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讀史筆記(一)(1 / 3)

一、讀史筆記(一)

1.包公像寫意

古都開封包公祠的大殿內,塑一尊三束多高的包公坐像,莽袍冠帶,端坐在靠背椅上,勁正如鬆,巍

然如山。

——題記

人說精魂是無形的,我卻分明看到了你的魂。魂兮魂兮,你未免走得太急,聽那百姓們一聲聲呼喚,

至今還回聲如雷。

進包公祠,我站在你的塑像前,望著你,就像望著一片深邃的海,你那凜凜不可予奪的浩然正氣震撼

天宇。

往事,驟然化作猛烈的風刮起來,吹到你的足前,牽起人們對昨天與今日的思索。你是一尊時代的裏

程碑,那是一塊塊最最粗獷的肌腱組合起來,塑造成力的雕像。近千年了,你凸起的肌肉還在扭動,身上

的每一節龍之骨骼還在呐喊。你仍在沉重地推動著緩慢行進的曆史。

你肯定比別人有更多的憂怨、苦愁以及憤怒,甚至有到臨終時也無法彌補的遺憾。可是,當年你在這

寺廟裏誕生時,卻把微笑刻成了永恒。來此瞻仰的人,除了對你有一腔敬慕外,更多的人心裏也許堵著無

處吐訴的痛楚。你的笑容一旦走進大家心裏,就給人們一個燃燒的世界,賜人們一個永恒的安寧。你讓你

身邊“包公湖”裏純淨的水為人們作噩夢後的第一次梳洗。

陰暗與光明總是並肩拔節。進包公祠的也有另外一路人馬,他們為了沽名釣譽,偽裝清官:半睜半閉

著雙眼,蔑視一抹冷唇。然而,一旦碰上包爺那嚴峻的目光,他們的心裏就伴著身子一起傾斜顫抖起來。

他們在包公湖邊沒有得到清波,拿回的是一麵“照妖鏡”……

你坐在這裏,展示著一個強者的完整。

出了包公祠,我忽然有一想法:應該鑄一口特大特大的鍾,掛在神州的上空,日日把人們提醒……

1991.10

2.河床上的孤島

趙國大臣藺相如,為國家的強盛立下了世人公認的頭功。孝成王卻不容藺相如這樣的忠臣,取代廉頗

為將,致使趙軍先後有45萬人被泰所殺。趙國一敗塗地,都城邯鄲幾乎被破。戰後,孝成王以公子郚為人

質,換取被秦國侵占的地麵。藺相如奉命攜太子舒出使秦國,不料太子郚在途中經驪山戲水河時暴病而亡

。孝成王聽信讒言,以為是藺相如將太子害死,便砍去藺相如頭顱,挖出五髒。

秦王十分佩服藺的膽識和才能,要求趙國將藺葬於秦國的戲水河畔。後來真相大白,孝成王痛悔不已

,便以銅鑄頭,以金補心,在原址將藺相如隆重安葬。

戲水河床上至今還留著這個大塚,高八米有餘,周長五米之多。無論河水怎樣上漲,此塚巍然不動。

像個小島……

——題記

如果不是石碑上寫著“趙相藺相如墓”,誰會相信這裏委屈著一個高大的身軀?

荒原茫茫,野風嗚咽。

鄉間黃土掩埋了一個千古長歎。

他跌倒在這片鄉野的河床上,長眠了幾千年。

他永遠不會醒來了。

墓地四周那長年不斷的嘩嘩水聲,卻提醒更多的人不要昏睡。

戲水河流到這裏打一個回水彎,收慢了腳步,激濺起浪花。

這不是呻吟,也不是憂怨。

呻吟早就沉入了泥沙,憂怨也漂進了大海。

樸實的莊稼人揣著樸實的心願,把這個“孤島”守了幾千年。朝代更換,滄海桑田,歲月的風雨沒有

把它鏽蝕,悠悠的浪花沒有把它卷走。

挽著發髻的老太太年年跪在墓前祭奠。

噢,這“孤島”是眾百姓為他砌起的豐碑。

我來到這個離熱熱鬧鬧的臨潼兵馬俑紀念館不遠的冷清得出奇的鄉野,在戲水河邊徘徊。藺臣相,我

原以為你遠在天邊,沒想到就在眼前。取掉對你的溢美之詞,留下真實充實我的人生。

忽然,一片枯葉悠悠飄來,落到水麵,漩進浪渦,又隨著水波濺起,落在了“孤島”上。那是一個信

號,也是一聲呼喚。

歸來喲,冤魂!

瞬間,我怨恨起了戲水河。它是一條鎖鏈,緊緊纏裹了一個偉大英雄的雙腳。幾千年了,它還在纏裹

著!

有鎖鏈在,鬆動它的扳手能丟麼?

我要尋找扳手……

1990.3.臨潼

3.沒有墳包的墓

1907年7月初,秋瑾因與徐錫麟密謀起義事宜,在浙江大通學堂被清兵逮捕,後被紹興知府的貴富殺害

貴富係北京香山健銳營鑲黃旗籍人,清政府倒台後,貴富一直躲在香山隱匿。怕被革命黨聞訊追捕,

他生前不敢為自己大肆修建墳墓,死後也不讓家人聲揚。……

貴富的墓地在櫻桃溝水庫西上坡,原為一土製墳丘,令已蕩平,無蹤影……

——題記

我在櫻桃溝小住幾日,一直不知道這裏有個貴富墓;後來聽說了,卻始終尋不著墳堆在何處。

坡溝上的喇叭花也閉著嘴唇。

北風吹起的哨音中帶著一種被寒冷凍凝的緩慢。

死一樣的空寂。隻有幾隻蜥蜴在叮咬著那發黴的青苔。

青苔是貴富的墳嗎?

歲月可以蕩平墳包,卻難以洗掉長在櫻桃溝身上的這塊皴裂了的座瘡。

貴富製造了一把鎖,本想鎖住天下所有人的嘴,誰知反把自己鎖在了恥辱柱上。

不建墳墓就能消除罪孽?

不立碑就可以遮住人們耳目?

從耀武揚威到像一隻脫殼蟬似的蜷縮在可憐的地縫裏,他也總算找到了自己在曆史中應有的位置。

夜再漆黑,日頭照樣升起。

秋瑾踩著可憐的貴富,永遠燦爛地立在國人心中。

貴富呀,何嚐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人們踏著他那搖搖欲墜的病軀,從暗夜摸向黎明的時候,才深感到失去寬厚的脊梁是多麼可悲!

又是一個濃秋的時節,我走到櫻桃溝的坡麵上,依然沒有見到那總想找到的墳包,卻看到遙遠的南國

上空有一片囚禁不住的春色。

那不是英烈的鮮血,而是正燃燒著的夕陽。

夕陽,變成了曆史大書的封麵圖案……

1991.11.紹興

4.大禹的九把斧頭

大禹,傳說中的炎黃部落聯盟領袖、夏朝的創建者。

紹興的禹廟內,立著大禹塑像,高約九米,袞袍冕旒,執圭而立,雍容大度,神彩動人。兩邊立柱上

掛著頌德楹聯:“江淮河漢思明德,精一危微見道心。”塑像背後繪著九把斧頭,象征大禹治水時疏鑿九

州的豐功偉績。

——題記

禹王廟、禹王陵、禹溪村……

這裏的每寸土地上都生長著大禹的故事。

我真希望時光倒流幾千年,這樣,也許我可以見到禹。我不需要知道他到底是戴著鬥笠、還是披著蓑

衣,我要看看他握著大鍁的手心究竟打了多少血泡!

十三年呀,他踏遍神州大地的風雨、長堤,領導民眾疏通江河,興修溝渠。不是為了給自己創作故事

留給後人,而是要讓在水患中掙紮的百姓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三過家門而不入”,那就是說他呀。在

今天的中國民間,也許有人不知道大禹是誰,但是小學課堂上的孩子都能記住這句生輝的話語。

其實,何止“三過家門”?他把患難的百姓都視為自己的衣食父母,天天都從家門前走過。我查遍了

幾乎所有史料,也沒有找到他家鄉的具體住址,隻知道他在這個禹溪村走完了自己一生的路程。一位老者

告訴了我一個傳說,他倒下的時候,右手拿著一把斧頭,左手拿的還是一把斧頭……

這是他留給華夏大地最後的形象,也是他最初的形象。大禹啊,他始終如一地把腳跟站在鄉間的泥土

中,視勞動為光榮,視為民謀福為高尚。

群眾最能理解領袖的心思,在修建禹王廟時,特地贈給他九把斧頭。這是最高的獎賞,也是最有生命

力的禮品。

大禹,我既羨慕你,也很嫉妒你。幾千年的漫長曆史,中國怎麼就出現了一個麻衣葛履的大禹?讓你

孤身單影地在寺廟裏打發寂寞的歲月……

這是一塊曾經布滿災難的土地。洪水少嗎?旱情少嗎?百姓的磨難少嗎?

我站在大禹像前,望著九把斧頭,思考的心濤一直無法平靜。最後,我終於懂得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

朝前看吧,每一座山的那邊都有鮮花開放……

1990.11.紹興

5.謁文種墓

紹興市府山東北坡,有春秋戰國時越國大夫文種墓。越國被吳國擊破後,困守會稽(紹興)。文種獻

計越王勾踐,滅吳而稱霸。文種立下了汗馬功勞,勾踐卻容不得這位有功之臣,賜一寶劍,逼文種自殺。

文種墓四周綠樹成蔭,肅然寧靜。

——題記

紹興賓館的黑漆大門含著綠蔭疊翠的府山。

我每天清晨都走向那大山沉靜的深處,去尋找枷鎖也囚禁不住的府山之春。

草木蔥蘢,山路彎彎。

進了山,我才知道這寂靜的世界原來並不安寧。有人練氣功,有人試歌喉,還有一個露天舞場,一陣

陣樂曲輕悠悠地甩上藍天……

隻是這強音量也穿不透的綠色屏障,把喧鬧與外界隔絕。

熱鬧似乎與我無緣,我仍感到孤獨、寂寞,且有幾分淒涼。

文種墓,靜悄悄地臥在山坡。

圓形墓,石塊砌成,望它一眼,你就會感到那是一塊用炸藥也炸不開的石堆。文種,你把自己包得很

緊,你包的是一堆冤魂,也包的是一腔忠誠。

我在文種墓前徘徊,突然覺得這兒埋葬著一個謎,它留給後人去猜……

文種,也許因為你有太多的憂國憂民的淚,才落得被你所崇敬的人的謀害;也許你的心底太寬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