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壞孩子也一樣有著成長的特權
當年的那個壞孩子,由於成長的波折,不但擁有了異於常人的領悟,更得到了許多長者的忠告。那些無形的領悟和智慧,終於成了後來時光中的特權,讓他無畏荊棘,心似蓮花。
壞孩子也一樣有著成長的特權文|一路開花
任何新生事物在開始時都不過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寶貴,就由於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窮的活力在成長,成長為偉人成長為氣力。——周恩來
問題少年這頂帽子,我一戴便是整整五年。沒有哪一位老師不曾對我三令五申。而年少時的自己,不但不因這樣的告誡感到羞赧,反而有一絲絲暗自的驕傲。
我想,我總是特立獨行的。記得有一次作文課,題目是《我的同桌》,眾人無不仰麵長歎,叫苦連天。唯獨我,獨自埋頭,寫得不亦樂乎。洋洋灑灑數千字,驚得老師目瞪口呆。
結果,我這篇曠世奇作,出人意料地攻破了“零分作文”的記錄。原因是,寫作文的我樂了,被寫的同桌哭了。老師在課堂上說:“李興海同學,你所寫的文字,完全屬於人身攻擊,好好的一個姑娘,硬是讓你寫成了李逵!”
班上同學大惑不解。直到他拿起我的作文,朗朗念出一段,他們才捧腹噴飯,滿地找牙。“我親愛的同桌,人稱黑旋風。常自詡武功天下第一,有人贈聯,美曰,拳打雲貴二省,腳踢京滬兩市……”
可想而知,曾與我嬉笑怒罵的那位女同桌,在這次作文課後,拚了命地要求老師調座。我頓時歡呼雀躍,以為將有新的同桌。殊不料,全班45名勇士,竟無一人敢前來同我平分天下。於是,我隻好過起了孤家寡人,獨孤求敗的生活。
有女生斷言,我前世一定是一隻無惡不作的蟑螂。要不然,這輩子絕對不會惹人生厭。因此,我無緣無故地多了一個小名——小強。開始,我死活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叫我小強。直到有一次,無意賞得星爺的《唐伯虎點秋香》,才知其中深意。
我怒火中燒,用了三天時間,才查出取名嘩眾的罪魁禍首。結果可想而知,這位被稱為“智多星”的祖國花朵,莫名其妙地請了三天病假。
無數老師對我說,你得浪子回頭,有錯必改。可惜,這樣那樣的人生道理,都被我一一忽視了。況且,每次進入昏沉沉的辦公室,我都會不由自主地使出我的獨門絕學——左耳進,右耳出。任君說得口吐白沫,我自神遊無形太空。終於,他們一個個將我放棄,將我拋至角落,絕望,漠視,不再訊問。
我為自己的蠻橫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直到後來,一次體育考試中,我失手從雙杠上跌落,才恍然覺察到無處不在的孤獨。因為,在場的所有同學,竟無一人願意前來幫我。我癱坐在冰涼的地板上,疼痛和懊悔,暴雨狂瀾般呼嘯而至。最終,是我當初的那個同桌,黑旋風同誌,不顧男女之嫌,毅然把我扶到了醫務室。
瘦弱的她,一路踉蹌。出於愧疚,我幾次想要掙脫她的雙手,卻被她牢牢扣住。豆大的汗珠,如同飯鍋上凝結的水蒸氣,陸續滴落。最後,那翻湧的熱淚,還是從我的心門上撲騰而出。
那是中學的最後一年。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個瘦弱女孩所給予的溫暖和感動。她那麼不計前嫌地,攙著昔日將她羞辱的仇人,心急如火地狂奔在鳥語花香的路上……
當年的那個壞孩子,由於成長的波折,不但擁有了異於常人的領悟,更得到了許多長者的忠告。那些無形的領悟和智慧,終於成了後來時光中的特權,讓他無畏荊棘,心似蓮花。
載於《知識窗》
就讓那些倔強放肆的時光,留在我最深的記憶。讓風帶走青春裏的種種不安,留下今天成熟的自己。感謝那些年輕的麵孔,讓我在一瞬間成長!
做一個安靜的聆聽者文|羅光太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突然有一天,我發覺父母越來越囉嗦了。
早上要出門上班時,老媽會像小時候一樣站在門口對我千叮萬囑。我不耐煩地對她說:“媽,我知道了。這些話,你都講了好幾十年了,還在重複。”“是呀,奶奶,我爸又不是小孩子,你可真嘮叨呀!”兒子在旁邊嬉笑。
老媽看了我和兒子一眼,神情尷尬地喃喃自語:“是呀,我可真嘮叨呀!”她自嘲地笑笑,退回廳裏。可等我和兒子一出門,她又探出頭來:“路上開車慢一點!記住呀!”“知道了,老媽。”我頭也不回地牽著兒子的手匆匆下了樓梯。
有一次,我下了一半樓梯偶然回頭,見老媽在我們走後還一直站在門口目送我們的背影。她的眼中有擔心,有落寞,還有我說不清楚的內容,那一刻,我心裏有些自責。我不該對老媽的關心表現出厭煩,她一定很失落吧,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就開始嫌棄他們。
小的時候,我們圍著父母,總是不願離開他們的左右,但當我們長大後,卻總是希望能夠掙脫父母的管束,離他們遠一點,再遠一點,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那些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再不會傾訴給他們。總覺得父母已經老了,過時了,幫不上忙,更不會理解我們年輕人的困惑和迷茫,跟他們說這些隻是浪費口舌,而且徒添不必要的擔憂。
老爸退休前是建築工程師,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不是跑工地,就是協調各單位各部門的配合,要不就是在畫圖、設計、預算、結算,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過問我的事。他平時在家也很少說話,可能是在外麵說了太多的話,回家後就想清靜和休息。但他自從退休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不僅變得愛說話了,而且對我從事的工作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一次次事無巨細的詢問後,我逗樂他:“老爸,怎麼啦?難道你現在對我從事的工作也有興趣啦?這和你的建房子可是千差萬別喲。我還記得,你原來可是很不看好我的工作喲。”“我就是了解一下,誰有興趣呀。”老爸嘴硬,明明很有興趣,卻不肯承認。
他真的是饒有興趣,那些被我擱置在書櫃裏幾年未動的專業書,他竟然找出來,看得津津有味。再和我說起專業上的事情時都能夠說出個道道來,讓我刮目相看。但我沒閑工夫也不願意和他多談工作上的事,總覺得他知道了也幫不上什麼忙,而且在外麵累了一天,回到家後我就懶得再開口說話。
老爸並不知曉我的心思,他興致很高,而我卻疲於應付,有時不耐煩了,就會對他說:“老爸,我的事,我自己處理,你不用操心,你該幹嗎幹嗎去。”我才說完,老爸就沉默了,隻是在他閉上嘴的瞬間,我感覺到了他眼中稍縱即逝的黯淡。
後來,我偶然在一本雜誌上看見了一篇關於老年人愛嘮叨的文章,原來老年人愛嘮叨並不是習慣,而是他們想融入自己孩子的生活世界的一種積極表現,他們不願意被“冷疏離”。
回想父母的種種表現,我恍然大悟。確實是這樣,自從我結婚,特別是孩子出生後,我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忽視了父母的存在。我可以不厭其煩地帶孩子玩,陪孩子說話,或是和妻子事無巨細地商量問題,卻沒有耐心聽父母嘮叨,總覺得他們講的話是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的囉嗦,毫無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起,他們卻像隱形人。但他們並不願意成為隱形人,於是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提醒我們他們的存在。老媽一如既往的關愛或許是出於習慣,或許是她讓我正視她的唯一方式,而老爸對我工作的關心,也隻是想找到能夠和我交流的共同話題。
父母老了,但他們不希望被漠視。在我們“宏大”的人生計劃中,有自己的追逐目標,有妻子的年度願望,有孩子的前途安排,可是,我們的父母呢?我們是否將他們的老年生活納入自己的人生計劃裏?
我曾覺得自己還算孝順,後來我才知道,所謂“孝順”應該是順著父母,用心陪伴,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多少老人不愛嘮叨呢?那作為子女的我們是否應該做一個安靜的聆聽者,聽聽父母的嘮叨,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或許隻有這樣,我們的父母才能踏實而幸福地安度晚年。
載於《做人與處世》
當父母逐漸老去,昔日年輕的麵龐隱於幹燥的皮膚下麵的時候,他們更多的則是希望自己嘮叨幾句,將自己積累一生的豐碩成果傳遞給兒女。這是愛!
被你追著我精神抖擻文|龍岩阿泰
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並要超過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奧維德
1
袁麗麗原本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自郭小波轉學過來後,她的“冠軍寶座”就被他搶去了。這於袁麗麗而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要不,她完全沒必要與郭小波這個“新來的”大動幹戈,看見他就橫眉豎眼。
一開始,袁麗麗對新來的郭小波倒還是挺熱情的,她見郭小波身體瘦弱就警告班上的男生不能欺負他。袁麗麗是班長,在班上頗有些“大將之風”,說話果斷,做事利落,在同學麵前,說一不二,“威信”兩個字或許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身穿校服,頭發短短,身材高大的她,對班上的男生總是大呼小叫,一點都不淑女。她最恨別人說她“強壯”,那是她的“死穴”,隻要誰敢說,她準纏住你沒完沒了。班上的同學都了解她,從來沒有人敢“越過雷池”一步。
袁麗麗看走眼了,瘦弱的郭小波並非初來乍到的“老實”,他其實是個“油而且滑”的學生,巧舌如簧,頭腦活絡,沒來多久,就和班上的男生稱兄道弟,居然連一些女生也常常被他脫口而出的笑話逗得合不攏嘴。
更讓袁麗麗傷腦筋的是,郭小波還是個智商很高的學生,別看他整天嘻嘻哈哈玩得不亦樂乎,但一到考試,他就顯露出他的超常能力了。他來後的第一次考試,就以絕對優勢一舉奪走了長期以來由袁麗麗占據的“冠軍寶座”,這讓一向來自視甚高的她情以何堪?
袁麗麗自我安慰,一次考試的成績代表不了什麼,或許他正巧發揮好。但一到教室,她還是會把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郭小波身上,看看他在做什麼,看看他有沒有偷偷努力。學習認真的袁麗麗鉚足勁兒,想一洗前恥,奪回一直以來都屬於她的“榮耀”。
2
郭小波從來沒有想過,他的出現,他的考試成績居然會在袁麗麗心裏引起軒然大波。剛來時,他就覺得袁麗麗是個挺特別也很有愛心的女生,她居然會去警告班上的男生不能欺負他。一直以來,都隻有他郭小波欺負別人的份,哪輪得到別人欺負他,雖然個頭小,但他機靈,作弄別人是他的強項。
初來乍到,由於陌生,郭小波很安分。他表現出來的老實“欺騙”了大家的眼睛,才沒多久,他就“原形畢露”了,整天一副嬉笑的樣子,一開口就逗樂大家,成了班上同學的“開心果”。
短短一個月,郭小波就成了班上最受歡迎的人,特別是第一次考試,他以絕對的優勢戰勝袁麗麗後,班上的男生大有“揚眉吐氣”的豪邁感。男生們擁護郭小波,雖然他個頭最矮小,但大家都心悅誠服地叫他“郭老大”。
袁麗麗那個氣呀,無法說出口。她氣這群“意誌”不堅定的同學,氣他們才沒多長時間就為他歡呼,為他喝彩,仿佛他是天外來客,一句無聊的話也能集體笑上半天。但袁麗麗不能把自己的“氣”表露出來,要不同學肯定會說她小心眼,說她輸不起,有損她長期以來建立起的“威信”。但表情這東西,真是難以控製,見到郭小波時,她就會下意識地皺起眉頭,開口一句“新來的”,似乎是要提醒郭小波,她才是這個班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