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年輕時候的傷感,大都流於形式。那些覺得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日子,其實是種自我妥協。告訴自己,再努力一點,再一點,這是屬於自己的獨角戲。
鮮花不怕雨文|程剛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隻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紮奮鬥過來的。——鬆下幸之助
個強盜溜進寺院盜香火錢,被小沙彌看見了,小沙彌上前搏鬥,結果受了重傷,心理有了陰影,膽子變得非常小。
幾個月調理後,他的體傷好了,但心傷依舊。那段日子,他精心將一株小花栽在花盆裏,長勢很好,不久便開花了。小沙彌把它放在院子裏,小花每日接受陽光照射,嬌豔欲滴,美麗動人。
這一天,大師帶著他下山去化緣,突然烏雲密布,狂風驟起。小沙彌突然想起自己的花還在院子裏,急忙對大師說:“師傅,徒兒要趕回去,有盆花已養好久了,還在院子裏,一會兒狂風暴雨來臨,恐怕花就謝了。”小沙彌說完,便要往回跑。可大師叫住了他,對他說:“不用回去,鮮花不怕雨。”這可怎麼說,小沙彌一臉疑惑,可又不敢反駁師傅,隻好跟著師傅走,可他卻心亂如麻,一直惦記著那盆花。
終於跟著師傅回來了,小沙彌第一時間跑去看花,可令他難過的是,那朵盛開的花早已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小沙彌難過極了,轉而看向師傅,對師傅說:“師傅,您不是說鮮花不怕雨嗎?可它現在怎麼被雨水打落了呢?”
師傅笑了,撫摸著他的頭,對他說:“徒兒,鮮花從來不怕雨,它隻是在與雨水的搏鬥中暫時失敗而已,不過,再有幾天它還會開出美麗的花兒,如果它真的怕了,就永遠都不會開花了,不是嗎?”
小沙彌理解了師傅話中的含義,突然間醒悟過來,感謝師傅指點迷津。
載於《意林少年版》
每個人的身體裏都藏著另一個自己,他怯弱,自私,虛偽和不成熟。每一次苦難,都是我們成長的時機,它讓你摒棄那些不好的品質,從而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每個人到最後,麵對的最大的敵人,是那個不好的自己。
不憑經驗文|薄隕
如果你要成功,你應該朝新的道路前進,不要跟隨被踩爛了的成功之路——約翰·D.洛克菲勒
秀才找到大師,告訴大師他一直在販賣布匹,去年在鄰縣又開設了一個店麵,售賣的布料質地很好,售賣門麵也在縣裏繁華地段,總之什麼都和我們縣裏的店麵差不多,可生意就是一直很冷清。
大師沉思片刻,帶著他來到山腳下。山腳下通向後山有兩條路,一條路看上去荊棘不多,道路平整,而另一條則荊棘滿地,幾乎看不見路。大師問秀才:“施主,這兩條路隻有一條通向後山,你看是哪條?”秀才認真觀察了一下,略有所思地回答:“當然是路麵平整的這條。”“為什麼呢?”大師問。“這條路荊棘少,而且平整,那肯定是走的人多,走的人多了,那就說明這是通向後山的路啊。”秀才胸有成竹地對大師說。
大師一笑,對秀才說:“施主,空口無憑,不如走走試試,到時候定會知道哪條路是通的。”秀才一聽,大師是在懷疑他的判斷,那一定要證明給大師看他的判斷是對的。於是,秀才走上了平整的那條路。
傍晚時分,秀才回來了,一臉茫然,對大師說:“師傅,對不起,我判斷錯了,這條路是一條死路。”大師輕笑不語。“可為什麼它如此平整呢?難道不是人走的多嗎?”秀才心中不解地問。
大師又是一笑,對秀才說:“你想想,如果你走另外一條路,走一遍就可以過去了。可現走上了這條路,知道是死路以後還要返回來,走了兩遍,當然就把這條路踩得很平整嘍。這就像你做生意,怎麼做一定要考慮好,不一定要遵循老套路。有些時候,經驗可以害死人。”
秀才聽後,頓悟。
載於《青年文摘》
沒有什麼是絕對,那些看似寬廣的康莊大道,未必適合你,那些雜草叢生的小路,許是你成功的必經之路。去找尋屬於你自己的出路吧!
真正的優秀文|(美)丹·克拉克孫開元編譯
每一種情況,都有適合他的一個特殊的戰略。——安德烈.波弗爾
一次,我作為特殊嘉賓參加了電視台舉辦的現場直播脫口秀節目,在節目開始後,女主持人對我說:“您是一位作家和演講家,這也讓您成了一位有見地的專家。但是誰能肯定你說的就對呢?誰賦予您權力告訴我們是非對錯呢?”
她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不過我發現她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也很客觀。“你說得很對”,我回答。“我和所有人一樣,沒有權力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人會從理想主義的角度來衡量對錯,於是在一些小事上爭論不休。我非常理解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但是我想,對於慈善、寬容、誠實、仁愛、包容、有責任感,以及努力工作、服務這些方麵的話題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值得我們討論。”
那次節目隻有十分鍾左右,但是我的即興評論似乎平息了她的火氣,而且我自己對於一些事情的是非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獲得了成功的人們也許都渴望做到“優秀”或者“最好”,但是那些出類拔萃者——比如那些能夠領導他人或啟迪他人者——卻能看得更遠,做出正確的選擇,即使是那條路走起來更為難走。我研究過,也采訪過很多在商業、教育、體育和軍事領域中極有建樹的人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無論多麼艱難,他們都能堅持做正確的事情。而且,有這種精神的人似乎也都是快樂、自信和謙和的。
在經濟領域裏,你能夠獲得一些利益;在體育個人單項賽中獲獎,或者機智勇敢地獲得一次戰鬥的勝利,能夠獲得這些成就還不是很難,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成功能給這個世界帶來長久的影響,或者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冠軍,那麼這可就難了,除非你做正確的事情。
我就以美國籃球隊的故事來說明“好”和“正確”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美國在1988年派的是業餘籃球隊參加了奧動會比賽,獲得了銅牌。後來,國際奧委會修改了參賽規則,允許職業籃球隊參加奧運會比賽。自從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開始,美國就派出了“夢之隊”參賽,選手幾乎都是NBA全明星隊員,連續三次摘得了奧運會男籃金牌。但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情況有了出人意料的變化,參賽的還是夢之隊,隊員也還是NBA全明星隊員,但是在雅典奧運會中連輸三場,最後隻獲得了一枚銅牌,比以前的奧運會籃球隊參賽時輸得還慘。《今日美國》報的頭條新聞這樣寫道:“6.8億美元買不回來一塊金牌。”
在這次失利之後,美國籃球隊的領導們改變了他們的策略,把目標定在培養一支懂合作、有素質的球隊,而不僅是一群技術高超的散兵。後來,美國籃球隊很快振作起來,在2008年和2012年奧運會上,美國籃球隊連獲兩次冠軍,爭回了尊嚴。
他們的成功讓我們想起了另一個故事,1980年,美國曲棍球隊以六勝一平的戰績獲得了奧運會冠軍,而他們在這次大賽前隻進行過一次選拔賽。當人們問起主教練赫伯是如何取得這一佳績時,赫伯說:“我沒有選‘技術最佳’的運動員,我選擇了22名‘正確’的運動員,所以才能擊敗強大的對手,獲得了奧運會金牌。我選擇的運動員不僅要能刻苦訓練、聰明打球,而且要有一個好品格,能夠代表他們的國家。”我想,赫伯所說的“正確”就是一個人的整體素質,他確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於是創造了奇跡。
載於《知識窗》
一個團隊或者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特殊的道路。就像一把鎖有專門與之搭配的鑰匙一樣。堅持自己的道路,成功才會降臨。
打開你的總開關文|阮小青
人的天才隻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為熊熊火焰,那就隻能學習,學習!——高爾基
中考落榜後,母親不願讓我就此脫離學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湊了一筆頗為龐大的費用,打算讓我自費讀高中,繼續求學生涯。
我左右不願意。因為我清楚,那筆錢,是母親日夜不停的辛勤汗水所換來的。再者,我真已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寒窗十餘載,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幸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於是,我有了輟學的念頭。
我幾經跟母親提起,她都不同意。我知道母親的性情,隻好作罷。整日遊混於學堂,碌碌無為。感覺,自己一身的光點,將要隨時光消逝,並埋沒於這乏味的學堂之中了。
當時依稀知道,自己真是厭學了。我的善良、勤勞、勇敢、大方,都與這個學堂無關。隻有越過四麵高牆,踏入外麵的世界,這些優點才會得以全然展現。
高一下學期,物理老師因公調配。新來教此門功課的是個瘦小的老頭,看上去頗有曾經私塾先生的味道。
他有事沒事總會到學堂裏轉悠。大抵是發現了我的病態,於是終有一日找上了我,叫我去協助完成一個電路實驗。
密閉的實驗室裏,一些拇指般粗細的小燈散發著昏黃的光亮。幽明中,大抵可見無數紙條被釘於電路開關旁邊。我細細看去,大都寫著勇敢、堅強、毅力、善良等詞彙。
先生說:“你細看後,已該明了,這些開關之上,都有著成功必備的品質。你嚐試去做一下,按怎樣的順序,才能將這些光亮發揮到極致。”
我按先生的話,一一試去,依次拉下了善良,勇敢,勤奮,自強的開關。昏暗的屋子裏頓時有了四束光亮。
我想再去打開其他的開關,卻被先生製止了:“每個人的優點終是有限的。四次機會,已足夠了。”
看著微弱的四盞燈在漆黑中努力地散發著光亮,我的心一點點開始惶恐起來。感覺這些原本刺眼的光束都在逐一暗淡。我生怕,有那麼一瞬,這些光亮會陡然消失了。
虛弱一步步向我推進。就在昏暗即將重臨這個屋子的時候,先生“啪”地拉下了總開關。頓時,幾十束刺眼的強光從四麵八方照射而來。我被籠罩其中,像是一個焦點。
那一刻,我內心溫暖極了,血潮澎湃。先生引著我走出來,去看那個神秘的總開關。
那是一塊做工粗糙的塑料。塑料下,依稀有一根短短的黑色膠線。膠線旁,是一張諾大的紙條,紙條上赫然寫著“學習”二字。
我恍然明白了先生的用意,開始沉浸在一種對往事的憂傷愧疚之中。先生笑說:“當你麵對黑暗,欲追求光明之時,請記得打開你的總開關。隻有它,才能讓你的人生閃耀,不斷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