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最珍貴的一課

文/魯小莫

他做夢也沒想到,這把最愛的胡琴,有一天會成為他謀生的工具。是的,謀生。這樣想的時候,他的心,隱隱作痛。音樂曾是他的夢想,胡琴是夢想載體。他無數次幻想,他坐在高等音樂學院的教室,如癡如醉聽老師講課……這一切,隨著那場可怕的車禍,永遠地劃上句號。

許多時候,他坐在鬧市區,或地下通道的路口,胡琴架在腿上,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響。胡琴對他來說,隻是一個道具。因為他發現,僅僅對著一隻破舊的搪瓷缸子,一天下來,收入廖廖無幾。而有了胡琴,人們往搪瓷缸裏投置的硬幣明顯增多。

胡琴咿咿呀呀響著,他隨心所欲換著曲目,無人認真傾聽。眼前的行人是匆忙的,冷漠的,瞥來的眼神,是鄙夷的,甚至投來的硬幣,“咣當”一聲,也發出嘲弄的聲音。他習慣了這些。他甚至挽起空蕩蕩的褲角,不無惡意地露出半截腿骨……

那天心血來潮,他拉起《相逢是首歌》。這支曲子,他曾經代表學校,參加市裏的音樂比賽,獲過優秀獎。往事如夢,卻曆曆在目,他一邊拉著,眼角一邊沾上淚滴。他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忽然聽到一個嚴厲的聲音:音調高上去!

他抬頭。一位女人,穿著白色風衣,站在眼前,看著他,臉上不苟言笑。他一愣,一股說不清的滋味湧上心頭。居然有人注意他!他抹一把眼睛,眼睛也跟著亮起來。他認真拉起來。女人輕輕打著節拍。許久,她點點頭,說,不錯。轉身走了。

他看著她的背影,有些疑惑。人們總是唯恐避他不及,居然有人來主動指點!這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看起來高貴沉靜,打拍的手勢嫻熟優美。他深呼吸一口,體內仿佛有新鮮的血液注入。

他開始注意來往行人。他發現,那位穿白色風衣的女人,每星期三下午,總會從這裏經過,然後,在他麵前駐留片刻,靜靜傾聽,或指點一兩句。於是,每星期三下午,他總是雷打不動地呆在這裏,賣力地拉著。

那個下午,他照例來到老地方。風很大,天很冷,女人遲遲未來。他遲疑著,想離開。這樣的鬼天氣,行人少,收入更少,呆在這裏,簡直是白受罪。正猶豫不定時,女人出現了。她依然穿著白色上衣,麵色白皙得近乎蒼白。他心裏一喜。女人照例聽他拉了一會兒,然後,輕打節拍,讓他隨著節拍拉。

讓他欣喜不已的是,在女人的節拍下,他以前很難拉上的音調,居然平穩地滑過。女人或點頭,或搖頭,或說一兩句鼓勵的話。他用心拉著,恍惚間,仿佛坐在一座音樂的殿堂,天為梁,地為座,他與老師徜徉於音樂的海洋。

一隻曲子不知拉了幾遍,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的頭上,冒著熱氣騰騰的汗。汗水流進眼睛,他騰出手抹一把時,才發現,不知何時,女人的身邊,多出一個紅衣女孩,女孩為女人高高舉著一把雨傘。天空居然不知在何時,下起極細極細的雨絲。

女人對女孩擺擺手,讓她把雨傘舉到他的頭頂。他慌忙搖頭。女人卻不容分說,將女孩輕輕推過去,說,我穿著風衣呢,濕不透的。女孩不情願地站在他身邊,舉著傘。

他感覺她累了,有些喘息,便停了下來。然後,她對他說了一句他終身難忘的話,定定地看著他的眼睛,片刻,轉身離開。

以後的日子,他仿佛變了個人,他再也不敢將胡琴拉成咿咿呀呀的聲響。他用心拉著每一支曲子。常有行人在他麵前駐留,搪瓷缸裏,錢幣總能裝得滿滿的。可這些,無法安撫他一顆焦躁的心,他許久沒有見到那個女人了。每個星期三下午,他的眼神急切地在行人中穿梭,卻再也尋不到那個親切的身影。

直到一天,紅衣女孩出現在他麵前。女孩麵容沉靜,像在沉思,又像在傾聽。許久,女孩轉身離開。轉身的瞬間,他看見她眼角有淚。他喊住她,囁嚅著,問,那位老師,你見過她嗎?

女孩停下來,緩緩地說,她是我們音樂學院的教授,那個星期三下午,她為我們授完課,又來你這裏……她得了絕症,上了手術台,再也沒下來。那一次,是她最後為我們上課……女孩的眼淚奪眶而出,嗓子哽咽著,再也說不下去。

他一怔,十指僵住,胡琴聲戛然而止。

他不敢再隨便動琴。每一支曲子,必用心彈拉。紅衣女孩成了他的朋友,不時來看他,給他指點,或說一些瑣碎的話。那天,他正拉著一支曲子,一個敦實的男人在他麵前站了很久,而後,遞給他一張名片,問,你願意到我這裏幹嗎?

那個敦實的男人,是這個城市有名的向偉樂隊的老板。

他成了向偉樂隊的頂梁柱。每一次演奏中,他拉得如癡如醉,台下觀眾聽得如癡如醉。不時有人獻花,他贏得如雷掌聲。觀眾們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為他身殘誌不殘而感動,而鼓舞。

而他,一心一意拉著胡琴,抬眼中,仿佛又見那次特殊的課堂:天為梁,地為座,細雨是維帳,他的老師,一次一次為他打著節拍……

他永遠忘不了她說的話:隻要心不荒蕪,你的人生,就會綠意蔥蘢。

而他綠意蔥蘢的心裏,是她,灑下了愛的種子。

【作家構思呈現】:

在市裏最繁華地段,有一處地下通道,那裏常常坐著一位拉胡琴的殘疾人。有一天,我看見一位衣著時尚的女人,在為他很認真地打著節拍,很多人駐足觀看。尊重是愛,凝神聽琴是愛,慷慨解囊是愛,為他提高琴技是愛……那一刻,我感受到的,就是這濃濃的愛。

【適用考場話題】:

夢想,節拍,高貴,哽咽,綠意蔥蘢

三、現代文閱讀理解

順便的愛,最好的愛

文/魯小莫

那段時間她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看吊瓶裏的藥,一點一點輸入體內,她感到異常疲憊。來看望她的人很多,親戚,朋友,下屬……她不得不打點精神,一一應對。

禮物送了一堆又一堆,牛奶,海參液,各種滋補品。鮮花和果籃擺在床頭,太多了,愛人就送一些給護士或鄰床的病人。

每一位來訪者,噓寒問暖,囑咐她安心養病。她應著。知道大家都很忙,耽誤了別人的時間,她感覺抱歉。目光在來者中逡巡,她看到一位十三四歲的女孩,垂著雙手,有些羞澀地站著。她微微一笑,想起來,來醫院那天,下車時,女孩正好從車旁經過。雖然女孩兩手空空地來看她,還是有溫暖,輕輕掠過她的心。

女孩是她讚助的一名貧困女生。隨著她事業的步步為營,以她名字命名的美容院,規模空前發展。錢賺多了,便想起做點公益事業。女孩的資料是從報紙上看到的:父母在一場事故中去世,女孩與奶奶,相依為命。一對一的讚助方式,是每年付出1200元錢。可在給女孩送錢的過程中,她從班主任那裏了解到,女孩常常遲到。原來,女孩和奶奶住在郊區的一間地下室,離學校距離遠不說,地下室裏陰暗潮濕,下雨天常常積水。她想起了自己的另一套住房。房子很小,一室一廳,是當年和愛人剛來這個城市時買下的。後來,她們搬進海邊的別墅。嫌出租麻煩,小房子就一直空著。她當即決定,讓女孩和她奶奶搬進這套小房子裏。

一年1200元錢的讚助費,對她來說不算什麼,一件衣服,一頓飯錢而已;讓出房子,既方便了女孩,房子又有人照顧,一舉兩得。可作為一名商人,她懂得,任何行為都可能蘊含商機。與電視台的朋友一起策劃,於是人們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了這樣令人感動的一幕幕。

女孩在潮濕的地下室裏,瑟瑟發抖;女孩和奶奶搬進新房子,欣喜無比;女孩接過她手裏的錢,流下感動的淚水;她和女孩母女一樣促膝交談;女孩在海邊迎風奔跑,向人們展示自己的幸福……

節目錄製的過程中,女孩是主角。對於策劃者的意圖,女孩領會得很快,也很順從。這讓她感到欣慰。女孩看她的眼神,充滿感激和欽佩,又讓她微微不安,但隨即想,女孩也是本次活動的受益者,沒有什麼不妥。

節目錄製得很成功。播放後,許多觀眾在電視機前,流下眼淚。很長一段時間,美容院的生意額直線上漲。在美容業普通不甚景氣的情況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在不易。愛心也能創造價值,她在心裏暗暗叫好。

如今,她很想對女孩說點什麼,比如,問問成績,或者生活得怎樣?可女孩被擠在一群人後麵,像一朵最不起眼的小花。她也就閉了嘴。朋友們走了,女孩也走了,自始至終都沒有說一句話。

她沒有想到,第二天清早,她剛起床,女孩像一隻小貓,輕手輕腳地走來,手裏拎著一隻保溫桶。她還沒開口,女孩先笑了,說,阿姨,喝點粥。打開保溫桶,一股清香溢出來:白米,紅豆,大棗,蓮子……釅釅的八寶粥嫋嫋冒著熱氣,她的肚子在那一刻咕咕叫起來。

每天早上女孩都來送粥。這給她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午飯和晚飯通常由愛人送來。可早上,愛人又要照顧兒子,又要送兒子去幼兒園,忙得不可開交。女孩的參入,直接幫他們家解決了一大難題。可她隱隱不安:學生時間緊張,她耽誤女孩太多時間了吧?

女孩卻安慰她,阿姨,不礙事的,醫院在家和學校中間,我順路;我也要吃早餐,給您送來,隻是順便而已。

她放了心。低頭喝粥,八寶粥的味道好極了,帶著一股甘甜,顯然加了冰糖。她為女孩能吃到這樣的營養早餐而高興,眼前不禁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麵:天蒙蒙亮,女孩的奶奶就起床了,淘米,熬粥,叫醒女孩,給女孩盛一碗,再給保溫桶盛上……

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來看望她的朋友越來越少,她不報怨,隻是心裏滋生了越來越多的寂寞。倒是女孩,不離不棄,每天早上準時到來,拎著香噴噴的八寶粥。她問,你奶奶好吧?女孩點點頭。她問,期中考試考完了?考得怎樣?女孩臉上飛過一抹紅暈,說,別的科還行,就是英語,不太理想。她有些著急,說,抓緊時間補補呀!女孩點點頭,臉更紅了。

她的身體恢複得挺好,時間也過得飛快,住院轉眼一個多月了。那天她醒得早,醒來後感覺神清氣爽,穿衣下床,信步走出來。再過兩天就要出院了,她想去女孩那裏看看。路程不太遠,十分鍾就到。抬手準備敲門,她笑了,這是自己的房子,自己有鑰匙。把鑰匙插進鎖眼,門開。女孩在餐桌前,見了她,“呀”一聲,趕緊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