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冠蓋京華”(1 / 2)

話說永定侯紀長卿的嫡女紀煙雨最近成了京城百姓茶餘飯後最為津津樂道的對象。

原因是不久前這小姐竟然在自家失蹤了,然後居然莫名在城郊過了一夜才被大理寺卿魏延送回府!

奇就奇在魏延是帶著紀煙雨同騎回京,當著圍在侯府旁邊看熱鬧京城百姓的麵,堂而皇之將紀煙雨抱下馬來的!

兩人在郊外發生了什麼,竟然讓速來穩重的魏延當街幹出這等罔顧禮法的事來,實在耐人尋味。

單隻這樣也就罷了。

結果當天下午宮內就傳出,晉王劉湛麵見皇後,直言求娶紀煙雨為側妃的事來!

宮闈內事,本不輕易讓人知曉,可不知怎的,就是被有心人散布了出來,在第一時間從貴夫人宅邸的後院傳遍了酒樓茶肆、大街小巷。

京城輿論頓時嘩然,一時間,魏、劉、紀三人成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兩人爭一女,這二人還一個貴為王爺,另一個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且還係表兄弟……大家都等著看熱鬧。

哪知到了第二天,又是風雲突變!

前腳左相親自到壽昌伯府談嫡孫裴元啟和伯府嫡女的婚事,哪知後腳裴元啟忽然趕到,當著壽昌伯的麵拒婚!

害得壽昌伯下不來台,吹胡子瞪眼,氣得左相當場吐血,差點兒當場紅事當白事辦!

壽昌伯哪裏受得了,當場放話說親事告吹!

左相畢竟是朝內響當當的人物,又曾貴為帝師,就算已經告老,威信仍在,當下探病的人絡繹不絕。

此番連皇帝就驚動了,專門下口諭斥責裴元啟不敬長輩,於孝道有虧,暫停在翰林院的職銜,在家閉門思過。

接著馬上又傳出,滿城貴女夢裏人的裴狀元居然是因為心儀永定侯府的紀煙雨,才不肯聽從祖父的安排,當麵拒婚伯府嫡女的!

後又有好事者傳出,其實壽昌伯的嫡女許青兒實際上是剛認回來的,原來就是在永定侯府當差,還是紀煙雨的貼身侍女!

怎麼可能這麼巧合,偏偏是一對主仆都跟裴元啟扯上了關係……所有人都在暗自揣摩,不由得不往那桃色方麵想。

這兩天之內,驚雷一件接著一件,導致紀煙雨這個名字在京城實在是太過響亮,已經到了上到八十老嫗下到三歲孩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

侯府的嫡女已經成為了大平建國以來最知名的閨秀!

一眾閑的沒事做的看客們簡直是樂開了花,晝夜議論紛紛,甚至茶肆裏有人專門開講,題目居然叫“三英會”,講的就是紀煙雨和劉、裴、魏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盛名之下,流言四起,有人說她美貌無匹,是妲己轉世,專門惑亂青年才俊,又有人說是因為晉王與魏延長期不睦,紀煙雨實際上是兩人之間鬥法的犧牲品,那裴狀元是莫名被拖進來頂缸的。

還有一起不知內裏的,說是永定侯府故意用這種方式提高紀煙雨身價的……總之說法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高門之間婚配最講究女孩清名,兩天過後,輿論急轉直下,於紀煙雨越發不利。

原來出於種種考慮,曾通過官媒向紀家拋過橄欖枝的勳貴高官之家隻恨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紛紛與紀家劃清界限。

這更加重了京城老百姓的好奇心,這事該如何收場呢?

處於京城輿論中心的永定侯府一直是大門緊閉,紀長卿從那日起就告病在家,不再露麵。

裴府和晉王府一樣,也是閉門謝客,家裏的下人對上門來打聽事的一律封口。

隻有魏延仍去衙門辦公,縱然在路上被人認出來指指點點,也是神態自若,絲毫不見羞惱神色。

有大膽之人也曾探過右相口風,右相隻是撚須微笑,不言不語。

種種蛛絲馬跡實在是太過微妙,不過魏家表現確實不同尋常,導致賭坊裏下注紀、魏結親的比例要遠高於紀、裴與紀、劉結親的比例!

京城裏的百姓都在翹首以待,看這一場大戲該如何往下唱。

……………………

“啪!”

又一個茶盞被扔在了大理石地磚上,磕得粉身碎骨!

窗外牆根底下的小丫頭一縮,仿佛再受不了那尖利刺耳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