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宇(1 / 3)

今天的陽光格外的明媚,日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照射在了柏油路上。因為炙熱的陽光所以街上的行人格外的少,隻有一個青年孤單單的走著。青年的身影有些單薄,長相清秀隻是皮膚透著一種不自然的蒼白,看起來就讓人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手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這個青年叫做王宇,他胸前的口袋裏露出一小半校徽的學生證明了他是附近醫科大的學生。王宇一邊走一邊無聊看著地上從樹蔭的縫隙裏透出的零碎光點。即使已經在外麵的世界生活了這麼久,他還是難以適應這種炎熱天氣。他又一次回憶起了那個他最懷念的小村子。

他的印象裏那個村子的特別涼爽,即使是大太陽天也不會覺得熱。這個村子沒有名字,可能也是因為它也不需要名字。村子裏就零零散散的住著十來戶人家,還都是些老人,至於那些年輕人嘛,王宇從來沒見過,或許是受不住山村裏的貧窮外出謀生了吧?總之自他有印象起村子裏就隻有那些老人家。村子裏剩下的老人也不常外出,所以就是幾十裏外鎮子上的人估計也沒幾個知道這個小村子的。老人們有時會跟王宇提起這個村子當年是多麼熱鬧,可惜現在唯一那證明村子興旺過的隻有村口都石牌了,據說石牌上刻著古樸的文字記錄著這個村子發生的一切。那時候的王宇無數次的撫摸過那些神秘的文字,卻難以看懂那些字的意思。王宇離開村子很多年後他才知道那種文字似乎是大篆。

那個時候大家都不叫他王宇,村裏的人都叫他拴子。這個名字是他爺爺給起的,他小時候身體弱,爺爺怕他活不長就起了個名希望能把他“拴住”。拴子沒有爸媽,他剛一出生就被丟在了山上,爺爺早些年出門看見了他就把他撿回來了。他是爺爺一口一口用米湯養大的。村裏的人都說他命大,他爺爺把他抱回來的時候他已經不知道在山上待了多久了,連哭聲都發不出來了,隻能想小貓似的哼哼,大家都覺得他怕是活不了了,沒想到他吃了點溫熱的米湯還真又活過來了。之後拴子就成了村子裏唯一的小孩子,老人們都把拴子當成了自己的孫子一樣照顧。哪家哪院裏有點好東西都會給拴子留著。即使是現在的拴子回想起來也不覺得那時受了什麼苦,反而覺得那是他最幸福的時光。那些爺爺奶奶的手都巧,草編的螞蚱,木頭做的會動的小馬,拴子都沒少玩。

在拴子七歲以前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小村,他也沒有見過除了他爺爺以外的村裏其他的人離開過村子。拴子爺爺每隔十天都會帶著村裏人采的草藥去鎮上換些生活必需品。爺爺每次都會離開兩天,所以拴子就會到隔壁花奶奶家寄住。花奶奶是個慈祥的老人,每次拴子去她不僅燒一桌子的菜還會燉上一鍋雞湯,然後看著拴子吃的開心,不管拴子怎麼勸也不肯吃上一口。拴子開始以為老人是不舍得吃,可是後來發現花奶奶把他剩的菜都倒了才知道花奶奶是真的不想吃飯,他雖然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是時間一長也就習以為常了。事實上村裏人都不經常燒飯,隻有爺爺和他每天都會按時生火做飯。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也都不覺得有奇怪的地方。

在拴子七歲的那個夏天這一切有了些許改變。在爺爺又一次從鎮子上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個軍綠色的書包,並告訴拴子他馬上就可以去鎮上上學了。拴子很開心,他一直很想去鎮上看看,爺爺老是說鎮上特別熱鬧,一條街上擺滿了小攤子,買什麼的都有。可是爺爺從來不肯帶他去,這下好了他總算可以去了。

可能因為那天的特別所以王宇一直都清清楚楚的記得要上學那天早上發生的一切。那天拴子天沒亮就醒了,睜著大眼怎麼也沒法兒再睡著。爺爺在邊上打著鼾聲睡得正香,他卻在老舊的木板床上翻來覆去,木床不時的發出吱呀的呻吟,似乎在向他抗議。眼瞧著窗外的天外的天空泛起了魚肚白,拴子再也忍不住的從床上坐了起來。屋子裏光線很暗,拴子摸索著找到了他臨睡前放在床尾的新衣服悄悄穿戴整齊,接著小心翼翼的跨過睡著外側的爺爺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