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華裳的事,林媛早就在意料之中了。什麼樣的人該擺在什麼位置、發揮什麼作用,拓跋弘心裏一清二楚。他為了扶持楚華裳自然會想盡辦法為她加封,太後也是一樣。同樣去服侍太後,許容華做的不比楚華裳少,但許氏就一點也不討太後的喜歡。
回宮後的第四日,十一月初五,是拓跋弘的萬壽。宮裏頭皇帝的生辰稱萬壽,太後稱聖壽,皇後稱千秋。拓跋弘這是三十一歲的生辰,不是整生,但因著鏟除穆武王的喜氣,拓跋弘和皇後都決定大操大辦。
滿宮裏都是喜氣洋洋的,唯有鏡月閣這兒,雖然因著榮寵被布置地富麗堂皇,裏頭卻仍是冷清似水。林媛百無聊賴地縮在被窩裏頭,聽著外頭喜樂之聲,更覺得自己快發黴了。她隨手翻看著太後娘娘賞賜給她的兩棵千年老山參和一大包鬆茸鹿茸雪蓮,對坐在床邊上同樣無聊的扇玉帝姬道:“皇上下了旨不許嬪妃來打擾我,又不許我隨意走動,這麼躺下去沒病也該生出病了。虧得還有一個你來陪我說話解悶。”
扇玉聞言望向她,舔了一下因冬日而幹裂的嘴唇:“林娘娘的福氣是宮裏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
她的神色有些空洞,萬壽節這樣的大日子,滿宮裏的貴人主子們都去赴宴了,包括那些失寵的嬪妃和年邁枯槁的太妃們。隻有她和林媛兩個,一個是受傷下不了床,一個卻是被皇後下旨不允許露麵。
從逐鹿圍場到帝都皇宮,扇玉所遇到的阻力比她想象中更大。在這個冷漠而殘酷的皇族裏,父皇不重視她,皇祖母認為她沒有價值不想保護她,嫡母又深恨她,旁人對她則是輕視鄙夷。她知道,自己雖然進了宮,雖然被皇帝認了女兒,卻仍然是這個龐大宮殿群中的一個外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被冷落在節慶之外的她,隻能厚著臉皮來林媛這裏,妄圖逢迎這個最得聖心的寵妃。她現在無比慶幸自己在林媛落難的時候沒有背棄她,而是顧念舊情給她送了一副防寒的護手,若是她像旁人那樣立刻撇下林媛再重新找一顆大樹來靠,現在的她哪裏有臉來鏡月閣。
林媛看著她這副小模樣,隨手塞給她一塊玲瓏納福酥,笑道:“你嘴巴甜,還覺得我這是福氣?嗬,那支箭要是再偏一點就連天王老子都救不了我了。”
“噯,我說真的,您看太後娘娘賞賜給您的東西,都是皇後宮裏頭才能享用的。”扇玉輕輕咬了一口糕點:“我可是聽說了皇上為了照顧你,衣不解帶地,又拖延了回京的行程。左丞相他們因此事頗有怨言,認為您是紅顏禍水,又因著您救駕之功不敢上書參奏。還有太後娘娘也這樣疼愛您……”
扇玉說這些話真不是奉承,在扇玉心裏,林媛就是一個傳奇人物。能在那種情況下翻身的妃子,大秦開國兩百多年來還是頭一份。況且照著這架勢,皇帝寵她都寵到了心坎裏,怕是連那位祥妃娘娘都要被比下去了。這將來的前途……嘖,真不好說呢。
“娘娘您是我最佩服的人。蒙古王那事,我還以為您會被皇上厭棄,沒想到您能反敗為勝。”或許因著林媛出身低微,又性情堅韌,扇玉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時間崇拜之情溢於言表,話頭一開就停不下來:
“我在大覺寺的時候就知道,福氣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自己掙出來的。您當時怎麼就敢去擋那一箭?是為了皇上,還是為了能翻身?反正若換了我,我還不知道敢不敢……”
扇玉是滿宮裏除了皇帝、皇後、太後三位,唯一知道蒙古王事件真相的人。蒙古王在密林裏頭救下林媛時她就在一邊看著,後來發生了那些事,她猜都能猜到內裏。不過林媛也不怕她知道,蒙古王一事是皇室的恥辱,皇帝封口封得極嚴,就算扇玉將來同她為敵都不會敢把事情說出去。
林媛被她的熱情整得發蒙,又知道這孩子說的都是真心話,不是刻意的虛偽,不由有些哭笑不得。再想想自己救駕一事純屬意外,此時真不知該如何回答,隻好道:“納福酥還堵不住你的嘴!初桃,你再去拿一些柑橘過來給帝姬吃……”
扇玉咯咯地笑了,手上卻是不客氣,大冬天的還能吃到柑橘,滿宮裏頭怕是頭一份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