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評(代後記)(1 / 1)

講評(代後記)

講評(代後記)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部隊有個講評的傳統,無論幹完了一項什麼工作,都要講評一番,比如搞廁所衛生,消滅蒼蠅、蟑螂和老鼠,學習、訓練和打籃球等等,還有周末小講評、月末大講評、年末總講評。總之,凡事要講評出個一二三。

於是,我把已經發表過的小說結集出版的時候,也覺得應該對自己講評一把。

我在初中時就已經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了,但我的校長發現我看文學書籍,就罰我站牆根,並在腳下畫一個圓圈,即使到了吃飯的時候,我也不敢跨越出去。這個校長就是我的父親,他很希望我能夠考上大學。

但是,父親遏止不住我強烈的欲望,到了高中之後,校長就不是我父親了,我就經常逃課,尤其是英語課——真對不起英語老師——悶在宿舍寫小說。我就讀的棲霞八中不是重點高中,但現在我很懷念她。棲霞八中附近的那個粗笨的綠色郵筒,吞納了我一本又一本的手稿。

我決定當兵有兩個原因,一是想當作家,因為我那時覺得作家大都有過軍旅生涯,而且那時的作家還算值錢;二是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因為我當兵的時候家鄉還沒有實行責任製,我在高中一年隻能吃5斤小麥。

1982年的秋天,我入伍到了北京衛戍區警衛二師,戴了不到半年的紅五星,就改為武警,戴國徽,一直戴到現在。我在使館警衛部隊當了12年老兵才轉了幹,走的道路比羊腸子還彎曲。但是彎來彎去,我始終沒放棄爬格子。

1989年,我進了軍藝文學係,從文學的ABC開始學起。感謝軍藝的老師,感謝文學係的“遵義會議”——隻有文學係三屆的學員才理解“遵義會議”的意義——我認認真真地讀了兩年書。

軍藝畢業之後,我仍回使館警衛部隊當老兵。

這兩年,我又開始寫小說,出了兩本書,老師和朋友們表揚我,說寫得有點兒意思了。

應該說,不是每一個文學愛好者都能成為作家,我成功的原因有兩條:一是遇到了善良人的幫助——包括領導、老師和朋友一一他們在我最關鍵的時候扶了我一把,當然也要感謝那些沒有幫助我但也沒有給我使絆子的人;二是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性情中人,是一個情種。

關於如何寫小說,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關於當作家對還是不對,到現在我也沒掂量岀來。對於作家的理解,有兩種說法:一是說你實在什麼都幹不成了,就去當作家;二是說你實在不想當作家了,那就隻好去當總統。我覺得兩種說法都對。

我現在還想把小說寫下去,原因也有兩條:一是自己心中的許多情結還沒有解開,許多情感還沒有揮灑出去;二是我還沒有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善良的人,因為除了寫好小說,我還不知道用何種方式感謝他們。

在部隊呆得久了,講評的時候總愛歸納出個一點兩點、一條兩條的。說得不好的地方,請多提寶貴意見。

講評完畢。

作者

1999年2月1日於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