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8月27日 第八章 國際
1723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逝世
荷蘭博物學家。出生於荷蘭的Delft。他沒有受過教育。早年學會琢磨玻璃製作透鏡的技術,製成簡單的顯微鏡。1668年他證實並發展了意大利解剖學家MarcelloMalpighi的發現,證實了紅血球細胞怎樣通過兔子耳朵的毛細血管和青蛙腳上的網循環的;1674年他對紅血球細胞做了精確的描述;1675年發現原生動物;1677年他描述了動物的精子,並證實精子對胚胎發育的重要性;1683年又發現細菌,並描述了細菌的3種類型:bacilli,cocci,和spirilla。他對動植物的顯微構造也有所觀察。
附錄:發現細菌
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在青少年時代,由於家境不好,中途輟學,沒有受過係統的自然科學教育。但他對生物學非常感興趣,喜歡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花鳥蟲魚。他覺得生物世界奧妙無窮,有一種巨大的魅力讓他著迷。
1665年,列文虎克研製出了一台顯微鏡,對他來說,這無異於如虎添翼,仿佛有了一張走向微觀世界的通行證。列文虎克用顯微鏡觀察一些肉眼很難看清楚的東西,比如蒼蠅的翅膀、蜘蛛的腳爪、羊毛的纖維。微觀世界的精彩令他興奮不已,他不停地觀察,不停地記錄。
1673年,他將觀察記錄材料整理成《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皮膚、肉類以及蜜蜂和其他蟲類的若幹記錄》一文,寄給英國皇家學會。這篇文章並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承認。許多人對文章中的內容抱懷疑態度。因為文中所述的微觀世界誰也沒有見過。
列文虎克對學術界的態度感到遺憾,但他並不氣餒。他想隻有更有力的證據,才能掃除權威們的偏見。他繼續用顯微鏡觀察各種動植物。
1675年的一天,天空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狹小的實驗室又黑又悶,列文虎克無法再觀察顯微鏡,便站在屋簷下的窗口,眺望從天飛落的雨水。忽然,他萌生了一個念頭:用顯微鏡來看看雨水裏有什麼東西。
於是,他跑到屋簷邊上,用吸管在水塘裏取了一管雨水,滴了一滴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雨水怎麼會活?"列文虎克不禁大叫起來。原來,他看到雨水裏有無數奇形怪狀的小東西在蠕動。他認為是自己眼睛過於疲勞而造成錯覺,便揉了揉發澀的眼皮再看,結果仍與剛才一樣,他感到十分驚駭,連忙大聲呼喚自己的女兒,女兒聽到父親的喊叫聲,以為實驗室裏發生了什麼意外的事,直奔實驗室。
"我給你看個東西。"列文虎克指了指顯微鏡。女兒湊到顯微鏡跟前一看,驚奇地叫道:"哎呀,這是什麼東西啊?跟童話裏的'小人國'一樣。"
"這是雨水裏的世界。"
"那真是太奇怪了。"
"是啊,確實太不可思議了。"列文虎克陷入了沉思,"這些'小人國'裏的'居民'是從天上來的嗎?"
為了驗證這個問題,列文虎克叫女兒用幹淨的杯子到外麵接了半杯雨水,然後取出一滴,放在顯微鏡下,結果沒有看到什麼東西。可是,過了幾天再觀察,杯子裏的雨水又有"小居民"了。結論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小居民"不是來自天上。
雨水裏有"小居民",那麼其他東西裏有沒有呢?他將牙齒縫中的牙垢取下來,用剛取的雨水稀釋之後,放在顯微鏡下,結果看到了"小居民";他又將泥土取來,用剛取的雨水攪拌後,取一點放在顯微鏡下,結果也看到了"小居民"。列文虎克將這些實驗記錄,寫成實驗報告,寄給英國皇家學會。
列文虎克的這篇實驗報告無異於向英國學術界投擲了一顆重磅炸彈,引起一片嘩然。
"雨水裏怎麼會有生物,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這恐怕是在跟我們開玩笑。
"看這報告的格式、文法,就可想而知文章的真實性。"
絕大多數的科學家持懷疑的態度。幸虧,英國皇家學會具有嚴格的收驗科技成果的法規。這些法規不允許草率地將這篇文章束之高閣。
於是,英國皇家學會組織了由12名學術權威組成的考察團。他們乘船渡過北海,來到列文虎克的家鄉--荷蘭的德爾夫特。
在列文虎克家,科學家們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水中的"小居民"。他們激動萬分,紛紛稱讚列文虎克的發現"具有裏程碑的意義"。考察結束後,他們向英國皇家學會提交了書麵報告,報告稱:"列文虎克在他的小實驗室裏創造了奇跡!"
列文虎克發現的"小居民"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細菌。他的這一發現,打開了微觀世界的一扇窗口。透過這扇窗口,人們看到了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1680年,列文虎克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這是對他20年來刻苦鑽研的最好褒獎。
1770黑格爾誕生
黑格爾1770年8月生於德國的斯圖加特。1801年,30歲的黑格爾任教於耶拿大學,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學校長,其哲學思想才最終被定為普魯士國家的欽定學說。因此,說他大器晚成毫不過分。
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並不是超越於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展、永恒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係,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歎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係,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係的發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恩格斯後來給其以高度的評價:"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係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係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處於不斷運動、變化、轉化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係。"
黑格爾一生著述頗豐,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全書》、《法哲學原理》、《哲學史講演錄》、《曆史哲學》和《美學》等。
1862年加裏波第兵敗被俘
1862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革命民主派領袖加裏波第組織誌願軍進攻教皇統治下的羅馬,兵敗被俘。
拿破侖帝國垮台後,其占領區意大利恢複了割據狀態,奧地利控製了除薩丁王國外的其他地區。
1848年1月,西西裏爆發起義,第一次獨立戰爭開始。西西裏起義者驅逐了那不勒斯軍,成立了臨時政府。3月米蘭人民起義,擊敗奧地利占領軍,解放了米蘭。3月23日,薩丁王國對奧宣戰,國王查理.阿爾伯特率軍開赴倫巴底。4月意大利各邦相繼加入對奧戰爭。6月,奧軍主力進入意大利,開始反攻,占領威尼斯,7月,奧軍在庫斯托查擊敗薩軍,8月9日,雙方簽定停戰協定,奧地利恢複對倫巴底和威尼斯的統治。8月威尼斯和托斯卡納建立共和國,11月15日,羅馬爆發起義,1849年2月成立共和國,3月薩丁重新對奧宣戰,3月23日,拉德斯基率奧軍擊敗並合圍薩丁軍主力,查理.阿爾伯特退位,薩丁與奧地利議和。4月,法、奧、那不勒斯聯軍進攻羅馬,加裏波第率軍英勇抵抗,4月~6月連續擊敗聯軍進攻,但最終寡不敵眾,7月3日,法軍占領羅馬,教皇複辟。8月22日,奧軍攻占威尼斯,第一次獨立戰爭結束。
1858年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同薩丁王國簽定反奧密約。1859年4月,奧地利對薩丁宣戰,第二次獨立戰爭爆發。5月拿破侖三世率法軍與薩丁軍會師,30日,聯軍擊敗奧軍占領倫巴底,6月4日,法軍在馬真塔會戰中擊敗奧軍,6月24日,奧皇弗蘭茨率主力與法、薩聯軍決戰,被擊潰。在此期間意大利各邦相繼起義,加裏波第在奧軍占領的北部開展遊擊戰。拿破侖三世於7月13日單獨與奧地利議和,倫巴底歸薩丁,威尼斯歸奧地利,11月10日薩丁被迫承認法奧協定。1860年3月意大利中部各邦舉行全民公決與薩丁合並。4月,西西裏再次起義,加裏波第率軍從熱那亞遠征西西裏,5月加裏波第在西西裏馬薩拉登陸,7月西西裏解放,8月加裏波第回到意大利本土,9月攻占那不勒斯,10月加裏波第率軍與那不勒斯軍主力會戰,兩軍相持不下,10月26日,在薩丁王國軍隊的支援下擊潰那不勒斯軍。11月意大利南部舉行全民公決,並入薩丁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