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再見了,記得溫柔相待(1 / 3)

第一輯 再見了,記得溫柔相待

我隻是想讓青揚知道,長大的過程,其實很溫暖,也很簡單。從怯生生提防我的小孩,到自然接受我的擁抱,我用了大半年的時間。青揚的爸爸提出再要一個小孩時,我想了又想,終於拒絕,青揚就是我的孩子。看著青揚英俊的小臉,我不舍得讓他感覺半絲忽略。再後來,青揚的奶奶覺得對不住我,反複地在青揚麵前提起,將來要好好孝順我。其實真的不必,我享受愛他,陪他成長的過程。

三十六封信

文/柏俊龍?

最成功的說謊者是那些使最少量的謊言發揮最大的作用的人。

——塞·巴特勒

他是山裏唯一的郵遞員,那條通往城市的小路,他一走便是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風霜雨雪,坎坷苦難,都不曾讓他更改回山的腳步。

他是第一個走出山裏的孩子,山外的世界,讓人望而卻步,但又心生向往。每次回來,他都要和山裏的孩子們說上一段動人的故事。

他說,城市的樓房有雲層那麼高,那些人整天沒事兒就在高樓頂上看雲彩。城市的車流和鬆樹上的螞蟻一樣,密密麻麻地躺了一地,在雨夜裏一打開燈光,整個城市頓時就會從黑夜轉為白晝。

其實,這些景狀他都不曾見過。沒人知道,他取信件的地址其實根本不在城市,僅僅隻是附近的一個小鎮。小鎮上別說高樓和車水馬龍,就連那些轟鳴的列車,都不曾在這裏駐足,停下過匆匆的腳步。

他讀過兩年書,於是,再虛幻的事物經他口裏說出來,也總是那麼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孩子們聽得癡了,都不去彈玻璃球了,都不去爬山了,都托著腮幫,直愣愣地看著他唾沫橫飛地說話。

每次都是同一個聲音打斷了他的談話:“是送信的小王來了嗎?快進屋來給我念念。”這句話一出,孩子們頓時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倒在地。他們似乎知道,這句話就和評書先生們的那句“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樣,意在宣布故事即將結束。

他一麵抗起背包,一麵亮著嗓門喊著:“大娘,別急,我就來了,就來了,有你的信件呐!”

屋裏,是一位雙眼失明的老太太,明晃晃的太陽照在她的身上,但她卻絲毫感受不到光明。她摸索著要給他拿張凳子,卻總是被他製止住了。他說:“大娘,別了,給你念信還是得莊重一些好,咱得學學城裏的先生站著念。”這話一說完,大娘就笑了:“不瞞你說,我兒子就在城裏教書呢!”

她的孩子真在城裏教書,不過,那是千裏之外的大城市,不是他口中所說的小鎮。他見過她的兒子,斯斯文文,戴個眼鏡,說話輕言慢語,很是禮貌。隻是,這些都是三年前的記憶了,細細算來,她的兒子已有整整三年不曾踏入山裏了。

她念子心切,無奈雙目失明,不能爬上那漫漫的山路,不然她一定會挺直了脊梁,順著大路去看看她的孩子。她總是靜靜地坐在門前曬太陽,聽著門外的聲音,隻要是他來了,她總是能第一個聽出來。

幸好她的孩子不曾將她忘記,總是每月按時給她寄來一封家書,還有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她小心翼翼地摸索著撕開信件,將裏麵的百元大鈔捏取出來,塞到衣服內裏的布袋裏,這才急切將信件遞給他。

他像個懂事的孩子一樣,畢恭畢敬地接過信件,逐字逐句地念過去。她的孩子真是忙啊,每次寫的內容和問候都是一樣。不過,這些已經足夠,從她戰栗的身體就能看出,她正在被深深地感動著。

三年就這麼悄然而去了,三年後,老人撒手人寰。有人說,她臨死前還安靜地坐在那張木凳上,懶懶地曬著太陽,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麼。村裏終於決定去找尋她的孩子,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傳達給他,讓他來看看老人的遺體,磕幾個響頭。

村裏的人真把整個小鎮都找遍了,可就是找不到她孩子的蹤影。最後,千辛萬苦所得到的,竟是幾年前,她的孩子已在車禍中喪生的消息。村裏頓時掀起軒然大波,她的後事該如何處理?

他們終於想到了那些信件,無可非議,那一定是她孩子的配偶或朋友所寫的,他們有必要按照有效的地址將他們火速尋來。

他接到消息後,一麵含著熱淚,一麵風塵仆仆地從外地趕了回來。他一語不發地站在舊日念信的位置,愣愣地看著那把陳舊的椅子。

村裏人問他來信的地址,他不說,問他在什麼地方取的信件,他也照舊不說。沒辦法,為了節省時間,村裏人隻好把老人的櫃子給撬開了。暗沉沉的櫃子底,平平整整地躺著三十六封沒有地址的信件,還有三十六張嶄新的百元大鈔。

村裏人疑惑了,沒有郵寄地址,沒有收信人地址,他是怎麼送過來的呢?最後,他們不得不打開信件,追尋最後的線索。

散落一地的信封裏,人們終於取出了三十六張相同模樣的白紙。

選自《現代婦女》2011年第4期

一個善意的謊言,對於不需要的人來說,隻是一個簡單的欺騙;可是對於需要的人來說,有可能就是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氣。善意的謊言,也是滿滿的愛呢。

我們都曾有過一把“綠椅子”

文/李良旭?

如果我們能真正地舉重若輕起來,至少在表達上,也會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七堇年

20世紀70年代中期,那一年,我剛17歲,還是一名中學生。那時,還處於“文革”後期,人們的思想還十分封閉,對情與愛,靈與欲,更是被深深地壓抑著。

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許冬強,他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和父親生活在一起。他和我一樣大,已長成一米八的大個子,喉結高高地凸起,說話也粗聲粗氣的。他性格內向,但他和我卻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什麼心思,總愛向我吐露。

有一天,許冬強悄悄地問我:“什麼叫偷人?”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感到很好奇,就問他:“我隻聽說過有人偷東西,沒有聽說過偷人,你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許冬強臉上忽然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他輕輕地說道:“沒什麼,我也隻是隨便問問。”

看到許冬強欲言又止的樣子,我感到很疑惑。吃晚飯時,我突然想起白天許冬強問我的問題,就問母親:“媽,什麼叫偷人?”

母親聽了,臉上立刻露出驚愕的神色,問道:“你怎麼問這個問題?”

看到母親嚴肅的神色,我隻好囁囁嚅嚅地將許冬強向我問的話對母親說了。

母親聽了,臉上浮現出一種複雜的神情,說道:“這孩子,這是大人的事,也跟著操這個心幹嗎?偷人,是指男女雙方有不正常的私情。”

原來偷人是這麼回事,可許冬強為什麼要問我這個問題呢?

教我們語文的孟老師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離異女人,眉宇間,常常顯現出淡淡的憂傷。這種淡淡的憂傷,更襯托著她一種成熟、豐腴的美感。我們許多同學常常在背後悄悄議論,她長得真美,我長大了就要娶她當老婆。

許冬強悄悄地告訴我:“他很想孟老師,孟老師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如果孟老師將來能當自己的老婆就好了。”

我聽了大吃一驚,心裏不禁湧出淡淡的酸澀:他怎麼也有這個想法?怎麼和我心裏的想法一個樣?

孟老師對我們學生十分親切,同學們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她總是耐心、細致地講解。她對我們總是那麼和藹、那麼可親,特別是她會講許多迷人、神奇的故事。她常常講冰心的《超人》《往事》《冬兒姑娘》《小桔燈》等等,那些美麗、動人的故事,常常讓我們聽得如癡如醉。

在那個文化生活十分匱乏的年代裏,能聽到從老師嘴裏講出來的這些故事,不啻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生活中最幸福的一件事。在我們的眼裏,她就是智慧的化身,我們許多同學都深深地愛上了這雙眼睛,愛聽她講課,愛聽講她那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

上課時,每當孟老師從我的身邊走過時,我就會從她身上聞到一股好聞的味道,那味道,真是讓人陶醉。

有一次,她伏在我身旁,向我指出作業上的錯誤。不覺中,她的一縷發絲垂到我的臉頰,那一刻,我感到十分幸福,很想伸出手,去撫摸一下她那柔軟的發絲。

一天下課後,孟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她從抽屜深處取出一本書,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一行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她把書遞到我手裏說道:“你作文寫得很好,好好努力,無論將來生活發生何種改變,都不要放棄。這是我送給你的獎品,好好看看,要保存好。”

我接過書一看,原來是我國著名作家冰心著的《寄小讀者》。早就聽說有這本書,可是從來沒有見過,沒想到老師竟把她心愛的這本書送給我,這裏麵飽含著老師對我多麼大的希望啊。我激動地將書緊緊地貼在胸前,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許冬強大概被內心的思念所折磨,他竟大膽地給孟老師寫了一封信,信中向老師傾訴了他對她的思念,他讓老師等著他,等到他長大了,就娶她當老婆。

他的舉動嚇得我目瞪口呆,我說:“在心裏想想就算了,怎麼還給老師寫求愛信?你這不是瘋了嗎?

許冬強聽了,兩眼閃爍出一縷幸福的光芒,他緩緩地說道:“我沒有瘋,這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我必須要說出來,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坦然地接受。”

老師來上課了,我緊張地望著孟老師,心怦怦地跳個不停,心想,這下許冬強要挨批評了,而且還要出醜了。

出乎意料,孟老師很平靜地上著課,就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似的。這堂課結束時,孟老師放下書本,眼睛深情地望著台下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目光中流淌著水一樣的柔情,隻聽到她緩緩地說道:“同學們,你們現在就像是掛滿枝頭的那一隻隻青澀的蘋果,要等到蘋果成熟的時候,還需要經曆日曬雨淋的浸染,還需要經曆蟲害、病菌的侵襲,才會慢慢成為熟透的蘋果。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將來走向社會,你們將會認識更多的人,在那些人中間,一定會有一個美麗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會與你十指相扣,共同走向美好的人生。到那時,你一定會充滿激情地說道,‘親愛的,你就是我一生相依相偎的依靠’。”

老師充滿情感的描述,在我們每一個男生和女生的心裏,都蕩起層層漣漪,溫暖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我看到許多男生羞澀地低下了頭,許冬強更是將頭深深地低下。

老師臉上露出一縷幸福的紅暈,她說道:“下個星期,我就要結婚了,他就是我們學校的張老師,他的愛人因病去世已3年了。這些年來,他一個人帶著個孩子的確很不容易,在共同的工作中,我們產生了感情。同學們,我希望得到你們最真誠的祝福和最熱情的掌聲。”

老師講完了,寂靜的班上突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許冬強還帶頭站起身來,用力鼓著掌,他的眼睛裏閃爍著一絲晶瑩的淚花……

許多年過去了,我們當年的那些同學回到母校參加同學聚會,孟老師也被邀請來參加。孟老師老了,她成了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太太,滿臉的皺紋,早已看不出當年的豐腴與美麗。當她看到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年輕人時,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

許冬強走到孟老師跟前,輕輕地擁抱起孟老師,然後,他笑著問孟老師:“您還記得當年給您寫信的那個青澀小男孩嗎?”

孟老師臉上蕩漾出一絲幸福的紅暈,笑道:“記得呢,謝謝你!你那封信,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美麗和青春,成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那是你們青澀年紀裏,一種愛的萌動,青澀而美麗。它讓你的一生,多了一份回憶和溫暖,刻骨銘心,悠揚而深遠。”

孟老師的一番話,引起大家一片溫暖的笑容,大家一個一個走到孟老師跟前,擁抱著她,嘴裏親熱地喊了一聲:“孟老師,我愛你!”

孟老師笑了,那幸福的笑容,像盛開的菊花,婆娑、逶迤……

新近上演了一部韓國影片,名叫《綠椅子》,在影片片頭有這樣一段告白:但凡單純男孩和女孩都會經曆這種情感,這是不可否認和回避的:由情生欲,由欲生愛,這部影片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和人性寬容,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32歲的文姬和19歲的少年玄產生的感情糾葛,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欲望和真情,在觀眾心中蕩漾出綿綿不絕的回味。

看了韓國影片《綠椅子》,我不禁流淚了。在我們青蔥歲月裏,在我們內心裏,都曾有過一把“綠椅子”。這把“綠椅子”,雖然澆滅了我們欲望的火焰,但它讓我們有了一瞬間長大的感覺。

選自《語文報》2016年第22期

那時年少,雖然衝動,但感情是真的,卻不是正確的。感謝那些和藹的老師,教我們學會許多道理。

“90後”主人的愛情

文/周月霞?

愛情沒有特定的法則。

——高爾

我叫皮皮,是一條金棕色京巴狗,雄性,今年四歲半。小軍的爸爸剛把我抱來的時候,我的頭小得能鑽進易拉罐的口裏。小軍的爸爸跟一個紅頭發女人走的那天,若不是小軍苦苦哀求,媽媽就把我連同他爸爸的照片一起丟進垃圾桶裏了。

後來,一直都是小軍為我做飯,給我洗澡,他有什麼心事也都跟我說。直到小軍讀高三必須住校才把我交給媽媽照顧。

那不是小軍的同學陶晶晶嗎?陶晶晶站在路邊好像在等人,沒看到我。小軍總是教育我說,撒尿得避開人,特別是女的。

小軍說陶晶晶雖然沒有媽媽好看,但比跟爸爸走的女人好看一萬倍!他要追陶晶晶。我也感激陶晶晶,要不是她的出現,小軍是不允許我單獨去樓下約見薛姨家的花花的。

皮皮——別跑遠!跟著媽媽出來遛就是麻煩,一會兒看不到就喊。

我整理好形象,紳士地從樹叢裏鑽出來。有個男孩噌一下從我身邊躥過去,嚇了我一跳!男孩不由分說就把陶晶晶抱了起來。陶晶晶一邊掙脫,一邊咯咯笑著罵那男孩,傻蛋,你來晚了!

男孩的背影很像謝霆鋒,他挽起陶晶晶的胳膊,兩人有說有笑地往前走。

“姑娘,你有個弟弟,你爸爸是司機……”路邊有個老頭喊住了陶晶晶。

我知道那是個算命的,媽媽說的。有一次有個老頭也追著要給媽媽算命,媽媽頭都不回地說,隻有老頭老太太才信這個。可陶晶晶才多大啊,她怎麼就站住了呢?

皮皮——媽媽又喊了。

陶晶晶往算命的老頭手裏塞了錢,撥開那男孩的手,凶巴巴地說了句:要真那樣,咱們就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