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舞(1)(2 / 2)

上官璃苦著臉,一邊摳戒指上的寶石一邊吞吞吐吐:“皇上,這一年的用度……我,我……”

“怎麼了,璃璃?”

“皇上。”上官璃歎一口氣,回頭灌下一口櫻桃酒,不再說話了。她辦個端午花錢花多了還不算真正糟糕,最慘的是,那個賬本她記得有點亂,導致賬實不符。有九萬八千兩銀子她算不出來花在哪裏了!到時候可怎麼交代啊!

遂下定決心,從今往後再也不碰這坑爹的賬本了,就算要掌宮,那也僅限於管人。

上官璃的腦子亂紛紛地想著明日該怎麼應付太後查賬。那邊皇帝拉了她的手,給她披一件擋風的大氅,帶著她從金鑾殿的朝拜中回後宮歡飲。

彼時林媛一眾妾室早早地到了,安坐列席,靜候帝後。等拓跋弘與皇後攜手進來,她們跪地叩了大禮,如許多年的端午一樣,後妃們笑盈盈地誦念著冗長而喜慶的祝詞,仿若這般虔誠她們就能受神明的庇佑。

嬪妃們每人都親手包了粽子獻給皇帝。最後到了二更天,恬貴嬪楚華裳上前與皇帝敬酒,一壁笑著說了一句:“皇上,聽聞吐蕃的女子能歌善舞,雲昭容入宮後,一直想為皇上獻藝……”

拓跋弘一聽來了興致。

林媛微闔了眼瞼,她散漫的目光從麵容姣好的楚華裳臉上,轉到正坐在對麵、身姿曼妙神色卻模糊在光影中的雲丹麵上。

她啟唇輕笑,突然插言道:“皇上,您怕是還不知道吧,雲妹妹入宮後一直得恬貴嬪照料,她們甚是投緣,如今已是姐妹相稱了呢……”

林媛是沒想到楚華裳這麼快就能拉上了雲丹。因著麗芳儀一事,皇帝發了火,還是楚華裳勸解了一二為雲丹求情。

拓跋弘撫掌笑了兩聲:“雲兒進宮日子短,又不熟悉秦國的禮數規矩,有貴嬪指教著倒是不錯。”他的目光清冷平淡地越過雲丹落在楚華裳身上:“貴嬪,你好生照料著雲兒,讓她能盡快學會該學的,做一個賢淑的妃子。”

麗芳儀的腿到現在還下不了床,皇帝一想起來便忍不住說教雲丹。

雲丹微微咬了咬嘴唇,有些訕訕地道:“是,是臣妾從前不懂得規矩……”

雲丹其實並不喜歡楚華裳——她是父親最疼愛的孩子,是吐蕃“讚蒙”的嫡女,自幼眾星捧月。在她驕傲高貴的世界中,楚華裳這類性格謹慎精明、把日子過得小心翼翼的人看起來總是上不了台麵,尤其看到對方賠著笑麵低下身段來逢迎自己的模樣,她更是心裏厭煩。

然而她不能推開楚華裳。對於初來乍到、難以立足的自己,隻能尋一個“姐妹”扶持著,度過這一段最難熬的時光。

“好了,不說這些。”拓跋弘擺一擺手:“雲兒,你要為朕獻歌舞麼?”

雲丹忙抬了頭,麵上帶著欣喜笑意道:“臣妾在吐蕃時自幼學歌舞琴藝,若是皇上喜歡,那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在臣妾獻藝之前還請皇上移駕。吐蕃‘貢噶爾’鼓曲,是要在月光之下、篝火之光中,才更具驚豔。臣妾聽聞‘明台’之上清風朗朗、皓月無邊,是個好地方……”

雲丹的座次是在與林媛相對的次席上。她說話時,輕輕地抬起小巧的下頜,眸光熱烈而閃爍地定在她的丈夫,大秦皇帝的身上。

她得體地微笑,盡顯一個皇女的高貴優雅。當拓跋弘側目看向她的時候,她的嘴唇顫抖般地悸動起來,隨即她平靜下去,露出細膩潔白的貝齒。

林媛的手指莫名地一縮,一杯櫻桃酒從手中跌落。好在砸在紅毯上的杯盞沒有發出太大的聲響,很快有伶俐的宮女不動聲色地過來拾掇了。

林媛意識到自己緊張過頭了。她逼迫自己站起來,竭力地做出恰如其分的笑容,朗聲附和皇後道:“既然雲昭容有意,不如咱們就去明台之上觀賞,讓皇上看到雲妹妹驚豔四座的樣子才不枉費她一番苦心。”

“好!就依雲昭容所說。”拓跋弘從善如流,抬手吩咐了宮人們備轎輦,領著一眾宮妃浩浩蕩蕩往明台而去。

彼時宮人們已按著旨意,在閣樓最高處設下帝後與嬪妃們的席位,以吐蕃民俗用鬆枝、白果、樺木燃起三座篝火,雲丹則先行退下更換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