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熱點作家簡介

一路開花,原名李興海,雲南宣威人。

知名作家,當紅青春領軍作者。《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暢銷期刊簽約作家。全國中高考熱點作家,作文專家,勵誌演講師,致力於用文字讓中國青少年自由積極地成長。

主編青少年閱讀類暢銷圖書40餘部,出版有《海和魚的秘密》《成長是一種群居的孤獨》《總有些青春要辜負》等十餘部作品。現為上海宏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二、美文閱讀

願母自私

文/一路開花

我時常能讀到這樣的作文。年幼的學生們用稚嫩的筆記給我寫著,他們的母親是多麼平凡而又偉大,因為她們吃足了人間疾苦。為了力求感人肺腑,他們不惜把自己的母親寫得萬般悲慘。或許隻有這樣,他們才足以打動我這位鐵石心腸的老師吧。

孩子們的目的達到了。我時常被他們這些不知真假的故事糊弄得淚眼漣漣。一整個清晨,午後,都沉浸在一種莫名的憂傷之中。

幾年後,這些孩子都長大了,陸續上了大學。再翻閱他們之前給我寫的作文時,我竟有了一中惶惑:為何所有的母親都得這樣悲苦?難道不悲苦的母親就不是好母親嗎?

經常能在報紙雜誌上看到類似的報道:某省某市的某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甘願捐出腎髒,更或者,犧牲自己的性命,以保全孩子。某鎮某村的某位母親,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步入學堂,接受知識,甘願下洞挖煤,過著牛馬一般的生活。

鋪天蓋地的新聞,紀實,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明白,並堅信,塵世中的每一位母親都有著一塊無私的角落,用以安放自己的孩子。我們為此哽咽,為此流淚,甚至覺得,這樣的母親是偉大的,也隻有這樣的母親才足以堪稱母親。

我們要求這樣的感動,要求這樣的悲苦來填補我們日漸麻痹的心懷。我們需要有這麼一些母親站出來,作為代表,為我們詮釋,母親這個職業的偉大。

實質上,從過醫的人,全然不用看這樣的報道或是故事。他們明了,一個女人要從妻子變成母親,勢必要經曆塵世中最強烈的苦痛。

醫學上,把人所能感受到的疼痛等分為十級。蚊蟲叮咬為一級,分娩生子為十級。

我們尚且不說,這疼痛的等分合理不合理。就簡單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一個男子,因癌細胞擴散至下體,不得不進行截肢手術。倘若,讓他不施麻醉,毫無怨言地承受這整個手術過程所給他帶來的苦痛,行嗎?

我想,塵世中,沒有幾人能承受這樣的苦痛。而類似這樣的苦痛,每一位母親,卻真切地嚐試過了。

落筆之前,我曾去醫院聽聞。每一位即將分娩的女子來此,醫生都會問,要不要施用麻醉?施用的話,就不會有那麼痛苦,隻是,很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

據跟我解說的這位醫生的言辭,沒有一位母親要求施用麻醉。她們寧可承受塵世中最大的苦痛,也要避開這萬分之一的會影響到孩子身體健康的幾率。

單從這一點來說,就足以讓我們感動了。

前些天,筆者母親生日。有文朋問及,你送你母親何物?我答曰:僅四個字,願母自私。

我自覺,已沒有任何能送母親的禮物了。惟可讓她高興的,怕是我與弟弟的身體尚且安康吧。

未曾小學畢業的母親不明我這幾個字的深意。但我想,此時的讀者是明白的。我隻希望,全天下的母親能自私一點,把從天性裏賦予我們的愛護,收回一點兒,分配到自己身上。

我們沒有理由去要求任何一位母親再經受苦難。惟能督促她們,多愛自己一點兒。若真如此,那全天下的兒女,才算是行了真孝。

【作家構思呈現】: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同時也是最無私的愛。因此,她常常成為了我們的作文素材,年幼的同學們用稚嫩的筆法描述著他們的母親,把母親寫得萬般淒慘,甚至是虛構著他們的母愛,使之震撼人心,把我這位鐵石心腸的老師感動得淚眼漣漣。

其實母愛的偉大並不是悲苦的故事或報道表達出來的,母親分娩生子所經曆的人世間最強烈的苦痛完全可以說明母親的偉大和無私。

我們沒有理由要求母親通過淒慘來展現母愛,她把我們生下來就已經是最偉大的愛了,我們要是真想孝敬母親,就督促我們的母親自私些吧,多愛自己點兒。

【適用考場話題】:

母親 孝敬 自私

承諾的利息

文/一路開花

在冬天進風,夏天漏雨的破房子裏住了整整三年,還是沒能兌現當初在結婚時跟妻子許下的要買一個大彩電的諾言。

妻子仍然在給別人打零工,從早幹到晚,磨得滿手都是老繭。而他,仍然還是蹬著三輪車在城市裏賣啤酒,沒日沒夜。

雖然美麗的希望還在,但按照月漸稀少的那點結餘來看,日子似乎比以前更好清苦了。

聽到同行們談論開封四胞胎的消息時,他剛送完一車啤酒回來,大汗淋漓。

事情很簡單,開封的一對農民夫妻喜獲四胞胎,但家庭拮據,無力撫養,滿麵愁容。

在報紙上看到這段消息後,一連幾天他都吃不下飯。

經過一夜深思熟慮,第二天清早,他主動去報社求助專門撰寫這個報道的記者,希望報社能夠刊登他親筆寫下的倡議書,並支持他的提議。

他想另外找11個人,組建一個愛心聯盟,每人每年捐獻400塊錢,這樣,開封四胞胎就有了每月四百塊錢的最低生活保障。

愛心聯盟的提議很快得到社會的響應。12個人,來自不同的背景,幹著不同的工作,卻在這一刻,有著同樣的希望。

2003年,一場殃及全國的非典讓這個備受關注的愛心聯盟忽然中斷。

公共場合忽然冷清,人人都戴著白色的口罩,終日惶恐。

夜宵攤,迪高廳,酒吧,KTV等等這類啤酒消費大戶也一度因為生意無人問津,而不得不把先前所簽的全部訂單悉數退回。

生活頃刻陷入窘迫。閑著隻能給貧困的家庭增加負擔,他想了想,還是決定出去看看,繼續推銷啤酒。

大風驟雨,他還在蹬著三輪車一路小跑。但凡有店鋪,他都會下去敲門問問,老板,要不要啤酒?我可以幫你打折。八折!八折!七折!七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