結果對方隻是一句簡單的回複——“本國航空項目概不招募女性”。母親還希望,無論在多混亂的情況下,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態。為了清楚闡明她的觀點,她向女孩演示了木工水準儀裏的氣泡是如何移動到正中央的。“想象自己體內就安裝著一個水準儀,然後努力讓這個氣泡停留在正中央。有時它會向上移到那個位置……”母親一邊說,一邊傾斜水準儀,讓氣泡偏離原來的位置,“這時,你就得想辦法讓它回到原來的位置。”說著,她又將水準儀恢複水平。
這個女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前第一夫人的希拉裏·克林頓。正是父母特別是母親的諄諄教導,使希拉裏有堅定的誌向,並大膽地追求心中的目標。她從小就對各種領導職位表現出極大興趣,是學校和社團中的活躍分子。1969年,希拉裏成為第一個在韋爾斯利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的學生,而她富有爭議的演講也引起了全國的注意。
成年後,希拉裏進入美國著名的羅斯律師事務所工作,並曾兩次當選全美百名傑出律師。希拉裏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是當時的緬因州參議員瑪格麗特,後來她自己成為第一位曾先後當選為參眾兩院議員的女性,也是第一位進入主要黨派(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程序的女性。2007年1月20日希拉裏在其個人網站上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聲稱“我來了,為勝利而來。”
2008年1月8日,希拉裏在新罕布什爾州總統預選中獲勝,慶祝勝利時希拉裏說:“我已經作好準備,迎接下麵的選舉。我已經準備好領導美國。”在2008年美國總統民主黨黨內預選期間,希拉裏作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曾一度領先奧巴馬,雖然她最終以失利告終,但正是因為她壯心不已,不屈不撓,誌在問鼎,才使對手奧巴馬不敢輕慢。奧巴馬2008年11月4日當選總統後,於2008年12月1日正式提名希拉裏為下屆國務卿。2009年1月21日,希拉裏·克林頓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國務卿,坐上了國務卿的寶座,從而二進白宮,成為美國乃至世界有史以來入閣時年齡最長的女國務卿。
希拉裏,懷揣一顆勇敢的心,一往無前,矢誌不渝,終於創造了人生的奇跡。
小小的願望
陳衝
一個女孩,1990年10月14日出生於雲南保山市,外號“狗狗”。 從小父母離異,她跟著爸爸長大。她的童年沒有同齡人爸爸媽媽陪同學習、遊玩的場景。但從小她就很愛唱歌,很愛唱歌的媽媽,從小就教她唱《小芳》。小學六年級的暑假,她就跟著舅舅學吉他。她學得很快,原以為至少要半個月,結果幾天就學會了,後來都是她自己邊彈邊摸索,並憑借自己與生俱來的音樂靈性和熱情,還將吉他、貝斯、架子鼓等樂器輕鬆納入自己的特長。
初中時,她曾想和幾位同學組建一個狗狗樂隊,不過最後沒成,但這並不影響她唱歌。她曾以吉他彈唱一首光良的《童話》火爆校園,成為同學們的偶像。初中畢業後15歲時,她輟學開始在琴行教吉他賺點生活費。那幾年,父親失業負債累累,她來到舅舅的保山市有名的“十點半音樂酒吧”駐唱,最初每個月拿600元的工資,懂事的她還幫爸爸攢錢。這便是她小小的願望。
她很快成了舅舅酒吧的台柱子,當地很多人慕名而來,她多年的搭檔鄭晉東第一次到酒吧就被她的一首《夜夜夜夜》所震撼。酒吧唱歌之外,她的生活還是音樂,在家裏寫歌聽歌,一個月有20天會去KTV唱歌,每天唱差不多兩個小時。她原本想和朋友一起去開培訓班,之後開一個自己的工作室。音樂,對她來說,其實不僅僅是成長的全部,還是生活的全部。
2011年4月16日她報名參加“快樂女聲”成都賽區海選,鍋蓋頭、大眼鏡、小虎牙、羞澀笑、吉他彈唱是她的特色。她隻是希望拿了獎能讓酒吧“多點生意”,入圍成都50強便是她小小的願望。
也正是這小小的願望激勵著她一直往前走。
她是個好女孩,很能忍,參賽的同伴說她從來不嫌棄別人。全國總決賽7進6比賽時,她也是從不拒絕別人,就算她吃虧也會幫助別人。她喜歡笑,遇見認識不認識的工作人員都會微笑點頭,眼神中還帶著幾分羞澀;如果手裏拿著零食,她還會分你一些。接受媒體采訪時,哪怕排練排到再累,她都會保持很好的狀態。快女城堡集體生活中,她和每個人關係都不錯,很合群,很謙和。對和從成都過來的姐妹有很深的情誼,她認為唱功很重要,但交情更重要。
但從6強賽開始,她的晉級之路就開始坎坷,不斷被“待定”,瀕臨淘汰邊緣的她這個時候唱歌於她來說已經升華成了夢想,她用最真誠的音樂態度一次次感動了評委,她也總能在最“危險”的時候,突破自己,用全新的曲風讓人眼前一亮。從5強賽開始,她在每一場比賽裏都帶來全新突破,她的每一次轉變,都能直擊人心,給人驚喜。從葫蘆絲到架子鼓,從抒情情歌到瘋狂搖滾,從安靜唱歌到唱跳結合,她的潛能一次次因為比賽而被挖掘,直到站在了全國三強冠軍爭奪戰的位置上,該是等到了收獲夢想的時刻了。
9月16日晚,總決賽拉開帷幕。
一首《追夢的孩子》,她已經放下所有成敗,首輪89的高分意料之中。奪冠聲甚高的劉忻提前離場。看見劉忻落淚,她也潸然淚下,卻依然淡定如昔。
她攜雷霆萬鈞之勢進入冠軍爭奪之戰,《火柴天堂》、《熱情的沙漠》,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爐火純青,加之她明朗、大氣、內斂、皎潔、澄澈的神情,對競爭對手富於同情心和敬畏,這些正是讓別人刮目相看、宛如鄰家小妹的親和力之所在,令全場歡聲如潮。
第二個衝進全國三強的洪辰,擁有令人羨慕的高音和青春,一個外表可愛柔美的女孩,舞台上爆發力十足,台下執著率真。麵對最後一場比賽,洪辰用90後獨有的傲氣回答,“冠軍會是我,剩下的選手中,沒人是我的對手。”盡管感冒,瞌睡蟲用《蝸牛》喚醒自己更強烈的鬥誌,她滿懷激情地唱《一路上有你》和《光芒》,已然沒有退路。洪辰一路彪悍,但欲望過強,最後的紅星閃閃讓人惋惜,僵硬的麵部表情,無奈失勢的眼神,頗為沮喪。
終於,連打分一向挑剔的兩位唱片公司老總沈黎暉和宋柯,都牽起了“狗狗”的手。最終,在現場大眾評委的積極投票與各藝人評委的支持下,她以667:620,戰勝洪辰,勇折2011“快樂女聲”桂冠。
她就是雲南保山的酒吧草根歌手段林希。
據悉,明年將暫停舉辦快女選秀,段林希便成為了“絕版”快女冠軍。
賽後劉忻、洪辰參加答謝會時不禁齊齊笑言“沒穩住”。
人們都說段林希是黑馬。其實,不是黑馬贏了,而是用心唱歌、自然發聲、謙虛開朗、心懷感恩者的勝利。
是的,質樸,純淨,勤奮,善良,堅強不屈,積極樂觀,從容淡定的段林希,懷揣小小的願望,不離不棄,不急不躁,孜孜以求,努力打拚,最終收獲了大大的夢想。
少年心事當拿雲
薑飛
2009年7月21日,在上海遊泳世錦賽女子10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陳若琳戰勝了隊友胡亞丹奪得冠軍,同時也實現了她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10米台項目的大滿貫。
???? 1992年冬天,陳若琳出生在江蘇南通一個普通人家。小若琳3歲的時候老是生病,外婆陳桂英十分心疼,就將她帶回自己的家撫養。外公唐詩看她體弱多病,就天天帶她去附近的南通市躍龍橋小學操場上跑步。起初是外公外婆讓她去,後來生性好強的小若琳開始自己要求起自己來:“每天必須跑滿18圈。”很多時候,她都一邊跑一邊哭。外婆見狀,都會讓她停止跑步,但小若琳倔強地說:“我要跑,跑累了我哭哭還不行嗎?”
???? 當時,外公每周要回距離南通市區幾公裏外的老家一趟。他見外孫女對跑步有那麼高的積極性,就開著玩笑對她說:“我開摩托車,你跟著我跑怎麼樣?”沒想到陳若琳硬是答應了,一個來回有十幾公裏,陳若琳還是咬咬牙堅持下來了。這兩招很見效,短短兩年時間,陳若琳練就了一副鐵腳板,她成了躍龍橋小學練場上的小明星,在此鍛煉的大人們全被她甩在了身後。
直至如今,陳若琳依然保持了“玩命”的訓練作風,在跳水隊被稱作“三最”——訓練最刻苦、訓練時間最長、意誌最頑強的人。
4歲那年,爺爺、奶奶把她送到南通市兒童業餘體校學跳水。跳水教練高峰見她生得四肢修長,人也挺乖巧,便接納了她。陳若琳由此開始了跳水生涯。那年金秋,剛剛從事跳水訓練的陳若琳隨父母赴上海觀看八運會比賽,她一臉認真地對爸媽說:“我一定要練好跳水,長大後為國爭光。”
後來陳若琳從市體校進入省體校,2003年,她在全國少兒跳水比賽上獨攬三金。2004年,年僅12歲的陳若琳就進入了國家跳水隊。
但剛開始她並沒有被當作重點培養對象,當時國家跳水隊跳台組選手達到兩位數之多,陳若琳一點也不顯眼。2005年冬訓陳若琳練得很苦,實力上升到一個新台階,她的努力吸引了教練的目光。
2006年陳若琳雖然起初是以雙人跳為主,但從2006年到2007年,陳若琳先與賈童配合,分別獲得常熟世界杯、墨爾本世錦賽雙人十米台項目金牌;接著攜手王鑫後,同樣將北京舉行的世界杯、奧運會到羅馬世錦賽的三大賽金牌收入囊中;去年的常州世界杯賽上,她的搭檔又換成了來自天津的汪皓,再次登上了最高領獎台。緣何能在5年間三換搭檔,依舊能書寫不敗傳奇?
對此,陳若琳笑著回應道:“其實沒有秘訣,就是平時配合訓練的比較多,雙人動作跳得比單人要多,時間長了就會默契比較好。因為我們都在為對方著想吧。”
2008年8月21日晚,陳若琳在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女子跳水單人十米跳台決賽中,最後一跳之前,她落後加拿大的海曼斯1.45分。最後一輪,海曼斯的難度係數為3.2,最終獲得88分。海曼斯完成最後一跳,她的教練上前擁抱表示祝賀,似乎金牌已經在握。
最後一個出場的陳若琳要拿到90分才能超越對手奪得金牌。她能做到嗎?萬眾矚目。陳若琳的最後一跳難度係數是3.4,最後一跳他拿到不可思議的100.30分,最終以447.70分奪冠,同時這也是中國跳水隊在悉尼和雅典奧運會接連丟掉這個項目的金牌後,時隔12年重新奪冠。——完美!伴隨著入水的刹那,幾乎全場都為之驚呼。此時的鏡頭對準了海曼斯,陳若琳的最後一跳令她啞口無語,連外媒評論員都大聲驚呼,太漂亮了,簡直不可思議!
賽後陳若琳在接受采訪的時候淡定地表示,“我跳最後一跳之前,並沒有看分數。隻覺得沒有跳完,什麼都不能決定。”
此後,2009年世錦賽女子10米台她與王鑫獲雙人冠軍,2010年廣州亞運會女子雙人10米台她與汪皓奪冠。
至今為止真正實現過“大滿貫”的隻有高敏和郭晶晶,但兩人均是在女子3米板中實現的。換而言之,中國還沒有一位女子跳水運動員同時獲得過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10米台單人項目金牌,陳若琳橫空出世,填補了這一空白。
至此陳若琳實現了世錦賽雙人跳三連冠偉業,她還是世界杯雙人跳三連冠得主。這兩項均是女子跳台的世界之最。陳若琳在5年的世界跳水係列賽還中大顯身手,在女台單人、雙人項目分別獲得11金、14金,使她成為這項賽事所有項目的多金王。
2012年,陳若琳在倫敦奧運會成功衛冕10米跳台單人及雙人項目,以四枚奧運金牌與名將伏明霞、郭晶晶和吳敏霞並列中國跳水隊金牌榜榜首。
少年心事當拿雲。年僅20歲的陳若琳誌存高遠,孜孜以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正迎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
讓夢想照亮人生路
劉夏
一個女孩,19歲的時候,曾經和兩個讀研究生的師兄去敦煌。
一天,女孩突發奇想,一個人想進沙漠看看那些奇麗風景。兩個師兄多次嚇唬她,不許她進沙漠。她借了一個大手電,給倆師兄留了一張紙條,說:“我去沙漠了,我帶手電了,你們別擔心。”
? ?一路上,陽光灑進沙漠,滿世界金燦燦的,線條那麼柔和而優美。可突然間天就黑了,氣溫驟降,寒氣襲人。女孩用小刀刨、用手扒駱駝刺,扒的十指鮮血淋淋,扒出一小堆;又在沙子裏扒了一個小坑,用毛巾做引子終於點著了。很冷很冷的天,狐獨而又饑餓,就這樣一個人在這裏一直等到淩晨。??
那兩個師兄找到了她,痛斥了她一頓,說你帶手電了,手電有用嗎?你知道沙丘會平移嗎?你知道沙漠會有狼嗎?你知道沙漠裏要降溫二三十度嗎?你憑著一個手電就敢來沙漠啊?
女孩想說,這些我真的不知道,但獨闖沙漠,那是我的一個夢想。
後來女孩研究生畢業,下放到一個叫柳村的地方呆了兩年。那兩年她情緒很沮喪,一下子扔到那個地方,連看一點書都沒有一點可能了。情緒最沮喪的時候,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個師兄給她來的一封信,沒有開頭沒有結尾,正中寫著一行字,“我什麼都不怕,我帶手電了”。那一刻,五六年前的時光突然向她湧來。她開始明白她進沙漠的夜晚,她背的手電是唯一沒有用的道具,但是那個手電是用來照亮夢想的。它鼓勵你為了心願,以一種青春的勇敢去闖蕩那樣一個孤獨的地方,盡管有危險!
? 於是,女孩懂得,為什麼會沮喪呢?是害怕經驗和社會的規則,而未來的夢想是生命的保鮮劑,就像手電光一樣,在心裏也是一種能量,鼓舞你一步步向前走。
那個女孩就是於丹。
人生不能沒有夢想,沒有夢想的生命是死寂和黑暗的沙漠。懷揣夢想,勇敢地實現夢想,讓夢想照亮人生的路,去開拓陽光燦爛,鳥語花香的綠洲,人生便精彩而無憾。
澆灌夢想
張可欣
一個韓國男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家。他從小學習刻苦,成績優異,是公認的好學生。年輕時,他就立誌當一名外交官。在他十七八歲上高中那年,他有幸獲得美國紅十字會邀請,前往美國接受時任總統肯尼迪的接見。那是20世紀60年代初,肯尼迪當選為美國總統,自信而又充滿理想主義的肯尼迪希望為世界各國的學生們種植夢想,使他們相信“我就是未來的領導人”。作為“未來領導人”之一的男孩說:“受到肯尼迪總統的接見,成為促使我走上外交官之路的決定性契機。”
1963年,高中畢業後,男孩以優異成績考入韓國最高學府國立首爾大學(曾譯為漢城大學),並如願以償地進入外交學專業學習。
因為他的夢想是外交官,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外交係。但是,令人絕望的是,選拔外交官的考試停止了。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恢複外交官考試。大部分同學都很沮喪,整天唉聲歎氣,借酒消愁。同學們抱怨說:“考試也沒有了,學習又有什麼用。”這時,男孩卻反問:“難道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嗎?”他不為所動,仍然刻苦努力,孜孜以求。每次到了考試的時候,他的筆記本總是最有人氣的搶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