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要在火星上退休的人(1 / 3)

第一輯 要在火星上退休的人

也許你有很好的點子,可是除了整天誇誇其談也沒見你行動一步;也許你是天才,理論知識爛透在心裏,就差去實踐。你是空想家,還是實踐者。不要浪費時間了,去放手大幹一場吧!

占便宜其實是個套文|高小寶

世界上沒有便宜的事,誰想占便宜誰就會吃虧。——徐特立

有一個人去街上買布料,布料68元,他給了商家100元,理應找回32元,但不知商家大意還是眼拙,竟錯把一張50元當10元找給了他,那人暗喜,接過錢也沒聲張,趕緊離開了。路上他去買肉,可是當他把那張50元給賣肉的時,對方立刻拉下臉來:“師傅啊,這張是假幣,你給我換一張。”假幣?那人一愣,不會吧!剛才賣布料的找我的,賣肉的同情地對他說:“你被人騙了,他給你的是假幣!”豈有此理!那人氣得臉都變綠了,不行,我得去找他。

他氣勢洶洶來到賣布料那裏,“啪”地把假幣往櫃台上一拍,憤怒地說,你怎麼能坑人呢?這張錢是假的,你給我換了。圍觀的群眾竊竊私語。豈料,賣布料的不氣不惱,曬笑道:“這位師傅,你先別著急,有事咱們慢慢說。”那人脖子一梗:“我買了你68塊錢布料,給了你100塊錢,你找給我的這50塊錢是假的!”他話剛說完,賣布料的不樂意了:“師傅,這話可不能隨便說,你買了我68塊錢布料,給了我100,我應該找你32,怎麼能把50塊錢假幣找你呢?你讓大家給咱評評理。”是啊,這個賬誰不會算,到底怎麼回事?圍觀的群眾向那人投去鄙夷的目光。那人自知理虧,卻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憋得他滿臉通紅,本是來興師問罪的,反倒讓人家抓了把柄,他隻好打掉牙往肚裏咽,悻悻地走了。

看看,便宜沒占成,自己吃虧不說,還壞了名譽、惹了一肚子氣。

還有一個小夥子在路上無意撿到一張手機卡,他把這張卡裝進電腦的無線卡槽,發現竟能上網,小夥子欣喜萬分。然而讓他高興的事還在後麵,一般手機卡上網要預存話費,一旦欠費自動停機,可他撿到的這張卡,一連用了幾個月都沒停,小夥子自以為這是電信公司的一個漏洞,便索性放開上網,用得不亦樂乎。不料,7個月後,他被警察“請到”了派出所,原來,他撿到的手機卡是一家公司的,這家公司交費時發現這張卡賬戶使用異常,一核查,才發現卡原來丟失了,隨即報警。

小夥子如實交代了事情經過,麵對丟卡公司堅持讓他支付二十多萬的上網費用及警方要追究的刑事責任,他欲哭無淚,後悔不迭。後來,雖然在律師據理力爭下,小夥子免除了刑事追究,並且根據電信公司相關條款、合同規定以及其工作上的失職失察之責,按照每月500元的標準進行了支付,讓事情落下帷幕,但由此事帶給他的不幸後果卻依然蔓延。小夥子的老母親因擔驚受怕,胃病轉化成了胃癌;小夥子也因此成為當地“喜歡占便宜”的名人,出去談業務,別人總是委婉回絕;他所在的公司因人品問題和他解除了合約;以前和他準備合夥做生意的人,撤資悄然離去……

什麼叫得不償失,什麼叫追悔莫及,什麼叫“貪小便宜吃大虧”,我想,怕是沒有人比這個小夥子有更痛徹心扉的領悟吧!

但偏偏生活中愛占便宜的人隨處可見,而且很多人大事小事不占點便宜心裏就很不舒服。我二姨是個賣菜的,她的顧客中就有這麼一個人,這人每次來買菜,走的時候,總是順手要麼拿幾個蒜瓣,要麼扯幾根小蔥。我看不慣,二姨卻輕描淡寫:“讓他拿吧,沒事。說他幾句,不但會令他沒麵子,還說不定他以後不來我這買了。”我沒好氣:“不來拉倒,誰稀罕。”二姨笑了:“做生意圖得是人氣,別看他拿走了幾顆蒜瓣幾根蔥,但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你當他在我這占了便宜?放心吧,我不吃虧。”說著,二姨朝我眨了眨眼睛。

我愣了愣,雖然不太明白二姨眨眼睛的含義,但她一定有她的“經營”手段。世上的事,講究公平二字,你占了別人便宜,別人心裏能舒服?況且誰的便宜也不是好占的,很多時候,你認為你占到了便宜,也隻是因為你看到的是表象而非本質。

其實,細細想來,占便宜說到底也不是什麼好事,顧盼四周,大概還沒有人因為占便宜而發家致富、飛黃騰達吧!但因為占便宜身敗名裂、得不償失的人卻是大有人在。可現實往往是,一旦有便宜可占,一個個趨之若鶩,眉開眼笑,從來不去想占到的便宜有可能是洪水猛獸,引火上身,這恐怕是人性固有的劣根吧!“吃一塹,長一智”這話被很多人奉為警世恒言,可要是放到“占便宜”這裏,有多少人追悔莫及,就有多少人前仆後繼,但凡之前沒有過剜肉削骨般的重創,稍微遇到點兒誘惑,多半還是會重蹈覆轍。

如果有個人對我說:某一天,當幸運突然降臨在你身上時,你先別高興太早,首先要保持冷靜、理智、克製。我一定會對這個人心生好感並刮目相看。

載於《做人與處世》

一切惡果皆起於貪念。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上當受騙的都是企圖不勞而獲的人,但是你想,怎麼可能有那麼好的事呢?

要在火星上退休的人文|段奇清

耳聞不如目見者,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劉向

世界上掌握航天器發射回收技術的隻有四個:美國、俄羅斯、中國,還有埃隆·馬斯克。

不要以為埃隆·馬斯克也是一個泱泱大國,他不過是美國的一位企業家。馬斯克生於南非,十八歲時移民美國。2013年的一天,四十一歲的馬斯克說:“我要在火星上退休。”千萬不要以為他這是天方夜譚或癡人說夢,而對他嗤之以鼻。其實他已將一個個“天方夜譚”變為現實。

發射火箭從來都是發達國家的事,可他就有雄心躋身之中,一定要將火箭送上天空。那還是2002年1月,即馬斯克三十歲時,有那麼一段時間,無論到哪裏,他的口袋裏總會裝著《火箭推進基本原理》等一類的書,一旦有點兒時間他就認真研讀,不到半年,馬斯克硬是把那些枯燥無味的推論、定理一一掌握。之後,他開始遊說了,技術精英們一呼百應。

“那天暴熱,氣溫達到了四十幾度,馬斯克打電話約我見麵,兩小時以後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夢想成真的時刻,大公司裏永遠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我要是不立刻行動,將來老死了躺在棺材裏我都會跺腳後悔的!”說這話的是克裏斯·湯普森——麥道飛機公司裏主持“大力神”火箭的設計者。與湯普森有同感的還有世界最大的引擎製造商TRW的液體推進器專家湯姆·穆勒,以及在波音公司當了十五年“Delta”火箭的測試主管蒂姆·布紮……

盡管在馬斯克初創SpaceX公司時就有這些精英傾力為他工作,但一家私人公司獨立研發可發射升空的火箭,其困難無不超乎想象。2006 年,他們開發的獵鷹1號火箭首次發射,僅僅一秒後就因燃料管破裂而失敗,此後又經曆過多次挫折。後來馬斯克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說,2007 年到 2009 年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兩年”,獵鷹1號火箭試射失敗,妻子要與他離婚。“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差點就如願以償了,我每天幾個小時幾個小時連續發瘋似的工作。”

一個誌向宏大,能不斷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人,成功其實隻是遲早的事。2008年9月,獵鷹1號運載火箭終於發射成功。成功就會有人來捧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馬斯克們簽訂合同:承諾為之提供支持資金10億美元。

這讓馬斯克們如虎添翼,緊接著他們開始製造“龍”飛船,飛船外形呈“子彈”狀,可以乘坐七人。2011年美宇航局與他們簽署一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任務是讓龍飛船為美國宇航員提供十二次運輸補給任務。這使得龍飛船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商用太空飛船之一。2012年5月31日,“龍”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成功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

“最快在十年內,我的飛行器就有能力將乘客送上火星,最不濟十五、二十年也就夠了。”馬斯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的終極目標是要讓人類在火星上定居。”由此馬斯克也就有了在火星上退休的打算。

總結他們成功的經驗,最突出的就是“簡單”,從而達到目的可靠性和低成本。在加州地區5.5萬平方英尺的SpaceX公司總部,沒有龐大的開發實驗室,沒有一大群博士,也沒有政府津貼,就那麼幾個精英在為製造火箭忙碌著。他們大量采用了成熟技術和成熟設備,為了降低成本,馬斯克們找最便宜的打撈公司在海底打撈火箭殘骸,以獲得尚可利用的設備、零件及原材料。

他們的成本因而極其低廉,如成功將“龍”太空艙運往國際空間站的獵鷹9號火箭,研發費用僅僅3億美元,不到美國漸進一次性運載火箭(EELV)研發費用35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獵鷹9號火箭的標準發射費用為5400萬美元,而在美國火箭發射市場占據壟斷地位的聯合發射聯盟(ULA),平均每次發射需4.35億美元。

馬斯克並非富二代,所有錢都是憑著他的智慧與辛苦掙來的。1995年,他和弟弟開發了一個在線內容出版軟件Zip2。四年後,Compaq公司以3.07億美元現金和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將其收購。隨後,馬斯克又與人合夥創辦了貝寶(PayPal)——開創網上第三方安全支付平台的先河。僅僅三年,PayPal用戶達到1.1億,2002年10月eBay以15億美元將其收購,馬斯克則通過這樁收購獲得約3億美元。

2003年,電動車還停留在概念層麵,性能飽受詬病,無法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但馬斯克推出的第一款電動跑車Tes-laRoaster,解決了高容量電池和高性能電機等關鍵技術問題,單次充電可行駛393公裏;2009年10月,他更是將自己創造的這一紀錄刷新到501公裏。如此先進的電動車,在全球卻是最便宜的,因此非常暢銷。

這些也就為馬斯克造火箭提供了資金。

日前,馬斯克再次用自己的想法引爆全球:設想一下,未來坐進密封的膠囊艙,之後膠囊艙在低壓管道中以每小時1200公裏的時速穿梭,如隻要兩小時就能從紐約到北京。鑒於馬斯克一次又一次將“天方夜譚”變為現實,沒有誰懷疑速度將是火車的三倍、飛機的兩倍,從紐約到北京票價隻要20美元的“超級高鐵”的可行性。

因為這些,馬斯克被稱為“真正的鋼鐵俠”。

馬斯克的故事再次向我們詮釋,世界奇跡就在敢想敢幹且腳踏實地之中。

載於《青年博覽》

也許你有很好的點子,可是除了整天誇誇其談也沒見你行動一步;也許你是天才,理論知識爛透在心裏,就差去實踐。你是空想家,還是實踐者。不要浪費時間了,去放手大幹一場吧!

朋友是“明裏較勁” 文|段功蔚

看你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米格爾.德.塞萬提斯

友誼真好,知道有人在愛惜自己,在別人的生活中、腦海裏有著自己的位置,這樣的感覺往往是奮鬥的力量源泉。

如何可以與朋友加強這種生活的力量和幸福感,隻要有心,就能如願以償。很多時候,朋友會是競爭對手,在明裏較勁。這就是“有心”,因而會讓你力量無窮。

從念大學開始,陳坤和趙薇就是好朋友。有人說,他們成為朋友是“一起討論”來的,不,很多時候不是“討論”,而是在吵架,可以說他們的常青友誼之樹,是在吵架中成長起來的。

由於誰也不用顧及對方的態度,討論著,雙方的聲調就高起來了,火藥味越來越濃烈,於是開始激烈爭吵。他們在討論或爭吵時,並不顧及周圍其他人的態度。如在拍攝《花木蘭》時,隻要有空兩人就湊在一起討論起來。在別人看來很“無聊”的東西,他們卻都能滔滔不絕地說下去,說著,又變成唇槍舌劍。怕沾上“火星子”,周圍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又如在拍攝《畫皮》時,那天,他們又湊在一起,談表演的問題,對藝術進行探索。談著,如撥雲見日,為心中的疑惑掃去而眉飛色舞。

隨著問題的不斷深入,又有新的疑雲布滿心頭。“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接下來,便有一個觀點不合,一個說:“這個不對,你懂個啥!”另一個也針鋒相對:“你說得一點也不對,你懂個啥!”吵著,一個拍起了桌子。誰甘示弱?另一個也拍了一下桌子。

大家沒見過這樣的陣勢,全都嚇跑了,黃嶽泰被嚇走了,孫儷也被嚇走了,好多人都被嚇走了。就剩他們兩個人,電閃雷嗚,龍爭虎鬥。

時候不早了,導演高聲說:“請各位回家!”他們上了各自的休息車,還沒坐穩,就開始互相發信息:“啊,沒事吧?”“沒事!”霎時風停雨歇,雲開日出。

第二天,黃嶽泰和孫儷還以為他們已割袍斷義、劃地絕交了,結果看到他們倆沒事人一般。黃嶽泰說:“哎呀,我頭暈!”孫儷說:“啊,我也是!”“你們頭暈是你們自個兒的事,可我們從來都是船頭吵架船尾和好。”趙薇、陳坤在心裏頭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