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一個人的青春戰役
贏不贏得過別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贏過自己。這是崔子良教會我的,是我在這場青春戰役中學會的最重要的一課。
眼睛最值錢
文/林清玄
人長著大腦為的是思索人生;人長著雙手為的是創造未來。
——佚名
我喜歡在假日的時候去逛古董市場,因為會遇上許多古董的行家,偶爾也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寶物。日子久了以後,認識了一些賣古董的攤販和一些懂古董的收藏家,我逐漸發現到,買古董的人比賣古董的還要內行,有許多賣古董的人甚至對古董一無所知,隻把它當成一般的貨物。
舉個例子,有一天我在一個賣壺的小販攤子上,看到時大彬的仿製茗壺,時大彬是中國明朝最偉大的紫砂壺作者。眼前那一把壺雖是仿製品,卻做得十分精美。
“多少錢?”我問。
“三千元。”小販說。
“假的也賣這麼貴。”
“什麼假的?當然是真的啦!”
“時大彬是誰,你知道嗎?”
“當然知道了,這一把是他親手賣給我的。”小販麵不改色地說。
對於這樣的古董攤販,我們隻有無言以對了。
因此,買古董的人,眼裏隻有古董,價錢是不太在乎的;賣古董的人,眼裏隻有金錢,他們才不在乎古董的價值。
例如一個明朝宣德的香爐,古董商是五千元批到的,他隻要一萬元就會賣,才不管那香爐的好壞。真正懂宣德香爐的人以一萬元買到,可能一轉手就以五十萬元賣出了。
有一次,我和一個買古董的人蹲在小攤前看一尊魏晉的銅佛,他突然嚴肅地對我說:“說真的,我們的眼睛最值錢!”
“為什麼?”
他說:“因為隻有眼睛才能辨認真假、判別年代、分出美醜,所以,買古董的人,要先鍛煉自己的眼睛,有了好眼睛,就不會受騙上當了。”
“我們的眼睛最值錢”這句話講得真好,別人花十萬才能買到的古董,我們花一萬就買到了,我們那一次的眼光,價值正是九萬。還有什麼古董比這個更值錢呢?
生活也是這樣子的,我們在凡俗的生活中追尋更永恒的價值,不也是在找回那失落的眼睛嗎?
隻要找到值錢的眼睛不隻能找到最好的古物,也可以進而見及生命的真相了。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去拜在一位師父的門下,希望師父教他認識人生的真相。但師父隻教他灑掃、泡茶、接待賓客,閑暇的時候就用來靜心,並觀看這個世界。
弟子過幾天就會問師父:“師父呀!您什麼時候才能教我人生的真相呢?”師父不語。
又過了一陣子,弟子更著急了,問師父:“師父呀!你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告訴我人生的真相呢?”
師父被問煩了,拿一個石頭交給他,對他說:“你拿這個石頭到菜市場去估價,隻要了解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它。”
在菜市場裏,有兩個人想買這個石頭。有一個人出價十元,另一個出價二十元;第一個是要買回去做秤錘,第二個是要買回去做硯台。
弟子把石頭帶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這個石頭有人出價二十元。”
師父又叫他把石頭帶到玉石的市場去,隻要了解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它。
在玉石市場,有人出價到五十萬元,因為那石頭看起來非常稀有。
弟子把石頭帶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這個石頭在玉石市場有人出價五十萬。”
師父:“好!現在你把這石頭帶到鑽石市場去,隻要估量它的價錢,不要真的賣掉它。”
弟子欣喜若狂地跑回來報告師父:“師父呀!聽鑽石市場的人說,這是一塊最完美的鑽石,有人開價五千萬呢!”
師父說:“沒錯!這是最完美的鑽石,可是隻有用鑽石的眼睛才能看見它的價值。你每天追著我問:什麼才是人生的真相,用菜市場的眼睛、玉市場的眼睛,和鑽石的眼睛看到的人生真相都是不同的,你到底想用什麼樣的眼睛來了解人生呢?所以你要先鍛煉的是鑽石眼睛,而不是不斷的追問呀!”
弟於聽了,就心開意解地開悟了。
我們大部分的人,窮盡一生在奔跑追求,希望尋找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物,卻很少人了解,我們的眼睛才是最有價值的。
有價值的眼睛看見了山,山就有了價值。
有價值的眼睛看見了海,海就有了價值。
有價值的眼睛看見了陽光,陽光就有了價值,因此禪師才說:“日照一隅,也是國寶。”
太陽所照耀到的每一個角落,都像國寶一樣的珍貴,這種深刻的見解,隻有好眼睛的人才能體會呀!
每一個人都具有自己的價值,就看你能否將其釋放出來。雖然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能掌握生命的高度;雖然你不能使一切都如意,但你可以盡自己所能將一切做到最好。
一個人的青春戰役
文/冠豸
為了找到一個好朋友,走多遠的路也沒關係。
——托爾斯泰
一
升入高中,我第一個認識的人就是崔子良,見到他本人之前,我已經聽說了他的傳奇故事。市三好學生,幾屆作文大賽的第一名,學生電台的主播,市音樂節學生組B組冠軍。擅長棋類,學過書法、詠春拳,會拉小提琴,一個神一樣的人物。
可是真見到他本人時,說實在的,我很失望。這個被傳頌得神乎其神的同學,原來也沒有三頭六臂,隻不過是一個留著“雞冠頭”的時尚男生而已。個頭跟我差不多高,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頭上頂著的怪異發型和臉上酷酷的表情。
他一直是我的“假想敵”,中學時,我們不同校,可他的故事老師講了一次又一次,雖未謀麵,但早已熟知。沒想到,進了高中,我們謀麵了,還是同桌。
或許是一開始就對他有“敵意”吧,我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很快就和他打成一片。崔子良人緣好,或許是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所以第一次選班幹部,他就以高票當選我們班的班長。我心裏頗不服氣,暗下決心,一定要和他“麵對麵”地較量一番。
以前,他隻是“假想敵”,但現在都坐在一條凳子上了,“正麵交鋒”在所難免。
二
我每天都冷眼旁觀崔子良,實在是看不出他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上課認真聽講,作業按時完成,下課愛喧嘩,該玩的時候,他比任何人都積極。沒見他有什麼特別用功的,他憑什麼就“神”呢?
有時我就想:崔子良不過是平凡人,隻是事實被誇大了,戰勝他也沒什麼不可能的。他每天所做的事,我一樣都沒落下,一直以來,我也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更是父母的驕傲。我就不信我不如他。
崔子良並不知道我對他存有“敵意”,他對我很友善。我們的性格差別很大,我內斂,平時話少,但他卻是個“話嘮”,而且普通話說得非常好,怪不得能當學生電台的主播。
課間休息,我們的座位周邊總會圍著一堆人,他們都是來聽崔子良講笑話的。這家夥能言善道,一個毫無笑點的故事經過他嘴講出來都能令人捧腹大笑,連我這個平日裏不苟言笑的人也會不由自主地咧開嘴笑出聲。
我和崔子良是不同類型的好學生,同樣成績優秀,但我在大家眼中是低調的,“中規中矩”的;而他高調張揚、鋒芒畢露,有時還有許多出格的舉動。他一點都不謙虛,心裏有什麼想法,馬上就說出來,一點不在乎萬一努力後不成現實被人笑話。
我和崔子良的競爭,一直以來都是我單方麵進行的,我處處和他較量,哪一方麵都不想輸給他。他並不知曉我的想法,時常會告訴我他的宏大計劃。當他攬著我的肩膀,告訴我他的種種想法時,麵對他的坦率,我會很討厭自己的虛偽。我笑著給他鼓勵,心裏想的卻是新的競爭計劃。他寫作文參加市征文比賽,我一定也要寫一篇;他給電視台寫策劃稿,我肯定也不落後;他報名參加市長跑比賽,我也報;當我知道他被老師選去參加市中學生現場作文比賽時,我就爭取能去參加市裏舉行的中學生數學競賽。
整個高一,我們的各科成績並駕齊驅,他得了不少獎,我也得了不少獎。隻是我心裏麵還是很鬱悶他為什麼這麼優秀,因為他平時玩的時間挺多的,不像我,一直在暗中努力。
同學說我們兩個都是老師的得意門生。但我感覺得到,老師對他還是更欣賞的。崔子良頭腦活絡,想的問題總和別人不一樣,他還特別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可能在我眼中隻是很普通的問題,他卻要深思熟慮,問出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來。
我很注意他的提問,隻要他去想的問題,我也會絞盡腦汁地去想,就算那問題有些無聊,我也不會輕易放棄。他是我很久以來的一個目標,一麵旗幟,是我非常想戰勝的人。
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過崔子良,如果他知道後,會怎麼想呢?但他在無意中給我做了個很好的導向,讓我跟著他,接觸了很多過去自己並不喜歡也不擅長的領域。
他是學生電台的主播,普通話講得好,我就每天回家後都堅持收聽十分鍾他主播的內容;他拉小提琴的時間,我在家練習葫蘆絲;他去練詠春拳時,我肯定就在跆拳道館;他寫毛筆字時,我就練國畫……我有他的時間安排表,就背著他也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隻是我想不明白,他每天看起來都精力旺盛,快樂無限;而我卻過得很累,感覺自己像隻上緊發條的鍾。
三
我處處以崔子良為榜樣,時時把他放在心裏。有時,真希望他能歇息一下,這樣我就可以暫時停下追逐的腳步。
崔子良每天都過得風風火火、忙忙碌碌,我也是如此。我的疲憊寫在臉上,崔子良曾問過我,幹嘛把自己搞得那麼累?我那時真想罵他,但忍住了,我累還不是因為他?
這場一個人的青春戰役,我跟著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我把自己的方向迷失了,甚至於我弄丟了自己。我不知道除了想要戰勝他外,我自己還有什麼夢想。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不像他,對自己的目標有鮮明的認識。
在高一結束的暑假,我才第一次對他說了埋在心裏很久的話——我想戰勝他。崔子良一點也不詫異,他說,他早知道我的想法,所以他也沒有放鬆過自己。
“但你每天還是很快樂呀!不像我,都快累死了。”我抱怨道。崔子良笑得一臉燦爛。他說他做的都是他喜歡的,不像我,沒有選擇。
我突然就啞口無言。是呀,我馬不停蹄地跟著他轉,做的都是他喜歡的事,我一直都是跟在他後麵。這樣,如何才能超越他呢?如何會有自己的快樂?
一語驚醒夢中人。
“你一點都不比我差,隻是沒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優秀的人很多,想要超越沒什麼不對,但要先超越自己,首先你得保持快樂。”崔子良直言不諱,說得我臉紅耳赤。
“我喜歡你追逐的勁兒,如果你能夠把這種堅持和毅力用在你擅長和喜歡的方麵,你肯定會有更大的收獲。我接受你的挑戰,我們一直競爭下去吧,友好的競爭,在自己喜歡的方麵做最大的努力。”崔子良握著我的手說,他的真誠,我能感知。
他一直都是真誠的,隻是我隱藏了自己。開誠布公地交談,讓我又一次認識到自己與他之間的差距,不隻是學識上,還有心胸和氣度上。
崔子良的輝煌傳奇還在續寫,我希望自己的輝煌也能繼續,就像他說的:做最真實的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贏不贏得過別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贏過自己。這是崔子良教會我的,是我在這場青春戰役中學會的最重要的一課。
載於《讀者·校園版》
成長路上的每次相遇,都是為了教會我們某些道理。那些平凡的少男少女,讓我們學會了怎麼生活以及如何成長。
陳忠實的三大愛好
文/姚秦川
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
——莎士比亞
由陳忠實原著所改編的同名電影《白鹿原》已經在全國各地熱映,獲得了票房口碑大豐收。這部史詩般的巨著從一開始的橫空出世,到獲得矛盾文學大獎,再到如今天改編成同名電影,十多年來一路走來,經曆過無數的輝煌。同時,更不知有多少讀者被這部文學巨作所傾倒。
而它的原著陳忠實先生,不管是當初獲得矛盾文學大獎,還是如今同名電影的熱映,都始終保持著一個文學大師特有的從容淡定、深邃沉穩。
由於職業的習慣,筆者曾多次采訪過陳忠實,再加上他的老家離我的老家並不遠,所以,每次采訪陳老師,總有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越感。不過話說回來,陳老師對待每一個采訪他的人,不管是知名媒體還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報,若是手頭剛好沒事,一定有求必應,一視同仁。
偶爾,接到采訪電話,抽不出空,陳老師一定會在電話裏抱歉地表示,等他忙完手頭的活,一定擠出時間,將對方派給的“任務”保質保量地完成。
說實話,私底下,我和許多同行都談到過陳老師接受采訪時的態度,認真、嚴謹、親和,沒有一點大人物的架子,讓許多采訪者打心眼裏佩服陳老師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風範。
采訪次數多了,也就知道了陳老師的一些愛好,這些愛好,用陳老師的話講,“一輩子也改不了!”
陳老師最大一個愛好就是看足球賽。套用一句台詞,不是一般的愛,是相當的愛。
當初,陝西還有自己的球隊國力隊時,包括陳老師在內,許多人都是國力隊的忠實擁躉。我不敢保證國力隊的每場比賽陳老師都會收看,因為陳老師是個大忙人,不可能有太多的空閑時間。但我敢保證,隻要有機會,陳老師一定會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國力隊的比賽。
每次球賽一結束,陳老師的手機就會變成熱線電話,包括記者球迷們,都想聽到陳老師第一時間對比賽的評論。有一陣子,我所在的報社在韓日世界杯期間,邀請陳老師開設足球專欄,陳老師爽快地答應。
那一段時間,陳老師觀點獨到的評論吸引了眾多粉絲的關注,許多人在侃球時,時不時地會提到,陳老師在報紙上如何如何說。可見陳老師的足球見解有多高。
陳老師的另一個愛好就是喝酒吼秦腔。
陳老師嗜酒且有名氣,他幾乎是每晚都要自斟自酌,菜不在好,有酒就行。寫作順的時候,要喝酒,不順的時候,也要喝酒。他在接受采訪曾說:“當年寫《白鹿原》,第十二章是全書的‘大關口’的第一章,寫悶了,我就拎一瓶燒酒爬到原坡上去,一個人坐在地上喝酒。方圓幾裏沒一個人,喝醉了也沒人知道,啥都不想了,連小說也不去想它了……那是一種心態,一種完全超越了人世間榮辱與得失的心態。”
而在喝完酒後吼上幾句秦腔,常常是陳老師的“保留節目”。他覺得它可以加強胸廓肌肉的力量,與遊泳、劃船有異曲同工之妙。陳老師認為吼秦腔能解除腦部疲勞,還可調理身體氣血運行,利於新陳代謝和血液流通,對健康大有裨益。
陳老師的最後一大愛好是抽雪茄。
熟悉陳老師的人都知道,他的煙癮很大。陳老師曾在一次接受我的采訪時透露,他煙齡有近50年了。不過他很少抽紙煙,覺得那種煙抽起來沒味道。他說他最喜歡抽農民種在地裏的那種汗煙,那種煙抽起來過癮,有勁,抽一口渾身舒坦。
慢慢的,由於當地種煙葉的農民越來越少,汗煙也就越來越難買到了。陳老師便開始買一些雪茄回來抽,雪茄當然也有便宜貴賤之分。但陳老師表示,隻要煙味道合口,就是最便宜的雪茄他也喜歡抽。
有次,在麵對麵接受我采訪時,中間,陳老師忽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我趕緊問他是不是有什麼要事要做,陳老師有些不好意思地對我說道,煙癮來了,我又知道你不抽煙,怕嗆到你。所以,想到外麵抽上幾口。
那一刻,我忽然萬分地感動!
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對待我們這些無名小卒,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同時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這看似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陳老師平易近人、親切隨和的大家風範。
載於《意林原創》
每個大家都跟平凡人一樣,他們其實就是平凡的人,有著自己的愛好,有堅持的夢想。而我們一旦接近他們,就會被他們的光亮照亮。
雪 人
文/〔美〕鮑勃·帕克斯 龐啟帆 編譯
隻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會團結,因為它關係到一切人都共同擁有的東西。
——席勒
一個大雪紛飛的星期六下午,小男孩威廉斯和他的父親清理在暴風雪中落在通道上的樹葉和樹枝。休息時,他們靜靜地坐著看落雪。
“爸爸,我的朋友告訴我,每一片雪花都是不同的。”威廉斯說。
“我相信這是真的。”威廉斯的爸爸答道。
然後是短暫的沉默。
“我們怎麼知道每一片雪花都是不同的呢?”威廉斯問。
爸爸微笑著看著兒子說:“我們隻要驗證就知道了。”
“但對我來說,它們看起來都是一個樣的。”威廉斯補充道。
爸爸覺得有責任找出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一個他的兒子若幹年之後也會記得的深刻答案。
“兒子,雪花就像人。上帝創造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以一個非常特別的方式保持我們的獨一無二。我們怎麼知道這個呢?我們隻要驗證就知道了。”
威廉斯站起來,伸出手,然後看著落在他手套上的雪花。
“它們是不同的。”威廉斯說,“就像人。”
“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是那麼美麗。”他繼續說,“他們為什麼不能融洽相處呢?”
“雪花?”爸爸問。
“不,人,爸爸。如果人們像雪花,並且每一個都像你說的那樣獨一無二和特別,他們為什麼不能融洽相處呢?”
父親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應該得到一個好答案的問題。
“我的意思是,當你看著我手套上的雪花時,它們都是不一樣的。而當你看院子裏聚在一起的雪時,它們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在一起時,它們更美麗。”
爸爸思考了片刻,然後說:“選擇。”
“選擇?”孩子問。
“上帝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之一就是選擇的權利。我們所有的人都是不同的,但我們有一個共同點:我們可以選擇我們要做的事。比如我們如何著裝,住在哪裏,還有我們彼此如何對待對方……”
“所以選擇是一件壞事情?”威廉斯問。
“哦,不,隻是在我們選擇錯誤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