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隱患依然存在
中沙之戰前半小時我與友人打賭,我說,中國隊將以一球小勝,首發陣容中將有徐弘、郝海東、彭偉國,第一球由張恩華打進。友人說我得了熱病。但賽後他立即打來電話表示祝賀,並恭維我預測驚人準確雲雲。但我的預測也有不準確的地方。因為具體的比分我預測為3:2,後兩球我預測為郝海東、李金羽各進一球。但是比賽的結果告訴我,我對於前鋒的能力還是估計過高了。三場比賽進了四球,隻有一球為前鋒所進,充分說明了我們的鋒線還不夠銳利。
中沙之戰的陣容令人眼前一亮,偏執的戚帥居然能夠從善如流,終於改變了那個隆重推出的法寶451,並且一氣換了4名隊員:毛毅軍、李鐵、姚夏、黎兵終於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徐弘、謝鋒、彭偉國、郝海東。
徐弘的複出,他的經驗與穩健在場上作用十分重要,明顯感到防守有層次了,使範大將軍暫時擺脫了被人“人球分過”的尷尬;而彭偉國在中場如定海神針,起碼中場能拿得住球了;郝海東在鋒線上、以及謝鋒的右路進攻也給對方造成很大威脅。應當說,在目前缺兵少將的情況下,這已經是最佳組合了。
然而依我陋見,隱患依然存在。
最大的隱患依然來自兩個邊後衛。這個擔心,早在十強賽開戰前就對一位國家隊教練組成員講過。很明顯,孫繼海是右腳踢球的球員,讓他長期客串左後位,多少有點勉為其難,起碼不像他踢右後衛時發揮得那麼出色。毛毅軍本不屬於那種有天賦的球員,如何能寄希望他於大賽之中,超常發揮?這絕不能怨毛毅軍,他已經盡力了,要怨隻能怨看中他的教練。而謝鋒則屬於有特點的右後衛,不見得場場都能出奇製勝。試想,如果讓孫繼海回到他熟悉的右後衛位置,謝鋒可作為奇兵出現,再急調申花隊吳承瑛入隊踢左後衛,效果會不會好得多?吳的速度和身體條件倶佳,助攻極有威力,回防亦很到位,不健忘的人們都會記得亞洲杯時對沙特吳承瑛那個被誤判的進球,如果當時那個球判進了,那麼整個賽事的曆史可能會重寫,吳也會成為大功臣。當此關鍵時刻,我們為什麼不能請他重新出山呢?
解放範誌毅的呼聲早已響徹雲霄,恐怕隻有戚帥一人沒有聽見。至於範的位置,有人認為是後腰,有人認為是前腰,我認為,小範最適合的、也最能徹底解放他的位置應當是所謂“中場自由人”,這是目前在國際上流行的一個特殊位置,韓國隊12號李基珩,以及這次攻入我們兩球的伊朗小將馬達維基亞,打的都是這個位置。這個位置貌似後腰,但並不固定,經常突然插上,或突然回撤,令人防不勝防,這樣的位置對於球員要求很高,但對於範這種體能上佳,激情四溢,具有頭球好,起動快,超強的彈跳力與驚人的爆發力的球員來講,是再合適不過的位置了。這樣會大大增強我們的前場攻擊力,而現在把範牢牢禁錮在後場,實在是個巨大的浪費,久而久之,範大將軍的感覺都出現問題了。
第三個擔心是左前衛馬明宇,馬兒在三場比賽是表現尚可,但也失去了幾次勢在必進的球,馬兒給人的感覺是在關鍵時刻總是有點兒犯“麵”,目前馬的替補是隋東亮,但隋在大賽中的表現實在有點差強人意,依我之見,不如把申思調了來,這樣,左有申思吳承瑛,右有李明孫繼海,這兩對人選都是各自在俱樂部隊中經過長期磨和的,配合當十分默契,這樣的搭配,進可兩翼齊飛,退可及時回防,為後防起屏障作用,中國隊的兩翼便牢固得多了。
再說鋒線。郝海東是無可爭議的第一前鋒。而三個高中鋒裏,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應承認,小王濤當屬最佳。連續4年聯賽,小王濤總進球數僅次於範大將軍排名第二,何況他人高馬大,就算比別人慢半拍,也足以使他對於對方後衛造成威脅,更何況他與郝配合默契,如果釆用一高一快,他倆應是最佳拍檔。如果用雙快,那麼,在高鋒狀態不好的前提下,應當考慮用李金羽。人們不會忘記被譽為中國隊近年來經典之戰的中土之戰的下半場,李金羽與張效瑞的配合曾使我們眼前一亮,而李金羽的那個入球,實際上是小組賽中的致勝一球,而曾幾何時,由於健力寶世青賽的失利,使之在國人中的聲譽一落千丈,在國家隊效力的四小天鵝也蔫了。很少再看到李金羽的門前靈感和燦爛笑容了,隋東亮那頗具隱蔽性的傳球與射門也沒了,李鐵則頻頻橫傳回傳,勇於向前的意識已不見了,而被譽為健力寶中技術最好的張效瑞幹脆就被“微調”了下去。其實,他們都是21世紀的希望之星,何必以幾場比賽的成敗論英雄,何況,世青賽失利,到底有多少責任該由他們來負,還很難說_,我們的教練何必那麼勢利呢?!
被充分肯定的中伊之戰前60分鍾,其實是一次無前鋒之戰,箭頭人物黎兵根本不見影,所以最後被人攻進4個球是必然的,鋒線不銳利,再好的後防長久暴露在對方火力之下,也難免“百密必有一疏”。不是嗎?
所以,按照目前的可能性,我們能夠排出的最佳陣容可能是這樣的(以442為例,可視情況不同而變陣):
郝海東 李金羽(小王濤)
彭偉國(劉軍)
馬明宇(申思) 李明
範誌毅(實為中場自由人)
吳承瑛 張恩華(盯人中衛) 孫繼海(謝鋒)
徐弘(自由中衛)
區楚良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絕不能僅因贏了沙特一場而沾沾自喜,注意我們的隱患和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隊員應有妁潛力,學會用人之道,應是戚務生和我們整個國家隊教練組的當務之急。
異域思球
正當十強賽鏖戰之際,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我於10月10日赴捷克訪問。球迷們自然都知道那一天是什麼日子。飛機途經維也納的時候,天色早已黑透,從機窗上看去,下麵的燈光璀璨,流金溢彩,像一隻巨大而貴重的珠寶盒,很美。我盯著我的表,一直堅持著不肯換時差,為的是等到北京時間11點30分那一刻,在維也納的上空想象科中之戰開戰的情景。
坐在一旁的肖複興對我的坐立不安嘲笑不已。同是球迷,他卻屬於“冷靜”甚至“冷淡”的一派,就在出國前幾天的足球報上,還看到幽默獎欄裏有讀者評他為“最佳礦泉水獎”,說的就是他那既“冷”且“淡”。此時他笑道:“早晚我得寫寫你們這些女作家球迷,你們這些人就是好肉不疼疼爛肉!……不過你們這幾位,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要真惹了你們,還不把我給生吞了!”繼而看到我要了一小瓶威士忌加巧克力,便又略施小計:“你要是能把這一瓶都給喝了,中國隊就有戲!”天公作證,恰恰是在11點30分那一刻,我硬是把那瓶威士忌生灌下去了,這對於平時滴酒不沾的我來說,簡直如上刑一般。但我硬是喝下去了。肖複興好氣又好笑地搖頭長籲:“得,我算是服了你了!”
在維也納機場轉機起飛至布拉格,又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算算比賽結果也該出來了,那種滋味真真是焦急難耐。還好,來迎接的人群中有個來自駐捷使館的秘書小高,我急不可耐地問他:“你們在這兒能看到現場直播嗎?結果出來了嗎?”他笑了:“要能¥到直播就好了,這兒隻能看到中央4台,得等到布拉格時間12點播新聞的時候才能知道結果。”——原來他也是球迷。當時已是當地時間晚上9點,北京時間淩晨3點了,還要等3個小時才知道結果。那一夜,就在等候和換時差當中度過了。好在小高不辱使命,及時將2:1的結果電告,且詳細到郝海東高峰虎頭豹尾各進一球,我激動不已,暗想剛才那瓶威士忌沒有白喝,又隻恨看不到現場直播,隻好回去看朋友為我錄的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