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4月1日 第八章 國際

1945年美軍開始在衝繩島登陸

參加衝繩島戰役的美軍達182000人;另外美英海軍還出動了各類艦艇1400艘。經過將近3個月的戰鬥,美軍在6月21日宣布占領衝繩島。日本守軍10萬人,除11000人被俘外,全部被擊斃。

德國在曆史上曾是一個長期分裂的國家,境內諸侯林立。19世紀50-60年代,德意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工業總產值超過法國,居世界第三位。當時分裂的諸邦中,奧地利和普魯士是最強大的兩個君主國。奧地利國勢日衰,缺乏振興國家的措施,而普魯士統治者為排除奧地利的勢力,大力發展農業,實力不斷增強。1849年和1859年,普魯士兩次企圖在自己領導下實現德國的統一,但都因奧地利的阻撓而失敗。

1861年,普魯士的威廉一世繼承王位後,任命奧托·馮·俾斯麥(1815-1898)為內閣首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對於普魯士有能力統一德意誌深信不疑。1832年讀大學時,在當年美國獨立戰爭紀念日那天,他同一位美國朋友莫特利用25瓶香檳酒打賭:25年內德意誌必然統一。雖然德意誌統一比他的賭注晚了10年,但畢竟在他的手中實現了。

俾斯麥的哲學是:"強權勝於真理"。他認定,武力是取得政治和外交成就的基石。他曾反複對普魯士人說:"當代的重大問題要得到解決,不能憑演說和議會的決議......要憑鐵和血。"

俾斯麥認為:"對於一個外交家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抱有幻想。"他多次闡發自己的外交觀點,認為普魯士的外交政策不能死守正統。

俾斯麥有著與眾不同的外交風格和個性:他善於隱藏自己的意圖,善於利用敵人營壘中的矛盾,善於玩弄外交手腕。

此時,正值德意誌與丹麥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發生領土糾紛,俾斯麥決定借機先打丹麥,然後再收拾奧地利。

聯合奧地利打敗丹麥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地處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日德蘭半島的南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根據1852年5月8日締結的《倫敦議定書》,兩公國不隸屬於丹麥,但擁戴丹麥國王作為大公。1863年3月30日,丹麥國王否定議定書內容,提出對荷爾斯泰因享有特權;11月13日丹麥通過新憲法,準備吞並石勒蘇益格。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邦人都拒絕歸屬丹麥。普魯士麵臨抉擇。

俾斯麥從大局出發暫時放棄對奧地利的戰爭態度,轉而采取同奧地利結盟的政策。奧地利為了能從中獲益,接受了俾斯麥的結盟請求。1864年1月17日下午,雙方訂立同盟。接著,普魯士軍隊同漢諾威、薩克森軍隊一起進入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在4月18日的居賠爾戰役中,丹麥慘敗。

1864年5月12日,丹麥同普奧兩國締結停戰協定。此後雙方進行談判,於8月簽訂《加斯泰因協定》:石勒蘇益格劃給普魯士,荷爾斯泰因劃給奧地利。

武力與外交結合擊敗奧地利

《加斯泰因協定》實際上是俾斯麥設計的迷魂陣,因為奧地利管轄的荷爾斯泰因中間隔著普魯士其他邦,這為普奧矛盾打下楔子,為俾斯麥提供了戰爭借口。

《加斯泰因協定》簽訂後,奧皇約瑟夫想用麻煩不斷的荷爾斯泰因換取格拉茨省,被俾斯麥拒絕。於是雙方在領土問題上摩擦不斷,終於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

俾斯麥準備對奧戰爭,最擔心的是法國。1865年10月4日,法皇拿破侖三世會見俾斯麥。俾斯麥為換取法國中立,歡迎把盧森堡、瑞士法語區、萊茵河左岸的德國土地等並入法國領土。俾斯麥說:"一個懷有遠大誌向的普魯士將把法國人的友誼看作是極端重要的。"拿破侖三世的策略是,等普奧兩敗俱傷後,他好乘機占領盧森堡、比利時和萊茵河左岸地區。

為了迫使奧地利兩麵作戰,俾斯麥向意大利提出結成軍事同盟,遭到法國反對。於是,俾斯麥再次麵見拿破侖三世,對他說,普奧戰爭對普魯士來說是長期而艱苦的,是消耗戰,請拿破侖三世安心。

俾斯麥的戰爭政策遭到宮廷和許多民眾的反對,但俾斯麥在禦前會議上堅定地說:"人們常說,命運無常。我拿腦袋作賭注,哪怕我上斷頭台,也要賭到底。普魯士和德意誌都不能保持原狀,兩者都必須走(武力)這條路,別無他途!"

群眾的反戰情緒終於達到極點。5月7日,俾斯麥從王宮回家途中正行走在菩提樹下街上。突然他聽到身後兩三聲槍聲。他急轉身看到一個青年正向他射擊!俾斯麥猛撲過去,一手抓住青年的右手腕,一手抓住青年的喉嚨。刺客用左手拿過手槍,向俾斯麥開了兩槍。一槍打在衣服上,一槍擊中肋部。俾斯麥死死掐住青年的喉嚨不放。這時一個行路人和兩個士兵趕來,抓住刺客,俾斯麥安然脫險。

俾斯麥堅持走回官邸。夫人約翰娜正陪客人用餐。俾斯麥沒有打攪他們,而是走進書房,給威廉一世寫了一個簡短的報告,然後走進餐廳,吻了夫人的前額,像講故事似地說:"小寶貝,你不要害怕,一個人開槍打我,感謝上帝,我沒有事!"

重重阻力都無法阻止俾斯麥統一德意誌的決心。1866年6月16日,普魯士軍隊正式對奧地利軍隊展開進攻。

戰爭開始後,俾斯麥神經緊張。他同英國大使在外交部花園裏走來走去。他對英國大使說:"普魯士可能被打敗。如果我們被打敗,我就不回來了。"隨後,俾斯

麥攜帶著毒藥走向戰場。7月3日,雙方軍隊決戰於薩多瓦,奧軍大敗,傷亡被俘共4萬餘人。戰役中,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就站在附近的一個小山上觀看。戰役結束時,一位副官對俾斯麥說:"大人,您現在是一位偉人了......但如果失敗了,您將成為最大的壞蛋!"俾斯麥聽後哈哈大笑。

就在俾斯麥準備乘勝追擊的時候,法國開始幹涉。俾斯麥意識到,必須同奧地利締結和約,才能保住勝利果實。1866年7月20日,普奧締結停戰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