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免疫力調養 第一章 四季保健方法
SARS防護完全指南
春夏預防非典日常生活要點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疾病多發季節,受氣候影響容易引發某些呼吸道傳染病的局部流行。春季預防這類疾病的主要方法有: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幹,不要共用毛巾。
2.注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穩定情緒和避免吸煙,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3.保持辦公室和居所的空氣暢通,經常打開窗戶,使空氣流通。勤打掃環境衛生,勤曬衣服和被褥等。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
4.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體質。
5.結合自身情況,可適當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預防流行性感冒的藥物。
6.盡量不到醫院探視高燒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視時必須戴醫用口罩,出現症狀時要及時就醫。
7.避免前往空氣流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由於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故咳嗽、隨地吐痰都能傳染病菌,因此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是致病的"高危地帶"。
立夏以後,天氣將變得越來越熱,有些人認為,病毒在夏天高溫下就會降低活力。對此,專家指出,認為溫度一高就會自然殺死病毒的觀點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應該繼續做好"非典"預防工作:
1.夏天不是安全期。一些群眾認為,夏天一到,在高溫下病毒的活力就會降低,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夏天流行的病毒也很多,呼吸道、腸道流行病也很多。
2.要特別注意防治消化道疾病。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非典也可以通過消化道來傳播。在香港,65%的非典患者有腹瀉。在夏季到來之際,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
3.及時清除垃圾,殺滅蒼蠅幼蟲。蚊子不會傳播非典病毒。不過,蒼蠅有可能通過消化道傳播病毒。潘教授提醒廣大居民,要及時清除垃圾,對糞便做無害化處理,對未能及時徹底清除的孳生物,要用有機磷殺蟲劑殺滅。
4.注意通風。因為通風可以把病毒稀釋到最低濃度。進入夏季後,空調的使用頻率上升,因此要注意及時清洗過濾網,開空調時,要注意間斷通風。在一些單位和大型活動場所,最好停開中央空調。
5.要勤洗手。因為夏季手沾汙物的機會增多,所以通過消化道傳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時,衛生間也要加強消毒,但是對一般房間則不宜過多消毒。
6.盡量穿長袖上衣和長褲,減少皮膚在外裸露的時間。
7.盡量減少空調使用時間,在空調運行期間要經常開窗通風,同時要注意定期清洗空調過濾網。
8.對於遊泳館、浴池等公共場所,應該嚴格做好日常消毒,加強衛生管理。
食補抵禦非典
非典的肆虐,使人們的生活突然發生了變化,並對自己的生活習慣有所反思,我們的營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們該補些什麼?怎樣才能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非常時期,合理的營養,平衡的膳食對抵禦非典是十分必要的。
人體免疫力的高低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營養因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是機體免疫防禦功能的物質基礎,參與免疫組織和器官的構成。含蛋白質較豐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魚蝦類、奶類、蛋類和豆類,此時適當地增加這些優質蛋白質是很有必要的。
維生素A對於維持呼吸道和胃腸道粘膜的完整性及粘膜表麵抗體的生成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抵禦致病菌的侵襲。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髒、奶油、蛋黃、魚肝油、禽蛋等;綠色、黃色或紅色的蔬菜水果,如菠菜、空心菜、胡蘿卜、紅心紅薯、南瓜、柑橘和柿子等。
維生素C是人體免疫係統所必需的,能抑製新病毒的合成,有抗病毒作用。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是新鮮蔬菜和水果,如柿子椒、番茄、菜花、柑橘、山楂、獼猴桃等。
維生素E在一定劑量範圍內能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和免疫細胞的分化。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有植物油、堅果、豆類等。
微量元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硒缺乏可降低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富含硒的食物有普通麵粉、糙米、大麥、魚、蝦、海藻、動物肝髒及腎髒等。
適當地增加一些有藥用價值的食品,如甲魚、百合、山藥、薏仁、大棗、黑芝麻、海帶、烏梢蛇、蝮蛇,這些食品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非典時期的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禦外來病原體的侵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過度運動或者不適當的運動又可以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現某些傷病,這也是客觀事實。在目前國內一些地區出現"非典"疫情的特殊時期,如何通過體育鍛煉這個手段來達到強身的目的呢?
1.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場地:由於"非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傳播,因此在體育鍛煉時應該選擇通風好、環境好的戶外場地。一些封閉式的健身俱樂部由於通風不好,空氣濾過能力有限,每個鍛煉的人占有空間過小,不是理想的鍛煉場所。即使在戶外場地,也要觀察是否通風良好,在場地周圍有沒有裸露的垃圾堆等。
2.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和運動量:在目前這個非常時期,正常人群是指沒有接觸"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不處在隔離區,沒有"非典"症狀的人群。這個人群是一個數量上相當龐大的隊伍,主要鍛煉的目的是強身,提高免疫力,避免"非典"的發生。由於這個隊伍每個人的情況有不同,因此必須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鍛煉方式和運動量。在這個階段,運動方式最好是選擇自己所熟悉的,運動量也不要過大,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原則上戶外活動的方式都可以采用,比如爬山、跑步、跳繩、球類、器械等。
從運動醫學角度看,運動是指有一定負荷量的活動,如果運動沒有負荷量,便起不到運動的作用。比如飯後散步,不能算運動,至多隻能起到陶冶心情的作用。雖然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能夠承擔的負荷量也不同,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定出符合自己的運動量來。從目前強身的目的出發,每個人的運動量不宜過大,衡量的標準有幾個:一是根據脈搏,每個人在活動時的脈搏每分鍾應控製在最大預測心率(220-年齡)的60-70%這個範圍內;二是根據出汗情況,在活動後應該是有微汗或少量出汗,不能大汗淋漓;三是肌肉有輕度酸痛,但經過晚間睡眠後第二天能恢複正常;四是運動後有一定的疲勞感覺,但不影響夜間睡眠,第二天疲勞恢複。
對於處在隔離區,但又沒有"非典"症狀的人群,也應該根據條件進行一定量的活動。如果隔離在室內,不能外出,沒有戶外條件,可以在開窗的條件下做一些徒手的運動,如原地跳躍、俯臥撐、仰臥起坐、室內快走或在窗前麵對新鮮空氣做一些深呼吸的運動。
對患"非典"康複期的患者,如果還在臥床階段,可以在床上進行一些小量的活動。比如主動屈伸各個關節,做深呼吸,試圖對上下肢肌肉進行主動收縮,練習腰部力量等。由於病剛好,身體虛弱,因此活動量更加需要控製好。等可以下床時,首先是下地行走,由慢到快,由少到多,逐漸加量。有利於深呼吸的活動要多做,以利於肺的再擴張。
3."非典"時期不要過度運動:在這個非常時期,最要緊的是不能過度運動,目前的情況不合適進行大運動量訓練。大運動量訓練,過度疲勞不僅容易導致機體抵抗力的下降,而且容易造成傷病。有一些老年人,喜好爬山,認為山上空氣好,鍛煉又有強度,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從運動醫學的角度看,爬山對老年人並非是一項合適的運動。由於老年人的心肺常常處於滿負荷狀態,有的甚至在心肺功能的代償期,本身已經有潛在的疾病,這樣的身體條件如果做一些負荷過大的運動,常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一線醫護人員膳食營養原則
專家提出,在非典特殊時期一線醫護人員的營養供給應遵循均衡營養、保障各種營養素充足供給的原則,並應注意預防脫水,合理安排工作製度和用餐次數。建議每日食物選擇原則是:
均衡營養,食物多樣。水果、蔬菜各五百克;蛋類一至二個;奶類二百五十至五百克;豆製品五十至一百克;魚及畜禽肉類五十至一百五十克;主食類三百至五百克。--預防脫水。鑒於目前氣溫逐漸升高,加之醫護人員采取的防護措施(防護服、口罩),使汗液排泄增多,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建議應根據脫水程度,適量補充電解質飲料(以運動飲料為宜),一般夏季每日飲水量應為1500毫升左右。
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及合理的能量來源。建議三大營養素供能比例為蛋白質14-16%;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50-60%。
專家還建議:每日補充複合維生素一片、維生素C100-200克、維生素E100克;合理安排工作製度和用餐次數;必要時服用調節免疫或緩解疲勞的保健食品或中草藥製品。
非典型肺炎病區醫護人員個人防護措施
由於非典型肺炎有較強的傳染性,可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病人分泌物傳播,衛生部日前提出,要綜合做好預防院內感染發生的各項措施,醫務人員要增強體質,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具體的防護措施如下:
醫護辦公室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醫護人員進入病區必須戴12層棉紗口罩,4小時應更換;進入病房均需穿隔離衣、戴手套、工作帽和鞋套。
醫護人員在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進行手的消毒和清洗。手消毒可用0.3%至0.5%碘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部1至3分鍾,洗手應采用非接觸式的洗手裝置。
進行近距離操作時,除做好上述防護外,應戴防護眼鏡。
醫護人員在進入、離開病區時,要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護。
中醫防治非典方案
專家們認為,非典型肺炎屬於中醫"熱病"範疇,病因是感受疫毒時邪,病位在肺。其基本特點為:熱毒痰瘀,壅阻肺絡,熱盛邪實,濕邪內蘊,耗氣傷陰,甚至出現氣急喘脫的危象。在此基礎上,專家根據所針對的不同人群以及地區氣候特點,分別對易感人群的預防、不同類型和不同病期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指導性意見。
其預防方案是在實施"社區綜合性預防措施(試行)"的基礎上,建議參考使用以提高人群對非典型肺炎的抵抗力為目的的中醫預防措施: