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他們到了郾城之後,卻發現,他們來晚了。
因為比他們遠的人,早就到了郾城。
大虞的王族,各大世家等等,都紛紛的趕來不說。
熙和府王家,虞京城裏的張家,還有剩下來本就不多的劉家、陳家、隨家等等,都早早的到來了。
這還不算,因為這些人根本就不算遠的。
最遠的,要數大楚太子,大燕公主等等……
這些人,才是不遠萬裏,趕了過來的,他們來到這郾城,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為了在心巧的大婚上,討上一杯喜酒。
心巧在他們王朝裏,已經開始售賣紅薯和玉米種子了,玉米苗已經生長了起來,長勢喜人。
紅薯苗,也要馬上栽種,心巧給他們最好的種子,他們自然是要來,趕緊心巧了。
這些人,已經占據了驛站、會館等等還不夠,然後又把郾城的各大酒樓,旅店全都給占據了。
就連郾城,剛剛開張的一家國民超市裏的帳篷,都已經一售而空。
所以,老百姓們到了之後,想要找個住的地方,找個吃飯的地方,都十分的困難。
幸好大虞王仁慈,讓衛姬王妃親自帶著人,在城外建造了十裏涼棚,才勉強將這些人安排了下來。
趙兵,又從四方城裏,調集了大量的廚子過來,才勉強的滿足了這些百姓們吃飯問題。
說實在話,這裏肯定是沒有什麼好吃的,因為四方城這些天來,要接待的賓客,一點都不比郾城要少。
派來的廚子當然不會多好,這裏的涼棚,也是極為簡易,隻能遮蔽一下天上的雨水、日曬。
根本就不防風,晚春的晚上,也還稍稍的有點兒冷。
這樣的日子,實在不適合讓百姓們在這裏呆下去。
大虞王已經來了無數次了,多次勸百姓們回去。
衛姬王妃幾乎天天都守在這裏,讓百姓們不要在這裏住下去。
但是,效果卻十分的微小,除了幾個十分老實的百姓,聽了之後,老實的離開之外,其他的百姓,根本就不肯離開不說。
就連那些已經離開的百姓,一看其他的百姓們不願意離開,他們都又回來了。
百姓們越來越多,整個郾城外的百姓,已經聚集了足足三十多萬人口。
要知道,整個大虞才一百多萬人口,還不到兩百萬。
而整個熙和府,加起來也還不到三十萬人口,也就是說,除了熙和府之外,還來了不少更遠的人。
他們都聚集在這裏,甚至帶著幹糧,久久的不肯離開。
而且越來越多,大虞王站在城樓之上,心驚不已。
他最是明白,這是什麼?
這就是民心,這裏所有的民心,都向著心巧的。
心巧從來沒有召集過他們,他們去自發的來到了這裏,隻為在心巧的大婚之時,給心巧送上祝福而已……
“太可怕了,要是心巧那丫頭,想要做這大虞的王,一聲令下,這些百姓也恐怕會前仆後繼,不要命的幫她奪到王位吧?”
大虞王看著那越來越長的涼棚感歎的說道。
“嗯,幸好心巧姑娘,對王位沒有任何覬覦!”已經成為了大虞丞相的楊老,感歎的說道。
不過,等他們到了郾城之後,卻發現,他們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