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輯

為別人的黑夜留一盞燈

身處黑暗,最大的渴望就是一縷光明。為別人的黑夜點亮一盞燈,把別人的福祉看得跟自己的福祉一樣重要,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光明便會在黑暗裏散布、傳播。

把左手給你,右手也給你

文/芳心

應該尊重彼此間的相互幫助,這在社會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高爾基

她是我的QQ好友。

她在QQ上對我說:她是一個被父母寵大的女孩。在家裏什麼活都不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說:一個女孩子可不能這樣懶惰,將來會嫁不出去的。她說:不怕,如果遇到真心愛她的人,會包容她的一切缺點。我說:你真是個任性的女孩。

她說:在學校裏,老師、同學們都很寵愛她,同桌會在上課前幫她把課本準備好,這還不算,上課的時候還要幫助她掀開作業本,把鉛筆遞給她。我說:你為什麼不學著自立?她說:我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接受別人的幫助我很快樂,別人也很快樂。

我說:你真是個恃寵而驕的女孩,離開了別人,你可怎麼生活?她發過來一個大笑的表情,又發來一個害羞的表情。她說:她的身邊滿滿都是愛她的人,才會把她寵得這般懶惰。我說:雄鷹不離開地麵,永遠飛不上藍天,你不離開別人的幫助,永遠學不會獨立和堅強。

良久,她發過來一行字:是他們自願把左手給我,把右手也給我的。我搖搖頭,發過去一個微笑的表情。除了微笑,我還能再說什麼呢?

好久不曾聯係,我不喜歡跟這樣一個遊手好閑的女孩做朋友。

那天上QQ,看到她的留言:今天我生日,十點左右,同學們會為我在網上過生日,到時候我會發照片給您。讓您看看我什麼樣子,您願意為我祝福嗎?我回複:好!

馬上到十點,端坐電腦前,等待為她祝福,雖然她不是我喜歡的女孩,但我還是願意為她送上生日的祝福。

對話框中她的信息閃起來,我趕忙打開,是她,她發給我一張照片,是一個女孩大大的燦爛的笑臉,笑臉占據了整個畫麵:“嗨,您好,謝謝阿姨專門守在電腦前為我祝福。您說得對,我一直是個任性的女孩,今天我18歲了,過了今天,我不會再任性了,我要像阿姨說的那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女孩。”她的笑容是那樣甜美,讓我忘記了對她的討厭。我在對話框裏打下一行字:真誠祝你生日快樂!希望你的明天不會再是一味的依賴。

她謝過我之後,說出去和同學吃飯,便下線了。

又是長久的時間不聯係。

那天我看她QQ空間有更新,就點了進去,空間裏有一段視頻,點開,我驚呆了:畫麵中的女孩正是照片上的她!她用腳指頭夾著筆,在本子上寫下一行行字,一道道題,甚至畫下一幅幅畫……

接下來是她上公交車的畫麵,小小的一段距離,卻是她“登天”的障礙,她是那樣矮小,以至於不能一抬腿就能跨到公交車上去。她使足了力氣,終於上了公交車。那一刻,我有想為她鼓掌的衝動。

視頻最後有一段話:如果你在街頭遇到她,請別幫助她,因為她想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

我心潮澎湃,在視頻下寫下留言:如果在街頭遇到你,我一定要幫你!一定要幫你!我願意幫你!我眼含熱淚,鄭重地敲下我的心聲:我願意和你的親人、朋友、同學、老師一樣,把左手給你,把右手也給你——這個天生沒有雙臂、身高不足一米的女孩!

載於《北京青年》

有些是人不幸的,身體殘缺,行動不便。可是同時也是幸運的,有那麼多好心的人願意幫助她。感動我的,不是那些好心的人,感動我的,是她活得那麼艱難還想要獨立。

一輛舊輪椅的愛心之旅

文/小佟探花

心心相印的人,在悲哀之中必然會發出同情的共鳴。

——莎士比亞

晌午時分,“天南地北”QQ群裏出現了短暫的靜謐。

突然,網友“河南雷哥”拋出了一條信息:有一位河南南陽的殘疾朋友,她的輪椅壞掉了,已經躺在床上一周了,哪位朋友家裏有不用的舊輪椅可以捐獻?“河南雷哥”是一位重殘人士,但他熱愛公益,自建了一個公益網站。

就像一顆石子拋進了平靜的湖麵,QQ群裏立刻泛起了漣漪。

一會兒,網友“吐魯番老姐”頭像閃動:“我家倒是有一輛,八成新,是我曾經中風的公公去世後留下的,我可以捐獻給那位殘疾朋友。但是我家庭困難,出不起托運費。”

網友“廣西閑人”立即接話:“從新疆吐魯番托運到河南南陽,光托運費恐怕就夠買一輛新輪椅了。”

群裏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大家似乎在思索什麼。

“不如我們來個輪椅運輸接力吧?”網友“烏魯木齊主婦”提議道。

“怎麼個運輸接力法?你說明白點。”立刻有人附和。

“大家一定都知道‘接力賽跑’吧?我們分段多人次把輪椅從吐魯番運到河南,一路向東一棒一棒傳遞下去,直到把輪椅運送到河南那位朋友家中。”提議者解釋。

“真是個好辦法!”QQ群裏讚聲一片。

“烏魯木齊主婦”接著說:“我老公明天一早要去甘肅蘭州送貨,我們可以取道吐魯番接過第一棒把輪椅帶到蘭州,大概2天後到達蘭州,看看群裏有沒有蘭州的朋友,願意接著走下一程?”

“烏魯木齊主婦”話音剛落,網友“蘭州小馬”立刻接過話茬:“我是蘭州人,3天後要去西安出差,我可以接過第二棒把輪椅帶到西安。‘烏魯木齊主婦’,一會兒我把我的電話號碼發給你,你們到達蘭州時給我打電話,我去接輪椅。”

群裏的討論頓時熱烈起來,輪椅離目的地又近了一步,那位臥床的殘疾朋友收到輪椅指日可待。可誰知道輪椅的運送接力在西安站卡了殼,盡管大家都在群裏熱情地呼喚下一棒:“有西安的網友接過愛心輪椅運送接力棒嗎?”但是很長時間,沒有人回應。

就在大家預感此次輪椅運送接力要失敗的時候,晚上9點,網友“西安阿寶”上線回複:“抱歉,我白天沒有在線,晚上上線時才看到大家發布的信息,深受感動。我們一家人正好準備開車去河南南陽探親,我們可以接過第三棒把輪椅直接帶到南陽。‘蘭州小馬’,我已經把我的電話號碼發到你的QQ上了,你到達西安時可以給我打電話,我去取輪椅。”

網友“西安阿寶”又問:“‘河南雷哥’,你可以把那位殘疾朋友的家庭地址告訴我嗎?我們可以開車把輪椅直接送到她的家裏。”

網友“河南雷哥”感激地回複:“謝謝‘西安阿寶’!那位殘疾朋友的家不在市區,在一個鎮,你初來乍到不熟悉道路,我再另找一位南陽當地的網友去你那裏接輪椅,再送到那位殘疾朋友家裏吧……”

這時,一位自稱是“南陽的哥”的網友立刻出來毛遂自薦:“南陽市轄區的各鄉鎮村屯我最熟悉了,就把這個光榮任務交給我吧!”

一周後,網友“河南雷哥”在群裏發出一張照片,那位殘疾朋友坐在愛心輪椅上,一臉開心的笑容。身後站著接過“輪椅接力”最後一棒的好心網友“南陽的哥”。

QQ群裏的愛心接力,一輛舊輪椅的愛心旅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世界無處不在的愛心。

載於《品讀》

愛心需要傳遞,才會發出更為耀眼的光芒。當愛心滾動起來的時候,社會就是一片溫暖的海洋。

老根叔

文/崔永照

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的愛心往往多於怨恨,他樂觀愉快、豁達、忍讓而不悲傷、消沉、焦躁、惱怒。

——穆尼爾·納素夫

老根叔在村裏輩分大,才五十五六歲,大半個疃家中的人都是他的晚輩。他農活把式高人一籌,不到20歲就當生產隊長,沒兩下子誰服哩?他養了個好兒子,大學畢業分到北京,混得人模人樣兒,才三十郎當歲,聽說當上和縣太爺一般大的官兒,老劉家祖墳冒煙兒哩!疃家中的人一提起劉二爺,哪個不豎大拇指頭?

但是,這兩年人們說起老根叔,背地都罵他財迷,說他天生是打錢眼兒裏鑽出來的。人這一輩子,有啥都好,就是別有權、別有錢,一有這兩個玩意兒,好人都變壞人哩!

無風不起浪,疃家中的人也不是生著法兒說老根叔的不是,這人實在是舍命不舍財,叫財迷了心竅哩!

三年前,兒子把他老兩口接到北京,不說住洋樓,也不說茅坑(廁所)在炕頭,更不說頓頓拎著小酒壺,單說那大夥兒心裏景仰的天安門,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你見天溜達一趟天安門,瞧瞧那共和國開天辟地放禮炮、升國旗的地界兒,那心裏恣兒得要上天,一準得活到九十九哩!

老根叔是天生出大力的命,過不了城裏人那舒服的日子,沒挨到仨月就跑回村裏來了。人們問他咋回來了?他說待不慣,見天閑得渾身不自在哩!人們笑,說別人做夢都巴望的好日子,你卻有福不會享哩!

他詭譎地笑笑,騎著驢(背著手)叼著小旱煙袋去山上陂裏轉悠去了,好像他又是當年的生產隊長。有時候,坐在那地頭上,望著那滿地野草,眉心兒裏擰起一個大疙瘩。

那時候,村裏的青壯勞力都天南地北地打工去了,家家承包的土地都撂了荒。土裏摳錢難,沒出息,沒人做那營生,他卻打起這些撂荒地的主意。果然,他東家進,西家出,和人家合計那撂荒地的事兒。條件十分簡單:你家沒人手,地俺種,村裏上繳的糧食俺繳,所有花費俺擔,你啥心甭操,等有了人手,地仍歸你。

這裏頭的好處誰心裏都是明鏡兒,老街古鄰,一疃一莊,誰好意思?個個都一個音兒說:“老根叔,虧你的一片心哩!”他說:“撂荒白丟白瞎,丟上種就打糧食,土能生金哩!”他又去找村長,說了自個兒打的譜兒。村長說:“你舒服飯不願吃哩?”他說:“啥也沒有和土坷垃打交道這碗飯吃著舒服哩!”村長笑說:“村民自治,隻要不少繳村裏的糧食,有多大能耐你就可勁兒使哩!”

第二年一開春,兒子先回一趟家,陪著老爹在山上陂裏轉悠。兒子剛走不幾天,兩台45馬力的大拖拉機就開進村裏。又過了幾天,他聘用的四五十號人也進了村,他們先是放火燒荒,接著就是深翻土地,再接著就是播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