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村出少年(1 / 2)

“爹,我不要走,我不要離開你,你放開我啊!”稚童撕心裂肺的哭喊在破落的小院裏劃破了黎明前冰冷的夜空。

虧得這破落的小院子屬於獨門獨戶,周遭沒有其他的人家,不然吵了人家的美夢,定會被罵個狗血淋頭。

一個穿著破舊小襖的幼童死死地抱著一個中年男人的腿,眼中滑落的淚水蔓延在稚嫩的臉龐上,而他的身後正有一個六十多歲的小老頭兒抱著他,想將其帶離他父親身邊。

中年男人似乎對於孩子的哭喊無動於衷,雙目貌似沉靜地遙望著一片虛無的前方,隻是那因為布滿胡茬而顯得不再英俊的臉龐上隆起的肌肉棱角出賣了他的平靜。

那穿著樸素的小老頭有些無奈的朝著中年男子看了看,意思很明顯,這樣下去不是個辦法,孩子一直在哭鬧,打死不走這可咋整。

中年男子看了看東方即將破雲而出的太陽,深深地歎了一口氣,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頭,看著哭成小花貓的孩子,眼神終於不再那麼平靜。這一刻,孩子即使淚眼朦朧依舊能夠感受到那一抹視線中的憐愛,以及摻雜其中的種種複雜情緒,那些複雜的東西是什麼,他不懂,也沒有時間讓他的小腦袋去想更多,盡管想了也是白想。

下一刻,孩子的哭聲戛然而止,那麼突然、突兀。

“行了,別再多做停留了,上路吧,以後商兒就交給你了。”中年男子很快就打破了這難得的寂靜。

“是,您多保重!”小老頭伸手接過孩子抱在懷中,躬腰深深一禮,走出了小院。

若是不遠處的村子裏的人看到這一幕一定會訝異萬分,誰能想到這一把年紀的老頭會向這個公認的窮酸書生行此大禮?

這對父子自一年前搬到這個村子,就從未主動跟鄰裏鄉親們說過話,住處也是在遠離村子的邊緣處的“遺跡”。

那裏本是一個老酒鬼的家,後來有一天喝酒喝多了大冬天的嚷嚷著孫子要吃魚,然後自己一個人一頭鑽進了剛開始上凍的冰河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那個老酒鬼,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說來那老酒鬼也是可憐之人,本來一家五口人其樂融融,誰知禍事說來就來,老伴兒突患重病沒挺住去了,兒子進山打獵貼補一家生計,卻是一去不複還,兒媳改嫁了,給他留下了一個兩歲大的孫子,整天哭鬧著找娘親,沒多久就夭折了。

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似是得罪了鬼神,短短一年時間不到就支離破碎,從此他沒日沒夜的買醉,整天嘴裏絮絮叨叨的嘟囔個不停,卻又根本聽不清他在說什麼,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他下河捕魚那天。

村裏的人都覺得這地兒不詳,於是雖然房子空了,但卻沒誰去占據它,唯恐避之不及怎麼可能上趕著往自己身上攬晦氣。這處院子也就徹底閑置了下來,無人問津。

而這對落魄父子來到這兒之後,或者是因為真的沒錢,所以果斷地選擇了這處無主之地。村子裏也有一些好心的老頭前來勸誡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陳述種種利害關係,什麼陰氣過重啦、有鬼啦、不詳啦、鬼神詛咒啦等等等等,不過都被中年男子婉拒了這份好意。

後來也就沒人來多管閑事,雖然這對父子比較怪異,不愛與人說話,不過既然大家都相安無事,誰也不會吃飽了撐的找不自在去。

一年來,中年男子自己不知道哪裏搞來的種子,小院周圍都是空地,他自個整了個小菜園,蔬菜啥的都是自給自足,平日裏有時也會獨自一人進山,弄個一隻半隻的野兔山雞之類的野味,有時候甚至還能帶回來一頭獐子之類的大家夥,他一個文弱書生怎麼做到的這些,村裏人就不知道了。

動物皮毛啥的都被村子裏的人們交換走了,回報就是小半碗或者一小袋的米糧。這一年來他們家周圍的野果子也被摘了個幹淨,可見他們家是真窮啊!

一些村裏人覺得他們父子二人可憐,每次換取皮毛的時候都會多給點糧食,他也會笑著說謝謝。

村子裏的人都覺得,這男人除了不愛說話,其他都還挺好的,至少村裏人占他些小便宜他從不會多話。要知道獐子一類的動物皮毛到遠處的鎮子裏是能換錢的,比糧食可是值錢多了,但他一直以來從不去鎮子上拿皮毛換取更多的糧食,就算是進山打獵也不會走的太遠。

而他那個兒子也是一朵奇葩,從不跟村子裏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幾乎就沒見過他出家門,整天整天的就是將自己關在那個小院子裏,村子裏經常有人拿他這個事兒開玩笑,說:村頭那孩子,從不出門,省得能走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