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吃苦是成長的必修課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人生路上坎坷重重,吃苦是必備的生存技能。吃過苦,才會懂得生活的意義。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文|文小聖
善良的行為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 盧梭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夏天總是跟住在德克薩斯州的祖父母一起度過。
他的祖父母參加了一個房車俱樂部,經常與俱樂部的人們一起結伴在美國或到加拿大旅行。他們駕駛的是一種拖掛型房車。有的時候,他也會加入到祖父母的房車旅行中。
那天,他的祖父母帶著他加入到300多名旅行者的行列中。祖父在前麵開著小汽車,房車掛在小汽車後麵。他照例坐在後排的長椅上。祖母坐在他前麵,默默地吸著煙。
他討厭煙味。於是,他費盡心思想就祖母吸煙這件事情說點什麼。那時,他的數學能力特別強,經常會精確地計算一些油耗、雜貨花銷等方麵的東西。他忽然想起一個有關吸煙的公益廣告,廣告的大意是說吸一口煙會減少兩分鍾的壽命。他的腦海裏立馬開始為祖母計算每天要吸幾支香煙,每支香煙要吸幾口……然後他心滿意足地得出了一個合理的數字。
他為自己的“聰明”感到驕傲極了。他捅了捅坐在前麵的祖母的頭,又拍了拍祖母的肩膀,得意洋洋地宣稱:“經過我精密的計算,可以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你每天這樣子吸煙,你就少活九年!”
他抱著雙手,滿以為祖父母會對他的“聰明”和算術能力給予誇讚和掌聲。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一切並沒有發生。車內先是一陣沉默,接著,祖母突然放聲大哭起來。他坐在座位上,一時不知所措。
剛才還在一直默默開車的祖父,把車停在了路邊。祖父下了車,打開他的車門,讓他下車。祖父是要批評他嗎?是準備大發雷霆了嗎?他頓時感到非常地忐忑不安。他的祖父一直是一個安靜又充滿智慧的人,從來沒有嚴厲地批評過他。這會是第一次嗎?或者,祖父會要求他立刻到車上跟祖母道歉?
他按照祖父的要求下了車,跟祖父走到路旁。祖父注視著他,沉默了良久,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孩子,有一天你會明白,善良要比聰明來得更重要。”
時間如流水般逝去,在漫長的歲月中,這個場景和祖父的那番話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裏。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慢慢明白了祖父那番話的深刻含義。他為自己當年的言行感到羞愧和懊悔,因為當時他不是因為愛和關心而去勸阻祖母吸煙,不是用親情去溫暖祖母那顆落寞的心,而是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用自己的“小聰明”去傷害祖母的心靈。
他就是後來成為了亞馬遜總裁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演講上,傑夫·貝佐斯回憶起了這段往事,感慨地說:“今天我想對你們說的是,天賦和選擇不同。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很容易,畢竟它們與生俱來。而選擇可能更難。如果不小心,你就會被自己的天賦所誘惑,如果真是如此,這往往會影響你做出選擇的能力。”
一個人聰明與否,這是上天給予的。可是,決定你人生價值的,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品質。我們必須明白,善良永遠比聰明更重要。
載於《少年月刊》
每個人都有自以為是的小聰明,但是如果不正確使用,不僅會陷入誤區,還會傷害他人。但是善良的功效卻是一定的,它使人溫暖,且變的跟你一樣的善良!
追趕命運的農民文|(美)帕特裏克·斯諾? 龐啟帆編譯
要自由,才能的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修昔底斯
克利夫·揚,一個澳大利亞以種植土豆為生的農民,他在57歲時決定改寫自己的命運。那時他的命運是在他的家庭農場裏勞作,每天過著辛苦的生活。然而,克利夫酷愛長跑運動。
他決心以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來生活,創造一個新的命運。不久,多雨的澳大利亞鄉村公路上出現了身穿雨衣和膠靴的克利夫進行訓練的身影。57歲的年齡、簡陋的裝備、惡劣的訓練環境,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在農場的這些年裏,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追趕他的夢想和創造自己的命運。他從不理會那些嘲笑他的人和那些試圖把他驅離偏僻的公路的司機。他以每天增加20到30英裏的距離不間斷地進行訓練。
1983年5月,經過4年不間斷的訓練,克利夫?揚震驚了整個世界。在61歲時,他贏得了悉尼至墨爾本距離875公裏的超馬拉鬆冠軍。跑完這段距離對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壯舉,但61歲的克利夫?揚擊敗了世界上最好的長跑運動員,絕對令人難以置信!多年來,跑步專家認為,一個運動員一天跑完艱苦的100英裏後,晚上就需要一定量的睡眠。然而,在比賽的第一天遠遠落後於其他運動員的克利夫在淩晨一點就起來,開始他的黑夜穿行。最終,他超越了那些習慣在淩晨5點醒來的領先者。克利夫的策略運用的非常好,他繼續每天早上比所有的競爭者早4個小時醒來,然後開始跑起來。由於采用了這個大膽的策略,他第一個越過終點線時震驚了世界。經過5天15小時04分鍾,61歲的克利夫?揚成了勝利者。
克利夫獲勝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澳大利亞。在他這樣的年齡、缺乏經驗、與世界各國最好的長跑運動員進行競爭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認為他有機會。他成了一個生命的傳奇,整個國家都迷上了這個創造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的種土豆的農民。談及獎金,克利夫幽默地說道:“10000美元,哇,那是很多很多的土豆呢!”接著,他又做了一件令人們驚訝的事:和其他付出了準備和努力的競爭者一起分享了他的獎金。
1984年和1987年,在克利夫62歲和65歲的時候,他再次參加了跨國比賽,繼續使用他的淩晨1點策略。現在這種在淩晨1點醒來的策略,在今天的賽事中已經代替了淩晨5點開始的做法。
克利夫?揚打破了一種範式,克服了自我懷疑,並且做到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認為有一點可能的事情。更具有意義的是,他創造了自己的命運。他以他的激情創造了紀錄,革新了長跑運動的經驗模式,給後來的運動員帶來了靈感,他沒有像其他50歲、60歲、70歲的人被悲觀的信念所束縛。
61歲,克利夫·揚在創造自己的命運的同時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不管你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如何,你都可以掌握你的人生,追趕成功。在任何年齡,你都有力量達到成功,隻要你願意去追趕自己的命運。
載於《意林.作文素材》
每個人都完全可以隨時煥發生機,隻要你願意出發,並且不去在乎自己的年齡和力量大小。那麼,年輕的你,還有什麼理由整天埋怨自己時間不夠、機會不好呢?奔跑吧,少年!
我是消防兵文|高小寶
從工作裏愛生命,就是通徹的生命最深的秘密——紀伯倫
2014年1月3日上午9時許,武漢市公安消防支隊徐東路中隊接到一起警情,市內一家餐廳失火,要求緊急出警。險情就是命令,徐東路中隊趕緊組織消防隊員奔赴事發現場。事發地是一間約40平方米的臨街小餐館,滾滾濃煙從廚房湧出,由於對裏麵情況不熟悉,圍觀的群眾神色戒備,不敢貿然上前。消防兵一到,人們趕緊讓出一條道。
他和戰友衝入廚房,發現裏麵共有8個液化氣罐,其中3個閥門正往外噴火,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他們用水槍給瓶身降溫,迅速澆滅將兩個著火罐子搬出,剩下一個罐子由於存氣較多,“呼呼呼”冒著一米多高的火苗,根本無法用水槍短時間滅火。為避免爆炸,隻能冒險先搬出去,再降溫滅火。緊急關頭,他沒有多想,彎腰抱起噴火的罐橫在身體一側就往外跑,戰友緊隨其後用水槍滅火,跑出十幾米開外後,他將“火罐”放在一處空地上,然後用濕抹布將其蓋滅。雖然整個過程也就10多秒,但卻驚心動魄,讓人心悸不已。
跟往常一樣,險情排除後,他和戰友清理完現場就歸隊了,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次普通的消防任務,因為他們是消防兵,職責就是保衛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但是,他身穿消防服,雙手抱著一個吐著約一米長火舌的液化氣罐,衝出火場奮力飛奔的一幕卻被人拍下來,並且發到了微博上。
看到這幅照片的網友們驚呆了,“這是誰?”“為什麼要這麼做?”“怎麼有人這麼勇敢”……感動敬佩之餘,大家紛紛轉發這條微博,數以萬計的網友為勇敢點讚,毫不吝嗇各種讚譽之詞。有網友留言:在別人應該撤離的地方,你們卻出現了,在別人走向安全的時候,你們卻向死神靠近。你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英雄的含義。於是,在不知這名抱著“火罐”的消防兵名字情況下,大家親切地稱他為“抱火哥”。
“抱火哥”的英勇之舉令看到這一幕的人無不震撼,隨著網友們進一步深挖,他的真實身份漸漸浮出水麵。他叫皇甫江武,陝西白水縣堯禾鎮人,今年26歲,高中畢業後打了一段時間工。2011年,應聘到消防中隊,目前是一名合同製消防員。
麵對媒體的采訪,皇甫江武靦腆地說,1月3日的救火場景,要不是網友提起,他都快忘了。他也坦言,雖然整個經過隻有10餘秒,自己也沒受傷,但事後也有些後怕。“抱起罐子時,火苗掠過我的臉,我當時有過悲觀的念頭,但害怕隻是一晃而過,因為我相信戰友們一定會保護我,並肩戰鬥的戰友讓我更有勇氣抱起液化氣罐,如果我有事,戰友們會幫助我。在火災現場,每個戰友都表現得很勇敢,我隻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也許他講的都是心裏話,但是真要麵對一個噴著火焰的液化氣罐,沒有足夠果斷的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將個人安危生死置之度外。也難怪,有不少女網友知道事情經過後,大膽地表達了好感愛慕之情,留言詢問:“他有對象沒?”是啊,這樣有情有義、英勇擔當的男人,有什麼不能值得信賴呢?
當然,也有網友擔心他的安全:“這是唯一的辦法嗎?就沒有更好的辦法?這麼做實在太危險了。”他解釋:“根據我們的經驗,像這種情況,短時間內一般不會爆炸。”但是,接下來他說的這番話,卻讓所有人震耳發聵,再次肅然起敬。他說:其實老實講,誰也不知道它是否會爆炸,誰都知道,一旦爆炸,我凶多吉少。我沒有選擇,沒有猶豫,沒有思考,下意識就將它搬出來,送到空曠地帶,讓屋裏被困人員遠離危險。有網友說我是拿命在賭,是的,因為我是消防兵。
載於《做人與處世》
有太多太多這樣平凡的人,他們平時默默無聞,可是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他們依然沉默無言,但卻是最可愛的人。
三句話,“愛上”九把刀 文| 張嘉芮
生活就像海洋,隻有意誌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在思
據說,當前最“樂活”的活法是:養最蠢的狗,交最賤的朋友,看周星馳的電影,聽周傑倫的歌,看九把刀的小說。
我養過狗,朋友無論貴賤都交過,星爺的電影也看過不少,周董的歌雖然聽不清他唱的是啥但也聽過不少,唯獨,九把刀的小說是真的沒看過。甚至,連九把刀是哪路神仙我都不知道。
朋友一點我腦門子:“你呀,快OUT到火星上去了!”發我一個九把刀在北大的演講和他幾張照片。我一看照片,切,尖頭鼻子小眯眼,跟我身邊的摔鍋比起來,那是芝麻掉到西瓜裏,連找他的地兒都沒有。
可是在我慢慢了解這個“流裏流氣”的“阿飛刀”過程中,我聽到了他的四句話,我覺得慢慢“愛上”了這個叫作“九把刀”的家夥。
第一句話:
九把刀說:“如果你非常想要成為一個作家,你每天非常認真地寫作,但是同學不想看你的作品,沒有地方願意發表你的作品,放在網絡上也沒有人想看,出版社也沒有人想幫你出版,你心裏麵就要想:我要繼續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掌聲會響起來!”
這個“九把刀”,從19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把自己寫的小說《恐懼炸彈》貼到網絡BBS上,引來一片叫好聲之後,就不斷地出版小說,但可惜都賣得很不好。但他一直堅持寫到今天,這些年他總共出版了近60本小說。
這種堅持,需要多大的毅力?常人難以想象。
第二句話:
九把刀說:“我媽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錢治病,我不需要你預支版稅,但從現在開始,隻要我每寫一本書,你下個月就出版,然後立刻給我一張當天就可以換到現金的支票,這樣,就可以幫我渡過難關,救活我媽媽。”
這話是九把刀對出版社說的。2004年年底時,九把刀的媽媽患了血癌。九把刀哭得很傷心。媽媽的治療費用極其龐大,九把刀雖然出版了不少小說,但都銷售得不好,很快經濟上快撐不住了。這時候那家一直為九把刀出版小說的出版社伸出了援手,問他要不要預支一些版稅,九把刀就說了上麵這些話。出版社答應了,從2004年11月份起,他一邊陪在媽媽病床邊,一邊用筆記本電腦寫小說,玩兒命地寫,他知道所寫的每個字,所賺的每一分錢,都可以用來救媽媽的命。他每天規定自己必須寫5千到8千字,他一個月一本小說,連續寫了14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