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巨毋霸其人其事(1 / 1)

第十八章 巨毋霸其人其事

據傳說,巨毋霸是東漢王莽的部將,他身長魁偉,麵容奇醜,能役使猛獸,衝殺向前,無人可當。在與劉秀作戰時,被岑彭、姚期設計燒死。

查閱《漢書*王莽傳》記載:天鳳六年......有奇士,長丈,大十圍,來至臣府,曰欲奮擊胡虜。自謂巨毋霸,出於蓬萊東南、五城西北,昭如海瀕,軺車不能載,三馬不能勝。即日以大車四馬,建虎旗,載霸詣闕。霸臥則枕鼓,以鐵箸食,此皇天所以輔新室也。願陛下作大甲高車,賁育之衣,遣大將一人與虎賁百人迎之道。京師門戶不容者,開高大之,以視百蠻,鎮安天下。"

因而,有人據此認為巨毋霸曆史上確有其人。有人不同意這個看法,因為在《漢書·王莽傳》雖還有另外的記載;所謂巨毋霸者,"博(即韓博)意以諷莽,以莽字巨君,諷言毋得篡盜而霸,莽聞,惡之。""征博,下獄,以非所宜言棄市。"

但是有不少人堅持認為曆史上確有巨毋霸其人,範曄所著《後漢書·光武帝記》中仍有記載,地皇四年(23年),王莽軍隊42萬,號稱百萬,在王邑、王尋指揮下圍攻昆陽的農民起義軍,巨毋霸以壘尉之職參與此役,唐代李賢注《後漢書》、宋代司馬光撰《資治通鑒》都引用這條材料,肯定了曆史上確有巨毋霸其人的存在。

那麼,巨毋霸是不是有"役使猛獸"的本領呢?對此也有不同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巨毋霸確有奇能,《後漢書·光武帝紀》說:"時有長人巨毋霸,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又驅諸猛獸虎豹犀象之屬,以助武威。自秦漢出師之盛,未嚐有也。"另一種看法認為,巨毋霸既然出任壘尉,而壘尉的職責是防禦,主管軍壁營壘,他何以能一身二任,驅使猛獸向敵進攻呢?史書這則記載材料隻是說以巨毋霸為壘尉,以及王莽軍中有人驅猛獸上陣,巨毋霸和驅猛獸是兩件事,並沒有說驅猛獸的就是巨毋霸。

至於岑彭與姚期是否與巨毋霸交過鋒?有人認為這完全是一種虛構。《後漢書·姚期傳》中記載,姚期"長八尺二寸,容貌絕異,矜嚴有威"。八尺二寸的身材也可稱是大個,巨毋霸身高一丈,更為巨人,兩人如能交戰,倒不失為件趣事,但事實上,昆陽之戰時,姚期還在家鄉潁川郟縣,沒有參加戰鬥。岑彭沒有參加此役,據《後漢書·岑彭傳》記載,岑彭本是王莽部下大將,在宛城與攻城之漢軍作戰,城中被圍數月糧盡,人相食,岑彭無奈,投降漢軍。當時離昆陽之戰已隻有3天。劉秀尚不知岑彭投降,當然不可能派他去與巨毋霸作戰了。

那麼,巨毋霸後來被火燒死又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對史料的附會,昆陽之戰,王莽主力之敗,從此一蹶不振,這裏的原因主要是人心軍心背棄,倒行逆施,天人共怨。當時王莽的敗況,範曄在《後漢書·光武帝紀》中作過十分精彩的描寫。"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足壹百餘裏間。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河川盛溢,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巨毋霸如何結局,不見史書記載,但從昆陽之戰的王莽軍隊敗況分析,當時大將王邑等人均輕騎渡水逃跑,身高體重的巨毋霸行走不便,很可能死於亂軍之中。確切地說,巨毋霸應該死於水,而不是死於火。戲曲傳說中以為巨毋霸死於火攻,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史書中記載王莽軍大敗後棄下"軍實輜重,車甲珍寶,不可勝算",漢軍"舉之連月不盡,或燔燒其餘。"於是附會出火燒巨毋霸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