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贏在那一會兒的堅持(1 / 3)

第一輯 贏在那一會兒的堅持

成功是白天的太陽,那麼失敗就是黑夜中的星辰,沒有星辰的降落也就不會有太陽的升起,耀眼的太陽也會有被烏雲遮掉的時候。

撐死自己的蚊子文|梅若雪

貪婪是許多禍事的原因——伊索“人是一點靈魂載負著一具肉體”,“來自命運的東西並不脫離本性”。這是摘自《沉思錄》一書,該書中如這樣樸實卻直抵人心的句子非常多。

由《沉思錄》中這樣的句子想到了蚊子。

一直以來,人們皆以為當暴雨來臨時,蚊子和蜻蜓、蝴蝶一樣,躲藏在雨淋不著的地方。美國佐治亞州理工學院的一位叫喬治·庫克的工程師對這一說法表示質疑,日前,他借助於高速攝影機,對暴雨中的蚊子進行了觀察。果然,暴雨來臨時,蚊子並不是藏起來,而是迎著暴雨自由地飛行。

雨滴落在蚊子的身上,它們為何一點也不在乎呢?通過進一步觀察,得知:雨滴之所以不能將它們砸翻,就在於雨滴的重量是蚊子的50倍,也就是說,因蚊子自身的質量輕,不能與雨滴形成猛烈撞擊。

不過,喬治在進一步觀察之後,發現蚊子也有被雨滴撞翻甚或砸死的情況,這就是它們在剛剛吸了血的時候。一隻蚊子吸血後,體積會膨脹好幾倍,再遇上沉重的雨滴時,便會被砸得血肉橫飛。蚊子的命運就這樣被它的貪婪改變了。

蚊子究竟有多貪婪?在吸血時,被吸血的人要是將叮咬位置附近的肌肉收縮或拉伸,這時拔不出喙的蚊子會不停地吸下去,隻至將自己撐死。

再回到《沉思錄》。

我們知道,《沉思錄》是由古羅馬的一位皇帝——馬可·奧勒留所寫。這位皇帝在位的時候,戰爭頻仍,瘟疫流行,甚或地震也頻頻來湊熱鬧。但不少曆史學家仍將那個時期評定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時代之一。

人們也許以為,這樣的評價是得益於《沉思錄》這本書。其實,奧勒留的德行不僅僅體現腦海中與紙張上,而且在一舉一動中也表現出了他的光明磊落和慈悲為懷。打起仗來,他總能身先士卒,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時候,戰士不吃,他絕不會先動刀叉;戰士不飲,即使他渴得口中冒煙也會忍著。有人兵變奪位,在主謀被殺後,奧勒留即下令焚燒了兵變的所有材料,不再追究參與叛亂的人。他還大力興辦慈善事業,讓飽受戰亂之苦的人得以溫飽。

經過奧勒留的勵精圖治,國家終於得到振興。

可誰也想不到,奧勒留去世後,繼承皇位的康茂德,竟然是一個昏庸無道之人,一萬多人被他殘忍殺害。比如,他讓人與他角鬥,自己手持利刃,卻隻允許對方拿著木棍之類的東西。而且哪怕是對方傷了他一點皮膚,他也要殺害對方的全家。每次角鬥,他都讓國家支出巨額費用,致使國力空前虛乏。

康茂德在執政十多年後被屬下暗殺,古羅馬從此分崩離析,進入割據混戰時代,五賢帝開創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也許有人會說,此是康茂德自作孽。其實,這是他的父親奧勒留留下的禍根。古羅馬實行的是“禪讓”製,奧勒留的皇位就是由安東尼“禪讓”給他的。他卻破壞了“傳賢不傳兒”這一美好傳統,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康茂德。

兩千多年後,《沉思錄》依然被視作哲學經典,影響著千千萬萬人,甚或許多國家的一代又一代領導人。但奧勒留這位“近於完美”的皇帝,在選擇繼承人上,卻讓私欲占了上風,致使兒子康茂德嗜血成性,不惜一切來滿足自己的貪欲,不僅使得康茂德被曆史所唾棄,也危害了國家與人民。

奧勒留這段曆史,給人這樣一種警示:一個人心靈的強大畢竟是有限的,縱使如奧勒留這樣具有“文韜武略、宅心仁厚”的人。倘要讓世界上少一些“撐死”自己的“蚊子”,必須靠健全的法律與製度,並輔之以完善的教育。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靈魂真正“輕”起來……

載於《思維與智慧》

生活,是追求在心路上,被走成欲望;人生,是磨難在枝頭上,被晾曬成了堅強;背上行囊,就會負累;放下包袱,就會快樂,無論走過多少坎坷,簡單的日子,總有快樂,一方陋室,亦能心境自如;一壺淡茶,仍品恬淡生香。

別浪費失敗文|荒沙

失敗耐成功之母——佚名

兩位青年才俊立誌報效國家,大師推薦他們隨大將軍征戰疆場。

這一天,大將軍籌劃一場關鍵戰役,兩青年被委以重任,一個為左將軍,一個為右將軍,分率兩路大軍攻向敵營。左將軍率兵所向披靡,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可右將軍這路兵馬卻遭遇重大挫折,要不是左將軍來救,差點影響了戰役全局。最終,大將軍贏下了這場關鍵戰役,將回京述職。

考慮到這次戰役左將軍立下了頭功,大將軍想把他帶到京城,當麵給他請功,並介紹作戰經驗。他去征求大師意見,大師點頭同意。但他極力建議也把右將軍帶上,這可讓大將軍犯了難,右將軍率兵作戰不利,帶到京城他可怎麼見人呢?

這事傳到右將軍的耳朵裏,不禁悲從中來,這次作戰失利,他蒙受了巨大恥辱和壓力,左將軍推薦他去京城,顯然是想看他出醜。為此,他記恨左將軍,見到左將軍不再以禮相待。令他絕望的是,將軍聽從了左將軍的意見,真的決定帶他去京城。

左將軍看出了右將軍的變化,這一天,他和大將軍來到他的房間,此刻,他正煩悶地躺在床上,見二人進來,掉頭不理他們。左將軍輕輕地走上前,對他說:“作戰不利,固有很多原因,你的右路遭遇的敵人是左路的兩倍,你們的戰場物資保障困難……這次將軍進京述職,不是邀功,而是總結作戰經驗,給其他將領作參考。戰場打勝固然好,但失敗的教訓也非常重要,如果你心中有國家,就不能計較這些名利,放開架子總結失敗的教訓,講給大家,給大家提個醒,這比打贏邀功更有價值,千萬不要浪費失敗,這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右將軍一聽,突然茅塞頓開,當即決定隨大將軍進京。

載於《高中課堂高中版》

成功是白天的太陽,那麼失敗就是黑夜中的星辰,沒有星辰的降落也就不會有太陽的升起,耀眼的太陽也會有被烏雲遮掉的時候。

逆境是一種祝福文|賈萬民

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而且隻有經過摔跤,他才能學會走路。——馬克思

朋友少小離家,經過十多年的打拚,在南方一座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公司。在商場上叱吒風雲的他,終日陷入沒完沒了的忙碌,沒完沒了的應酬中,一年也難得回家陪陪日益年老的父母,就連與嬌妻愛子相處的時間也很短暫。他慨歎,我現在除了錢,什麼也沒有了。雖然如此,可他還是像個飛速旋轉的陀螺一樣,無法停下腳步,日複一日地辛苦勞碌著。

不料,由於下屬的一次失誤,使得他的公司出了嚴重的虧空,他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去彌補,可仍無法力挽狂瀾,不得已他隻好申請破產。看到他遭到如此重創,那些昔日生意場上的夥伴竟像蒸發了一般,躲得不見了蹤影。他意誌消沉,沮喪絕望像條野生的藤蔓一樣緊緊地纏繞著他。

為了盡快振作,早日跳出命運的泥潭,他回到了那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他相信親情和家鄉秀麗的青山碧水會滋潤他那顆幾欲枯竭的心。人們常說,一個人無論多大,在父母麵前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確實如此,雖然父母衰老得像兩株熟透了的莊稼,但是還是像他小時候受到委屈那樣,輕聲安慰他,溫柔地鼓勵他。

父母溫情的嗬護,漸漸融化了他心中的堅冰。美麗如畫的山村風光,清新的空氣,潔淨的河流,讓他的心越來越寧靜。他一顆久被迷霧籠罩的心豁然開朗,過去的那些成敗榮辱像流雲一樣退到了蒼茫的天際,他漸漸意識到這裏才是自己生命的根,是自己靈魂的源頭。一種任何華麗動聽的語言都無法形容的幸福感湧上心頭,這種幸福是他過去那些成功和奢華的生活都無法比擬的。他的心輕盈如蝶,於是他做出了一個讓別人無法理解的決定:回到父母的身邊,陪伴他們走完這段將被疾病纏身的孤寂歲月。

五年後,父母相繼離世。當他從那個小山村裏走了出來後,眼神清亮,像被山野清泉洗濯過一樣,清澈明亮。他說,正是在生命的逆境裏,才深刻理解了生活的含義,才真正體會到親情對他是何等重要,陪伴父母走完了那段蒼老歲月,他的心中沒有一絲遺憾。

正是這次挫折,才使他奔波的腳步慢了下來,使他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領悟,讓他的人生不再留有遺憾。

表哥在當地開著一家服裝廠,他們生產的衣服由於設計新穎,做工考究,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接待客戶,陪工人加班,表哥忙得天昏地暗,常常連飯都顧不上吃。雖然存折上的數字以平方一樣的速度迅速增長著,但是他卻越來越消瘦,最終有一天暈倒在車間裏。

康複之後的表哥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高薪聘請了一個廠長來替他管理生產,還請了一個負責銷售的經理來聯係業務,他則優哉遊哉地過起了神仙一般的日子,釣魚、旅遊、下棋、練習書法……他說多虧了這場病,不然我還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生活方式,還不知道自己會被金錢奴役多久。

一場病讓表哥明白了許多,讓他懂得了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人更應該善待自己,該如何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幸福快樂。

看來,逆境並不是人們想象中那樣壞。它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提醒一種祝福,祝福我們更加珍惜親情,更加善待自己的身體,更加懂得享受生命的過程。

所以,逆境時,大可不必垂頭喪氣,怨天尤人,而應該讓心靈沉潛淡定,靜靜地享受逆境的祝福,這樣才不會辜負了命運豐厚的饋贈。

載於《新青年》

順境用來享受,逆境用來打磨自己。哪個更有用呢?都是一樣的,感謝你生命中的逆境吧,因為有了逆境,才有了你順境時候苦盡甘來的幸福。

贏在那一會兒的堅持文|林玉椿

一日一錢,十日十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

吳鷹是UT斯達康的創始人之一,曾躋身胡潤榜中國百富榜第43名。在他還沒有創業的時候,曾經經曆過這麼一件事。

那年,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招聘助教,當時正在該校攻讀碩士學位的吳鷹與30多名各國留學生參加了應聘。就在考試的前幾天,留學生們打探到,這位教授曾在朝鮮戰場上做過中國人的俘虜。那幾位中國留學生紛紛“知難而退”,因為他們認為這位教授在麵試中國留學生時絕對不會有好臉色,與其自取其辱還不如自己放棄。

然而,吳鷹卻沒打算退出。一位中國留學生對他說:“你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又何必呢?”但吳鷹仍然堅持參加了最後的考試。考試結果出人意料,他竟然被錄取了!

吳鷹心中也充滿疑惑,便去詢問那位教授。那位教授這樣回答:“其實你在所有的應試者中並不是最優秀的,但你不像你那些中國同學,他們看起來好像很聰明,其實卻很愚蠢。你們是為我而工作,隻要當好助手就行了,為什麼還要去理幾十年前的事呢?我很欣賞你知難而進和堅持到底的勇氣,因此我決定錄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