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體育·武術·雜技 第四十五章 數目·綜錄·其他
二喬:三國時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二陸:西晉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二程: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兄弟。二王: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二聖:(1)周文王、周武王;(2)周公、孔子。
三王:(1)夏禹、商湯、周文王;(2)夏禹、商湯、周武王。三蘇: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楊:明代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三張:西晉詩人張載、張協、張亢兄弟。三傑:張良、蕭何、韓信(西漢)。三曹:三國時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聖:(1)伏羲、文王、孔子;(2)堯、舜、禹;(3)文王、武公、周公;(4)文王、武王、周公。三擘:北宋文壇歐陽修、王安石、蘇軾三人。三袁:明代文學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三魏:清代散文家魏祥、魏禧、魏禮兄弟三人。三隱:東晉詩人陶淵明、周續之、劉遺民。六朝畫壇三大家: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
四王:清初山水畫家王時敏、王鑒、王翠、王原祁。四傑:唐代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君:孟嚐君(齊)、平原君(趙)、春申君(楚)、信陵君(魏)。北宋文壇四大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義賓。北宋四大書法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書法四體:真、草、隸、篆。文房四寶: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四大藏書閣:北京文淵閣、沈陽文溯閣、承德文津閣、杭州文瀾閣。古代貴族四術:詩、書、禮、樂。古代秀才四藝:琴、棋、書、畫。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是儒家評論人物的標準。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也作鬆、竹、梅、蘭)。圖書四部:經、史、子、集。兄弟四排行:孟、仲、叔、季。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印刷術、火藥。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京劇四大須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越劇四大名旦: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戚雅仙。現代戲曲四大聲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黃腔。四大名繡:蘇繡、蜀繡、湘繡、粵繡。四大菜係:山東菜、四川菜、江浙菜、廣東菜。四大名扇:杭州的檀香扇、蘇州的絹扇、肇慶的牛骨扇、新會的葵扇。花草四雅:蘭、菊、水仙、唐菖蒲。四大美人圖:西施浣沙、昭君出塞、貂蟬拜月、貴妃醉酒。盆樹四大家:黃楊木、金雀梅、迎春花、絨針柏。四大石窟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雲山。四大古都:東都洛陽、南都南京、西都長安、北都北京。四大名鎮: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湖北漢口鎮。川中四絕: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黃山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溫泉。泰山四大奇觀: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蘇州四大園林:宋代滄浪亭、元代獅子林、明代拙政園、清代留園。我國四大名樓:嶽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太白樓。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縷夢》。四大諷刺小說:清代的《儒林外史》、《聊齋誌異》、《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世界四大建築: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尼西亞婆羅浮屠。
五霸:(1)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2)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子:宋哲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
六君子:(1)明熹宗時,宦官魏忠賢害死楊漣、左光鬥、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六人於獄中,號為"六君子"。(2)清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遭殺害,世稱"戊戌六君子"。
七賢:魏晉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合稱"竹林七賢"。七子:(1)明代文學家夢陽、向景明、徐楨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並稱"前七子"(2)明代文學家李攀龍、王世禎、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並稱"後七子"。
七君子:1936年11月,國民黨政府逮捕沈鈞儒、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史良、章乃器、王造時七名主張抗日的愛國民主人士,激起全國人民反對,時稱"七君子事件"。
八仙:(1)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莊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2)神話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大家:(1)唐宋八大散文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2)清海內八大詩家--曹爾堪、宋琬、沈荃、施閏章、王士祿、王士禎、汪琬、程可則。(3)清八大駢文家--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吳錫麒、曾燠、洪亮吉、孫星衍、孔廣森。
九老:唐代詩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鄭據、劉真、盧真、張渾、李元爽、如滿稱"香山九老"。
十才子:明代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朱應登、顧聆、陳沂、鄭善夫、康海、王九思稱十才子。
十三絕:(1)清代京腔十三位著名藝人--霍六、王三禿子、開泰、才官、沙四、趙五、虎張、恒大頭、盧老、李老公、陳醜子、王順、連喜。(2)清代京劇、昆腔十三位著名藝人--程長庚、張勝奎、盧勝奎、楊月樓、譚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時福、餘紫雲、郝蘭田、劉趕三、朱蓮芬、楊鳴玉。十三家:明代農民起義十三領袖--高迎祥、張獻忠、馬守應、羅汝才、賀一龍、賀錦、許可變、李萬慶、觀進忠、惠登相、橫天王、九條龍、順天王。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三大林區:東北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三大海峽:渤海海峽、台灣海峽、瓊州海峽。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三大島嶼: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三大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三大漁場:舟山漁場、渤海漁場、南海漁場。三大港:天津港、上海港、廣州黃埔港。三大蠶桑區:四川盆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三大果園:遼南丘陵、膠東丘陵、珠江三角洲。三大煤礦:開灤煤礦、大同煤礦、撫順煤礦。三大鋼城:鞍山市、武漢市、包頭市。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嶽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長城著名三關: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歲寒三友:鬆、竹、梅。
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四大名魚:鬆江鱸魚、黃河鯉魚、鬆花江鮭魚、興凱湖白魚。文學四大體裁: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薑尋夫、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裏木盆地、吐魯番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邊緣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瀆:東瀆淮水、南瀆長江、西瀆黃河、北瀆濟水。四象:日、月、星、辰。黃山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溫泉。我國古代四美:音樂、珍味、文章、言談。四大家魚:青、草、鰱、鱅。
五君:阮籍、嵇康、劉玲、阮鹹、向秀。五香: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五毒: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五彩:青、黃、赤、白、黑。五金:金、銀、銅、鐵、錫。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逸:唐李白、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並稱"竹溪六逸"。
十大名茶:龍井茶、碧螺茶、黃山毛峰、君山銀針、祁門紅茶、六安瓜片、信陽毛尖、都勻毛尖、武夷岩茶、鐵觀音。
中華巾幗第一位集錦
班昭:第一位女史學家。
衛鑠:第一位女書法家。
蔡琰:第一位女詩人。
李清照:第一位女詞人。
裘芬:第一位女編輯。
韋鈺:第一位電子學女博士。
張瑞芬:第一位華僑女飛行家。
向警予:第一個中共中央女委員。
盧天驕:第一個女郵票設計家。
鄭小瑛:第一個歌劇女指揮。
吳貽芳:第一個大學女校長。
嚴珊珊:第一個電影女演員。
謝采真:第一個電影女導演。
舒繡文:第一個女電影配音演員。
丁雪鬆:新中國的第一個女大使。
古拉熱木:第一個少數民族國際乒乓球女裁判。
劉適蘭:第一個女子國際象棋大師。
田桂英:第一個女火車司機。
梁軍:第一個女拖拉機手。
金雅妹:第一個女留學生。
武秀梅:第一個女飛行員。
李貞:第一個女將軍。
一門三傑
三班:漢朝史學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曹:魏建安時期著名詩人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張:西晉文學家張載、張協、張亢兄弟。
柳氏三絕:宋朝詞人柳永、柳三複、柳三接兄弟。
三蘇:宋朝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三袁:明朝公安派詩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
萬氏三兄弟:我國影壇美術動畫片的先驅萬簌鳴、萬古蟾、萬超塵兄弟。
黃氏三兄妹:我國文藝界著名的攝影師、導演、演員兼作家黃宗江、黃宗沾、黃宗英兄妹。
陳氏三雄:我國舉壇名將陳鏡開、陳滿林、陳偉強兄弟父子(叔侄)。
李氏三兄弟;我國影壇演員李緯、李農、李誌輿兄弟。
曆史上的三個李綱
曆史上有三個李綱,都是高風亮節,不怕死的名臣良將。
第一個是唐朝的李綱,字文紀,今河北省景縣人。他是唐朝開國第一任的禮部尚書,以直言敢諫聞名。當唐朝天下初定,建國伊始,唐高祖李淵便不理朝政,迷戀於聲色犬馬。當時滿朝文武,沒人敢說,無人敢諫,唯有李綱挺身而出。
第二個是宋朝的李綱,字伯紀,福建邵武人,北宋末年為兵部侍郎,掌握兵權。他和嶽飛同時代,而且均為抗金的主戰派;但都受到投降派的打擊。後來嶽飛被殺,他也遭貶謫。南宋初年,宋高宗複用李綱,召之為相。可又遭投降派打擊,隻做70多天的宰相又被罷官,晚年退居福州。第三個是明朝的李綱,字廷張,長清(今山東省濟南西部)人,他是明朝天順年間進士,曆官禦史,大公無私,時人稱為"鐵禦史"。這個李綱一生清白,不收受賄賂,以至死時身後隻留下幾件破衣服
有趣的"三"
東漢末年的董遇善於抓"三餘"時間讀書: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
宋人朱熹認為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提出作文應"先標三準":即根據思想感情定體裁;根據體裁選事例;提煉文辭顯重點。
著名學者王國維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他集古人詩句說明之:一、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魯迅先生終身酷愛讀書,其讀書方法有三:目的性、靈活性、廣泛性。
翦伯讚學習經典著作的三條方法:一是通讀;二是重點讀;三是做筆記。
陳景潤在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這顆"皇冠上的明珠"後說,學習數學要有三心:信心、決心、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